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 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
①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 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单位:kg)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 ⑦操作所需的时间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全部
2.用5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测定H+(aq)+OH-(aq)===H2O(l)的反应热(ΔH)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量热计内筒中,不断用玻璃搅拌器搅拌
B.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C.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取液,测得的反应热ΔH不变
D.改用25 mL 0.50 mol·L-1盐酸跟25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测定,ΔH数值不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B.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
4.下列关于Δ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消耗的反应物越多,ΔH越大
B.ΔH>0,吸热反应;ΔH<0,放热反应
C.ΔH越大,说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ΔH符号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
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表明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ΔH=-571.6 kJ
6.下列有关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代表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
B.反应物一定是强酸与强碱
C.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都可以这样表示
D.表示稀的强酸溶液与稀的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1 mol液态水时放出57.3 kJ热量
7.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②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④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A.仅有① B.仅有②④ C.仅有② D.全部符合要求
8.25 ℃、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ΔH=-393.5 kJ·mol-1、ΔH=-285.8 kJ·mol-1、ΔH=-890.3 kJ·mol-1、ΔH=-2 800 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O2(g)===CO(g) ΔH=-393.5 kJ·mol-1
B.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1
C.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D.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 400 kJ·mol-1
9.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1,CH4的燃烧热为890 kJ·mol-1,由1 mol CO和3 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
A.2 912 kJ B.2 953 kJ C.3 236 kJ D.3 867 kJ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
C.若一段时间内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1·s-1,就是指在该时间段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0.5 mol·L-1·s-1
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
11.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的值是( )
A.1 B.2 C.3 D.4
12.将5.6 g铁粉投入盛有100 mL 2 mol·L-1稀硫酸的烧杯中,2 min时铁粉刚好溶解完全;若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0~2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
A.v(Fe)=0.5 mol·L-1·min-1 B.v(H2SO4)=1 mol·L-1·min-1
C.v(H2)=1 mol·L-1·min-1 D.v(FeSO4)=0.5 mol·L-1·min-1
13.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v(A)=0.05 mol·L-1·s-1 B.v(B)=0.06 mol·L-1·min-1
C.v(C)=0.04 mol·L-1·s-1 D.v(D)=0.03 mol·L-1·s-1
14.关于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
A.K= B.K=
C.K= D.K=
15.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B.反应:2NO2(g)N2O4(g) ΔH<0,增加c(N2O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D.平衡常数为K=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g)+H2(g)CO(g)+H2O(g)
16.将4 mol SO2与2 mol O2放入4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2SO2(g)+O2(g)2SO3(g),测得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5 mol·L-1。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为( )
A.4 B.0.25 C.0.4 D.0.2
17.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
18.根据下图所示的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g)转化为氢原子是一个放热过程
B.1 mol H2和1 mol Cl2的总能量比2 mol HCl的总能量高
C.1个HCl(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1 kJ能量
D.2HCl(g)===H2(g)+Cl2(g)的反应热ΔH=-183 kJ·mol-1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每空2分,共46分)
19.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g)+nY(g)pZ(g)+qQ(g),式中m、n、p、q为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在0~3 min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 时间 | X | Y | Z | Q |
起始/mol | 0.7 |
| 1 |
|
2 min末/mol | 0.8 | 2.7 | 0.8 | 2.7 |
3 min末/mol |
|
| 0.8 |
|
已知2 min内v(Q)=0.075 mol·L-1·min-1,=。
(1)试确定以下物质的相关量:
起始时n(Y)=________,n(Q)=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中m=________,n=________,p=________,q=________。
(3)用Z表示2 min内的反应速率:________。
(4)2 min末Q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0.一定温度下,在10 L密闭容器中加入5 mol SO2和3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有3 mol SO2发生了反应。
(1)反应生成了________ mol SO3,v(SO2)=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衡时SO3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SO2的转化率是________。
(3)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4)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标志着该反应已达平衡,下列还可以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体系内压强不再改变
②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④v正(SO3)=2v逆(O2)
⑤n(SO3)∶n(O2)∶n(SO2)=2∶1∶2
21.已知H+(aq)+OH-(aq)===H2O(l)的反应热ΔH=-57.3 kJ·mol-1,回答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
(1)用0.1 mol Ba(OH)2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能放出________kJ的能量。
(2)如图所示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测定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数值常常小于57.3 kJ·mol-1,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Ba(OH)2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反应热的数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
(5)用足量稀硫酸代替稀硝酸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数值__________。
1.答案:C
解析:根据ΔH=- kJ·mol-1可知,C正确。
2.答案:A
解析:酸碱混合时要迅速,并且不能搅拌,防止热量的散失,A错误;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做好保温工作,B正确;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取液,氢氧化钠溶液体积高于所需量的体积,但生成水的量不变,放出的热量不变,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ΔH不变,C正确;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所用酸和碱的量有关,但生成1 mol水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酸碱用量无关,D正确。
3.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表现为很多方面,如转化为热能、电能、光能等;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不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焓,但总是不同;焓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是指 1 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4.答案:B
解析:A项,ΔH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有关,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错误;C项,ΔH有正、负,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ΔH越小,反应吸收的热量越多,ΔH越大,错误;D项,由于反应物的总焓大于生成物的总焓,故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ΔH符号为“-”,错误。
5.答案:C
解析:热化学方程式还应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项错误;有些放热反应在点燃或加热时才能发生,B项错误;ΔH的单位应为kJ·mol-1,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弱酸与弱碱在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由于电离吸热,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A项错误;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不一定是强酸与强碱的反应,也可以是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故B项错误;该热化学方程式不能表示强酸与强碱生成难溶盐的反应,如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故C项错误;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表示稀的强酸溶液与稀的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1 mol 液态水时放出57.3 kJ热量,故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1)产物的状态;(2)ΔH的数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保持一定比例关系;(3)ΔH的符号,吸热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本题中②④正确。
8.答案:D
解析:根据燃烧热的概念中生成指定产物的含义可知,C→CO2(g),H→H2O(l),故只有D正确。
9.答案:B
解析: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 mol×283 kJ·mol-1=283 kJ,3 mol 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3 mol×890 kJ·mol-1=2 670 kJ,释放的总热量为283 kJ+2 670 kJ=2 953 kJ。
10.答案:C
11.答案:A
解析:利用条件可求v(W)==0.02 mol·L-1·min-1,又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因此W和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即n=1,所以A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根据反应Fe+H2SO4===FeSO4+H2↑可知,2 min 时5.6 g (0.1 mol) Fe刚好溶解完全,消耗0.1 mol H2SO4,生成0.1 mol H2和0.1 mol FeSO4。Fe为固体,不用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A项错误;0~2 min内,硫酸浓度变化量为=1 mol·L-1,故0~2 min内,v(H2SO4)==0.5 mol·L-1·min-1,B项错误;不能计算氢气浓度,C项错误;0~2 min内,FeSO4的浓度变化量为=1 mol·L-1,故0~2 min内v(FeSO4)==0.5 mol·L-1·min-1,D项正确。
13.答案:A
解析: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时,可将每种物质表示的速率除以该物质在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再进行比较。=0.05 mol·L-1·s-1,==≈0.000 3 mol·L-1·s-1,=0.02 mol·L-1·s-1,=0.015 mol·L-1·s-1,所以A项符合题意。
14.答案:C
解析:据平衡常数的概念可书写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但固体C不能出现在表达式中。
15.答案:D
解析: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若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A项错误;增加c(N2O4),温度不变,K不变,B项错误;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C项错误;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D项正确。
16.答案:A
解析 2SO2(g)+O2(g) 2SO3(g)
初始/mol 4 2 0
转化/mol 2 1 2
平衡/mol 2 1 2
平衡时c(SO2)=0.5 mol·L-1,c(O2)=0.25 mol·L-1,c(SO3)=0.5 mol·L-1,K==4。
17.答案:A
解析:依据v正=v逆≠0判断: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②描述的均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③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均有此关系;④NO2为有颜色的气体(红棕色),颜色不变能说明反应体系中NO2的浓度一定,已达到平衡;⑤因ρ=,反应前后,m、V均不变,ρ也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此反应是一个不等体反应,⑥、⑦均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18.答案:B
解析:H2(g)转化为氢原子,吸收热量,故A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1 mol H2和1 mol Cl2的总能量比2 mol HCl的总能量高,故B正确;由图可知1 mol HCl(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1 kJ能量,故C错误;D项与图示反应互为逆反应,焓变的数值相同、符号相反,则2HCl(g)===H2(g)+Cl2(g)的反应热ΔH=+183 kJ·mol-1,故D错误。
19.
答案:(1)2.3 mol 3.0 mol (2)1 4 2 3 (3)0.05 mol·L-1·min-1 (4)10%
解析:对比X的起始量和2 min末的量,可知反应逆向进行。
Δn(Q)=v(Q)·V·Δt=0.075 mol·L-1·min-1×2 L×2 min=0.3 mol
对反应过程作“三段式”分析如下:
mX(g)+nY(g) pZ(g)+qQ(g)
起始/mol 0.7 n(Y) 1 n(Q)
改变/mol Δn(X) Δn(Y) Δn(Z) Δn(Q)
2 min末/mol 0.8 2.7 0.8 2.7
故Δn(X)=0.8 mol-0.7 mol=0.1 mol
Δn(Z)=0.8 mol-1 mol=-0.2 mol
n(Q)=0.3 mol+2.7 mol=3.0 mol
(1)因===
|Δn(Y)|=0.4 mol
20.
答案:(1)3 0.03 mol·L-1·min-1
(2)0.3 mol·L-1 60% (3)6.5 (4)①③④
解析:(1)v(SO2)===0.03 mol·L-1·min-1。
(2) 2SO2(g) + O2(g) 2SO3(g)
开始量/mol 5 3 0
变化量/mol 3 1.5 3
平衡量/mol 2 1.5 3
则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3 mol·L-1,SO2的转化率为×100%=60%。(3)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 mol+1.5 mol+3 mol=6.5 mol。(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①中体系压强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②中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则反应过程中密度始终不变,所以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③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但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改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④表示v正=v逆,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⑤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21.答案:(1)11.46 (2)玻璃搅拌器 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温度计 测量溶液的温度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实验中不可避免有热量损失 (4)偏小 (5)偏大
解析:(1)根据H+(aq)+OH-(aq)===H2O(l)的反应热ΔH=-57.3 kJ·mol-1知含0.1 mol 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0.2 mol H2O(l),故放出的能量为11.46 kJ。(2)由实验装置知,A为玻璃搅拌器,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B为温度计,作用是测量溶液的温度;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在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减少热量损失是实验的关键,即在实验中会不可避免有热量损失,导致测得的反应热的数值常常小于正常值。(4)用氨水代替Ba(OH)2溶液,会使测得的数值偏小,因为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时需吸收热量。(5)从离子反应的角度上看,用稀硫酸代替稀硝酸多了SO与Ba2+生成BaSO4的成键过程,故放出的热量偏大。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试题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ΔH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kJ热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