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期末测试卷 基础测试卷(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期末测试卷 基础测试卷(详解),共16页。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期末测试卷(基础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1.在物理量中,功率的单位是用下列哪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A.焦耳 B.瓦特 C.牛顿 D.帕斯卡【答案】B【解析】A.焦耳是功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焦耳的名字命名的;B.瓦特是功率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瓦特的名字命名的;C.牛顿是力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D.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是用科学家帕斯卡的名字命名的。故选B。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C.洗澡时淋浴水温为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答案】D【解析】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范围是22,故A选项错误;冰箱保鲜室中的温度在左右,所以放在其中的矿泉水的温度也为左右,故B选项错误;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故C选项错误;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故D选项正确。故选D。3.如图1所示工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答案】C【解析】镊子在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羊角锤、核桃夹、裁纸刀在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故选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B.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答案】C【解析】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选项A错误;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选项B错误;C.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选项C正确;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选项D错误。故选C。5.小明家住高层住宅,当他乘坐电梯从一层匀速上升至十五层的过程中,他的A.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不变 B.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增大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答案】C【解析】小明乘坐电梯从一层匀速上升至十五层的过程中,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增大,则机械能增大;因为动能没有变,所以动能没有转化为势能.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6.(2019·朝阳一模)在图2所示的四幅光现象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人透过水球成的像、用放大镜观察图案和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这三种现象所反映的光学原理是光的折射;而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原理。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选项B。故选B。7.在图3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中,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做功了B.乙中,人推汽车但没有推动,人的推力对汽车做功了C.丙中,起重机吊着重物上升,钢绳竖直向上的拉力对重物做功了D.丁中,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足球受到的重力对足球做功了【答案】C【解析】A.甲图中,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B.乙图中,人推汽车但没有推动,人的推力对汽车不做功;C.丙图中,起重机吊着重物上升,钢绳竖直向上的拉力对重物做功了;D.丁图中,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足球受到的重力对足球不做功。故选C。8.关于机械效率,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越省力C.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就越少 D.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答案】D【解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表示的是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机械效率高说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大,与机械省不省力无关,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越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小,不能说明做的功越少,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所以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9.(2019·平谷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烛焰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倒像”是实像B.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反射角是40°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则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0cmD.人远离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变小【答案】A【解析】A.烛焰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倒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实像,选项A正确;B.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与其对应的反射角为50°,选项B错误;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则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选项C错误;D.人远离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保持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A。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热传递中,热量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 D.热传递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答案】D【解析】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D.热传递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4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在10min内吸收的热量为A.5.04×105J B.4.2×105J C.2.52×105J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答案】C【解析】由图像可知,10min内甲、水吸收热量相同,甲物质温度升高了60℃,水温度升高了30℃。由吸热公式吸21)可得甲水×103J/(kg·℃),甲物质10min温度升高了60℃。故甲甲物质吸收的热量103J/(kg·℃)×2kg×60℃=2.52×105J。故选C。12.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5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挂钩上都吊着相同的物体,把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两图中动滑轮的重力G动、物体的重力G都相等,由图可知, 甲=3,乙=2,不计绳重及摩擦,由动)可知,12。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时,必须首先看清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B.只要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就行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垂直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答案】AD【解析】A.使用温度计时,必须首先看清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此选项正确;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B错误;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此选项错误;D.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此选项正确。故选AD。14.图6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甲是晶体,其熔点是48℃ B.甲在段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甲在第2min时处于固体状态 D.乙是蜡烛的熔化图象【答案】ACD【解析】(1)如图6,甲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甲是晶体海波,由图知海波的熔点是48℃;乙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蜡烛,故AD正确;(2)甲在0~4min,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固态,故C正确;在4~8min即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熔化过程,故B错误。故选ACD。15.(2018·海淀一模)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如图7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光屏上呈现的像是虚像B.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倒立的C.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呈现的像与普通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D.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呈现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答案】BC【解析】AB.因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由图知道,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当小明把蜡烛放到距离透镜大于2倍焦距时,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正确;C.当将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普通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故C正确;D.当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C。16.如图8所示,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m,已知物重20N,12N。这一过程中,可能得到的结论是A.绳子自由端上升0.4m B.拉力F做功4.8JC.动滑轮重4N 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答案】ABC【解析】由图8可知,滑轮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2。A.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2×0.2m=0.4m,故A选项正确;B.拉力所做的功12N×0.4m=4.8J,故B选项正确;C.根据可得,动滑轮的重力动,故B选项正确;D.有用功有,滑轮的效率,故D选项错误。故选ABC。17.(2020·西城一模)小亮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9中图线a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900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100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2.6N。g取10N/kg。在0~2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速度为0.025m/s B.拉力F的功率为0.13WC.滑轮组的有用功为0.45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90%【答案】ACD【解析】A.由图可知,物体上升速度为,故A正确;B.根据图可知,当绳子运动2s时,路程是20cm=0.2m,绳子的速度为,拉力F的功率为,故B错误;C.当物体运动2s时,路程是5cm=0.05m,有用功为,故C正确;D.总功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故D正确。故选ACD。三、实验解答题(共43分,其中18、每空各2分,20、24题、每空各1分,26、27题各6分)18.如图10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线段 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或“AC”)【答案】OA【解析】因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故从支点O到力F的作用线AB上的A点的距离即为力F的力臂OA。19.(2020·北京)如图11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情境,一束光贴着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从A点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ON是法线,入射角45。已知纸板上,45,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图中 方向射出。【答案】OC【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入射角45、所以反射角也为45,即45为反射角,所以反射光线将沿着图中OC方向射出。20.常用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在图12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_____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_____℃。【答案】摄氏温度 摄氏度 ℃ -4 37.3【解析】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的是摄氏温度的意思,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温度计甲越往下数字越大,表示的是以下的温度,分度值是水银柱在以下4小格处(视线和水银柱的上表面相平),读数为。温度计乙分度值是,水银柱在以上3小格处,读数为。21.(2019·房山一模)实验桌上有如图13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为平面镜),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6个、3个为红色、3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有关”。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②在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上增加一个红棋子,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三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三个绿棋子与三个红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 ;(2)小军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3)针对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在实验步骤②中,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答案】(1)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或物距) (2)见解析 (3)见解析【解析】(1)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或物距);(2)小军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改变自变量物距,而改变了物体的大小(或没有改变物距,没有控制物体大小不变);(3)在实验步骤②中,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改变2个叠放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22.小鹏利用滑轮组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F=________________。【答案】0.4G+0.1N【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得:ΔF与ΔG的比值是个常数,故可设F与G的关系为F=kG+F0,任取表中两组数据代入,可得k=0.4,F0=0.1N,故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式是:F=0.4G+0.1N。23.在图14中,W代表“功”,代表“时间”。通过观察图象,你可以发现什么结论?_______。【答案】功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或功与时间的比值不变,或功与时间成正比)【解析】从图象可以看出,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功;其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射线,可以表示:功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或功与时间的比值不变,或功与时间成正比;同时结合具体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功与时间的比值为:24.小明想研究酒精和水的吸热能力,将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酒精,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如图15所示。(1)完成本实验需要三种测量工具,分别是温度计、天平和 。(2)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表格中水的质量 ,水的体积 ;(4)水和酒精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这种物理学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法。(5)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选填序号)。A.给发烧病人抹酒精降温 B.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答案】(1)秒表 (2)自下而上 (3)30、30; (4)转换 (5)B。【解析】(1)研究酒精和水的吸热能力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要测量不同时间内液体的温度,所用需要用到秒表;(2)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3)研究酒精和水的吸热能力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是相同的,所以水的质量是30g;根据可知,水的体积为:;(4)实验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和酒精温度升高时,水的加热时间长,则水的吸热能力强,即水的比热容大;A.给发烧病人抹酒精降温,利用的是汽化吸热,与吸热能力无关,故A错误;B.水的比热容最大,和其它相同质量的物质比较,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所以,汽车等发动机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故B正确;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与吸热能力无关,故C错误。25.每个人的功率因人而异,而且从事不同的活动时,功率也不尽相同。如图16所示,小明想粗略地测算自己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1)他需要哪些器材? 。(2)小明将他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请在空格处补上相应的数据.【答案】(1)体重计 卷尺 秒表和单杠 (2)见解析【解析】(1)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可知: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人的体重、人上升的高度和做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所以在实验中器材是:体重计、卷尺、秒表和单杠。(2)克服重力所做的功:5×500N×0.6m=1500J,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时的功率:。表格如下:26.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已经组装好的倾角固定的斜面和长木板(如图17所示),小钢球,小盒子,刻度尺。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小盒被小钢球撞击后,小盒子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s与小钢球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的高度h是否成正比”。要求:(1)请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答案】见解析【解析】(1)实验步骤:①在斜面上确定一点A,用刻度尺测量 A点到水平木板面的高度h,并记录。②让小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放在B点的小盒子。用刻度尺测量小盒子在水平木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并记录。③依次改变点A的高度h。仿照步骤②,再做5次实验,并分别将每次的h、s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实验数据记录表格:27.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记录数据如下表。(1)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提升钩码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整数)。(2)由表格中的直接测量数据可得到提高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是 。(3)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不同?请作出判断并说明依据。【答案】(1)87 (2)增大所提升的钩码的重力 (3)见解析【解析】(1)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提升钩码的机械效率约为:(2)由表格中的直接测量数据可得到提高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是,增大所提升的钩码的重力;(3)判断: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依据: 测量过程中匀速提升钩码,所以有 T=G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无关,所以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28.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答案】小吴的结论正确【解析】取一铁块放在冰箱中较长的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铁块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该实验即可验证小张的结论是错误的。四、科普阅读题(共6分)29.请阅读《影响熔点的因素》,完成材料后提出的问题:影响熔点的因素晶体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很多因素会影响晶体的熔点。例如:在盛有小冰块的烧杯里放些盐并搅拌,冰的熔点就会低于零摄氏度。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因为海水中溶有盐。寒冷的冬天,在汽车发动机的水套中加一些甘油作为抗凝剂,即使温度低于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水套中的水也不会凝固。合金可以看做混有杂质的金属,所以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每一种金属的熔点都要低。又如:将一根两瑞桂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冰块上(如图18甲所示),金属丝下的冰块熔化,说明增大压强可以使冰熔化。金属丝通过后,冰的熔点又升高了,熔化成的水又凝固成冰,这样,金属丝就可以轻松穿过冰块而不留缝隙。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写出影响晶体熔点的因素;(2)尝试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释滑冰鞋上冰刀(如图18丙)的作用。【答案】【解析】(1)晶体的熔点与是否含有杂质有关;晶体熔点与其所受压强的大小有关;(2)滑冰鞋上冰刀的刀刃很薄,在相同压力(人的重力)作用下、减小了人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滑冰者对冰的压强,可使与冰刀接触部分的冰的熔点降低,熔化成水;这样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的作用,使得运动员滑的更远,更省力。五、计算题(共12分,每小题6分)30.图19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O:OB=3:2,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总重力为300N,当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杠杆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时,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人所受到的重力为600N,人的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不计杆重和绳重。求:(1)拉力F大小;(2)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答案】(1)450N (2)3000Pa【解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2)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31.(2020·海淀二模)图20是用动滑轮提升物体A的示意图。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重为400N的物体A在30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6m。在此过程中,拉力F=250N。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忽略不计。求:(1)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W有;(2)拉力F的功率P;(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4)动滑轮受的重力G动。【答案】(1)2400J (2)100W (3)80% (4)100N【解析】(1)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 有;(2)物体A上升的速度绳端移动的速度拉力F的功率;(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4)取动滑轮和物体A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答图所示因A,所以动滑轮所受的重力动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期中测试卷 基础测试卷(详解),共14页。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八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解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