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七章 《热现象》测试卷(提升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1.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C.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答案】D【解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其质量将减半;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表示酒精的某种特性,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酒精的特性,一般不发生变化,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故选D。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答案】B【解析】夏天,槐花飘香是槐花内花粉分子的微观运动,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而选项ACD则是物体的宏观运动,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故选B。3.在物理课上,小明同学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1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小刚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答案】D【解析】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热水会向烧杯传热,使水的温度降低;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会使测量结果偏小;读数时,视线应该和刻度线相平;温度计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液体读数,选项D的说法错误。故选D。4.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 ℃ 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物质的初温是40℃,BC段温度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这是一种晶体,选项A和C说法正确;CD段是液体吸热升温的过程,选项B说法错误;加热5分钟时,该物质还没有熔化完毕,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物质的温度是48℃,所以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B。5.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冬天池塘覆上薄冰——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答案】A【解析】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升华现象;冬天池塘覆上薄冰是凝固现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汽化现象;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凝华现象。故选A。6.使用空调时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你认为对室内温度的设定要求是A.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2℃ B.夏季不高于26℃,冬季不高于22℃C.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低于22℃ D.夏季不高于26℃,冬季不低于22℃【答案】A【解析】夏季使用空调来降温,设定温度越高越省电。所以在保证人体舒适的情况下,设定温度一般不低于26℃;冬季是用空调来升温,设定温度越低越省电。所以在保证人体舒适的情况下,设定温度一般不高于22℃,所以正确的选项是A。故选A。7.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固、后升华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答案】B【解析】刚进教室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然后随着眼镜温度的升高,小水珠又蒸发变成水蒸气,眼镜重新变得清晰;即整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选项B正确。故选B。8.“热管”采用液体散热,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端科技产品上作为散热器。“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如图3所示。管内装有液体,它的A端受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然后从热管中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转移,热管中较冷的一端B通过散热风扇把热量从热管中散发,气态变成液态并回流到热管中较热的A端,热管内的液体起到了搬运热量的作用。那么热管内液体在这两端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A.A端流体汽化、吸热,B端流体液化、放热 B.A端流体汽化、放热,B端流体液化、吸热C.A端流体液化、吸热,B端流体汽化、放热 D.A端流体液化、放热,B端流体汽化、吸热【答案】A【解析】“热管”A端被加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热管”B端气体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选A。9.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从第3min开始熔化,到第6min熔化完毕,在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项A错误;在BC段,该物质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选项B错误;由题图可知,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该物质的凝固点为45℃,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10.为了节约能源,需要提高热机效率,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D.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答案】B【解析】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都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效率。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并不能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故选B。11.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答案】C【解析】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的温差小。在海边,白天因为海面温度低,陆地的温度高,使陆地的热空气上升,海面的凉空气流向陆地,因此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而晚上却相反,所以夜间却不会很凉。故选C。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是0℃,其内能也是零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答案】D【解析】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A选项错误;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它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B选项错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C选项错误;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13.过春节时,同学们总喜欢燃放鞭炮。其中有一种鞭炮,不需要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的方式,使它的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答案】做功 增大【解析】将鞭炮稍用力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这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大了它的内能。14.图5是法国工程师发明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迷你猫”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储存气体,这其实是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汽车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 能。【答案】做功 机械【解析】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汽车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气体的内能减少,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15.如图6所示是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的现象,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_____ (选填“正在”或“没有”)沸腾;杯口冒出的“白气”,这是水蒸气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所形成的。【答案】正在 液化【解析】水在沸腾前,由于烧杯下方水温高,气体热胀冷缩,所以水中下方的气泡较大,越向上气泡的体积越小;在水沸腾时,烧杯中的水温上下都相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所以从烧杯中水的气泡大小变化即可以断定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杯口冒出的“白气”是烧杯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16.已知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 放出的热量多。【答案】铁块 铝块【解析】由于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根据公式当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铁块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多。17.我国在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可燃冰”是一种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答案】不可再生 【解析】(1)可燃冰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1kg(2)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三、实验解答题(共40分,其中19每空、每图各1分;18、20、21、22题每空各2分)18.用如图7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字母)。A.水蒸气 B.小水珠(4)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答案】(1)慢 (2)停表 (3)B (4)15【解析】(1)采用水浴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观察和及时记录各时刻的温度;(2)除了图甲所示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3)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4)由题图乙可以看出,萘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5min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19.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1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2)如图8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4)根据表2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答案】(1)热胀冷缩 水银 (2)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3)96 98 (4)如图所示【解析】(1)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很难看清示数。(3)①由题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②当温度到达98℃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温度不变时即为沸点,此时吸热温度不变。(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20.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将一定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的两个相同烧杯加热,直至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1)小明设计了一张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其中①②两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燃料加热前水温度/℃①_________10g酒精 ②_________ (2)实验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公式Q=cmΔt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结合“10g酒精”这一数据,算出了酒精的热值,算出的酒精热值是否可靠?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加热后水温度/℃ ②10g碎纸片(2)不可靠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解析】(1)为了算出水吸收的热量,①应为加热后水温度/℃;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燃料的热值,②应为10g碎纸片。(2)由于热量损失,烧杯及温度计也要吸收热量,所以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全部被水吸收,故算出的酒精的热值不可靠。21.如图10所示是李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 (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高度固定的。(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答案】(1)酒精灯及其火焰 (2)碘粉(3)碘粉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然后又在棉线上看到碘的晶体 (4)先升华后凝华【解析】本实验用碘粉模拟“人造雪”,因此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碘粉;应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因此应据酒精灯及其火焰高度固定铁圈的位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碘先升华后凝华。22.如图11所示,将盛有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不久可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热量;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答案】吸收 凝华 升高【解析】固态碘变成碘蒸气是升华现象,在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碘蒸气直接变成碘晶体是凝华现象,在凝华时需要放出热量,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升高,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23.(1)在“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请思考并完成以下几个问题:①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应该保持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②如何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得出了两个方案:.让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让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 。③结论:通过实验发现, (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2)某同学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测酒精的热值。加热前酒精灯的质量为,加热一段时间后变为;烧杯中水的质量为,水的初温、末温,水的比热容用表示,用上述符号表达该同学测酒精热值的计算式: ;该同学测算发现,测量值比课本中的“标准值”小很多,请你写出一条产生该误差的原因: 。【答案】(1)①相等 ②升高温度 ③水 (2) 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有部分散失了 【解析】(1)①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应该保持相等;②.让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让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③结论:通过实验发现,水的吸热能力更强。(2)水吸收的热量:,不考虑热损失时,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燃烧酒精的质量:,根据可得,酒精的热值:;测量值比课本中的“标准值”小很多,原因: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有部分散失了。四、科普阅读题(共6分)24.阅读下面短文,思考回答问题。内 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答: 。【答案】(1)分子的势能 (2)分子的动能 (3)分子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解析】(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的体积变小,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故分子的势能要发生变化;(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动能发生变化;(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温度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故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都要发生变化。五、计算题(共10分,25题4分、26题6分)2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5℃。(1)如果这支温度计的读数为20℃,则实际温度为多少℃?(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时,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答案】(1)23℃ (2)50℃【解析】(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实际气温为20℃时,这支温度计的读数为 ;(2)设外界的实际温度为t,则+5℃=t 解得:t=50℃,即当外界实际温度为50℃时,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26.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求:(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答案】(1)6.3×107J (2)2.04×108J (3)30.9%【解析】(1)根据Q吸=cm(t-t0)得:Q吸=cm1(t-t0)=4.2×103J/(kg·℃)×200kg×(100 ℃-25℃)=6.3×107J;(2)根据Q放=mq得:Q放=m2q=6 kg×3.4×107J/kg=2.04×108J;(3)锅炉的效率η=×100%=×100%=30.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解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期中测试卷 能力提升卷(详解),共15页。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八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