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1)拿出盛满一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观察气体的颜色和状态。(2)把两支分别盛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观察水面是否上升。(3)用拇指按住盛一氧化碳的试管口,从水槽中取出试管,松开手指闻气体气味(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闻气味)。
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一氧化碳在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它的纯度。
煤在煤炉里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使人体缺少氧气而窒息,甚至死亡。
用煤炉取暖时,注意通风。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轻者呼吸大量空气,重者送往医院治疗。
为了让人们易于察觉一氧化碳泄漏,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不对,因为一氧化碳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迅速关上煤气总开关,打开门窗,并且不要使用家里的任何电器。
1.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CO)中掺入微量难闻气味的气体?
2.只要在煤炉边放一盆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了,这种说法对吗?
3.如果发生煤气泄露,我们该怎么办?
在玻璃管中放入CuO,先通入纯净的CO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加热。实验完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CO至冷却。
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在反应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是这个反应的还原剂。这与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铜失氧,被还原(成铜),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铜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CO得到氧,被氧化(成CO2),发生氧化反应;CO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先通入CO,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防止生成的Cu再次被氧化;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1. 实验前是先通入CO还是先加热CuO?为什么?
2.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直至固体冷却?
口诀: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在做CO还原CuO的实验中:
可以用气球收集或直接点燃尾气,使其燃烧。
3. 实验中的尾气为什么不能直接排入空气?
4.应该怎样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对空气的污染?
(1)作气体燃料(可燃性)。
(2)冶炼金属(还原性)。
不能燃烧 ,一般也不能支持燃烧 ,也不能供给呼吸
1.鉴别CO和CO2的方法有哪些?
①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试液变红的是CO2,不变的是CO。
②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不变的是CO。
③在尖嘴玻璃管口点火,气体被点燃的是CO,不能被点燃的是CO2。
④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变红的是CO,不变的是CO2。
2.怎样除去CO混有的少量CO2?
3.怎样除去CO2混有的少量CO?
1.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易溶于水B.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C.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D.一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4
2.下列一氧化碳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B.难溶于水C.没有气味 D.可以燃烧
3.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A.氮气 B.氧气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4.下列有关CO与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与CO2都会污染环境B.CO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在一定条件下,CO与CO2可以互相转化D.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气体,可用点燃的方 法除去CO
5.下列符合如图所示装置设计意图的是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有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仅①② B.仅②④C.仅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CO、O2和CO2这些气体中,选择合适的气体填空。(1)通入蒸馏水里,再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红色,这种 气体是______。(2)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气体是______。(3)具有毒性的气体是______,原因是它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中毒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试讲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讲解,一氧化碳,2难溶于水,CO物理性质,3密度比空气略小,思考与交流,CO的性质,CO难溶于水,收集CO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图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倾流实验,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O2检验,温室效应,CO的物理性质,CO有可燃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习题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分子构成不同,①②③④,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