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搭石》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80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搭石》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80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搭石》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580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搭石》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爱”为主题编排,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搭石》这篇散文,是作者刘章以家乡小溪中普普通通的搭石为素材,运用质朴的语言为读者展现出家乡人摆搭石、走搭石的优美画面,向人们传递着家乡人淳朴的民风和为他人无私奉献、敬重老人的美好情感。学习本课不但要使学生通过一幅幅美的画面,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性美,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文描写的画面离学生生活较远,他们对山区的小溪、洪水暴发、走搭石等情景不很熟悉,对作者通过普通的事物来发现美、表现美的写作方法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通过本册书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这都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设计思路:
1.整体感知,走近搭石感受美
本课的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首先让学生整体阅读,初步感知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
2.自主学习,走上搭石寻找美
通过学生的自主批画,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搭石美的语句,体会搭石带给人的美好画面。
3.多种方法,亲近搭石升华美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等多种方法,在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中,体会文章内涵,升华美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乡村搭石照片、相关课文的演示文稿)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生字词语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
(课件播放乡村美景图片)声音:潺潺的流水声。师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看老师板书课题:21搭石)
2、齐读课题
3、质疑:读完课题围绕搭石,你有什么疑问?(师相机梳理问题并板书):1、什么是搭石?
2、怎样搭?
3、有什么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过渡:想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认真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根据质疑的问题边读边思考,找出相关的答案。
2、检查预习情况,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认读词语。
1、开火车读,检查自学情况。(注意正音)
2、全班齐读
(2)课件出示带点的生字(暴、惰、俗、衡):你觉得哪几个字比较难写,想提醒大家怎么写好?
(3)、根据学生的提醒,出示带田字格的三个字:(暴、惰、衡)
(4)、学生书写三个生字
(三)披文入境,品读课文
一、交流:
(1)知道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课件出示句子: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1、生读句子
2、师读句子(故意漏读词语“水的深浅、平整方正、二尺左右”)
3、生评议:“水的深浅、平整方正、二尺左右”这几个词可以漏掉吗?为什么?
4、想一想:从“水的深浅、平整方正、二尺左右”这几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家乡人们的勤劳善良)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1、齐读词语“脱鞋绾裤”并理解它的意思,理解挽的意思(即卷起来的意思),让学生做做这个动作。
师引读,也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脱鞋绾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
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
2、回读体会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3、再齐读课文写“搭石”的句子。
师小结:正是这些普通平凡的搭石给家乡的人们带来了方便,也让我们了解了家乡人们的勤劳,为人着想的善良美(板书:善良美)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画面
过渡:普普通通的搭石在刘璋爷爷的眼里却是最美的,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随着家乡人们的脚步去搭石上寻找美、发现美吧。
(一)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哪几幅跟搭石有关的画面。(生默读、圈划)
(二)、生交流画面
师相机板书四个走搭石的画面。(摆搭石、走搭石、让搭石、背人过溪)
三、细读“走搭石”画面,品读感悟美
过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在第几自然段?哪些句子写了一行人去走搭石?
出示句子: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 正音“行”,齐读“一行人”
2、 看看这几句话,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画面的美?
3、 理解“协调有序”的意思
(1) 你觉得怎样的动作才叫“协调有序”?
(2) 这样吧,让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着一排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
读。
(3) 师生合作读:师: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
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在有节奏的合作读中让学生体会“协调有序”的意思)
(4) 在一次全班合作读(在加快速度的合作读中再一次感受“协调有序”的美)
4、 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5、 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意思
(1) 课件出示“绰”在字典里的三种解释,让学生选择
(2) 课件播放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引导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
(3) 指导读出“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
6、 指导美读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在师充满激情的引语中,美读家乡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
7、 小结板书:家乡的一行人走在搭石上,他们配合得那么默契,走得那么有序,加上水波和人影两
相和,画面是那么和谐,这样的画面美吗?(板书:和谐美)
四 补充画面,提炼情感
1.师:文字中有搭石,黑板上有搭石,图片中也有搭石。你看——(出示插图)师:远山云雾袅袅,屋舍青瓦白墙,红的叶,青的草,潺潺溪流中一块块石头安静地躺在那儿。不时有一片红叶,一朵山花,飘落在溪中,停栖在搭石上。这是一幅多么宁静、温馨的山村秋景画啊。捧起书来,伴着音乐来读一读课文第一小节。
2.师:同学们读得真美,老师相信你们的字写得肯定更美,现在请你们把这篇课文难写的生字词写在插图空白处,请你工工整整写下来,加深印象。
3.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读通了课文,还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搭石,它有什么作用,作者家乡的搭石给他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回忆,那么在你的记忆深处,你又有怎样美好的回忆呢?(生说自己的美好回忆)家乡的每一块搭石上都有着不一样的美,让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去寻找美发现美吧。
(四)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思考: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板书设计:
摆搭石 善良 美
走搭石 和谐美
作者感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检查预习,品读课文,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作者介绍,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板书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