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主要有( )
①河流水②淡水湖泊水③浅层地下水④高山冰川⑤两极冰盖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
2.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从季节分配看( )
A.全年丰富B.夏秋多,冬春少C.全年缺乏D.夏秋少,冬春多
3.下列行为符合“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是( )
A.废水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源B.自来水冲洗路面,美化城市环境
C.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生活污水排入河,提供充足饵料
4.图中的“共享单车”今年2月在百色城内开始使用,它们被安放在人口密集区,打开手机 扫车身二维码便可获得自行车的骑行使用权。关于“共享单车”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低碳环保出行B.受天气影响小
C.实现了资源共享D.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5.小徐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国际竞争激烈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6.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
A.天然气 土地 淡水
B.太阳能 风能 水能
C.可燃冰 森林 煤
D.潮汐能 铁矿石 电
7.“和煦的阳光,广阔的田野,欢快的鸟儿”所描述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
①气候资源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生物资源 ⑤矿产资源 ⑥海洋资源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③④D.③④⑥
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8.该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
9.图示阴影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耕地面积减少C.土地盐碱化D.草场退化
10.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11.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C.气候资源D.水资源
阅读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12.由表中信息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资源大国,取之不尽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资源贫乏,不能自给D.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13.依据国情,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A.实行土地轮作,禁止乱占耕地B.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推行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4.在西南旱区,许多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变气候B.防止水污染C.人工降雨D.兴修水利设施
为了平衡珠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国务院开始部署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输水线路总长度为113.2 km,计划在纵深40〜60 m的地下建造,该工程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下图为该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 )
A.全程位于地下B.跨越珠江口地区
C.资金严重不足D.水量季节变化大
16.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在纵深40〜60 m的地下,主要是为了( )
A.保障供水安全B.降低建设成本C.保证引水水质D.减少占用土地
17.日常生活中,我们
①呼吸的空气 ②饮用的水 ③日常使用的钢铁工具 ④取暖用的煤
⑤做饭用的天然气 ⑥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太阳能 ⑦学习用的纸质书本
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①②⑥⑦B.①②③⑤C.③④⑤⑦D.①②④⑥
18.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资源B.生物资源
C.矿产资源D.水资源
19.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B.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C.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D.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20.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下列不属于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的是
A.水电站B.火电站 (煤炭)C.风力发电站D.太阳能电站
21.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水土资源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源不足,耕地资源丰富
B.北方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
C.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
D.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修建水库
二、解答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次性用品充斥在人们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急先锋。一次性杯子、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照相机、纸餐巾、纸抹布……目前,上海平均每天消耗一次性饭盒184万只,一年6.7亿只,重量超过3 300吨。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物品是以发泡饭盒为代表的________消费品。
(2)结合材料一,说说此类物品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危害?
(3)你如何评价图中的物品?
(4)为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面对这些物品?
23.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共同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在下表中填写地形区名称。
(2)第一阶梯内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 高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雪山皑皑,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如:黄河、 (填河流名称)等均发源于此,该区域也被称为“中华水塔”。
(3)第二阶梯内既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也有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高原。
(4)第三阶梯内地形以 (填地形类型)为主,首都北京位于 平原.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B
6.B
7.C
8.C 9.D
10.B
11.A
12.B 13.D
14.D
15.B 16.D
17.A
18.C
19.B
20.B
21.C
22.(1)一次性
(2)难以分解,破坏土壤,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被动物吞食后导致死亡,影响土质结构、污染空气等。
(3)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浪费了资源,制造了垃圾,污染了环境。
(4)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做好宣传,呼吁人们不要购买;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23.(1)
(2)青藏 长江
(3)塔里木 黄土
(4)平原 华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本章复习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