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1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1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1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16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16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16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16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六国论》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16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掌握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赏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深度思考,提高审美情趣。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 苏洵少不喜学,27岁始发奋读书,文学创作成就主要是散文。大多是针对社会现实而作,议论锋利、结构严谨、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说服力强,以气势胜,颇有战国纵横家的雄辩之风。著有《嘉祐集》。
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齐、楚、燕、韩、赵、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兵:武器利:锋利善:好弊:弊端
而:连词,表因果关系亏:亏损道:道理,原因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或:不定代词,有人互:交互率:全都,一概
以:因为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完:形—动,保全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以:凭借取:取得则:就邑:小城镇城:大城池所得:得到的土地
而:连词,表因果关系其实:它实际数量。“其”代秦之所得则:那么 欲:欲望患:忧患 固:本来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视:看待 举:拿 芥:小草然后:古今异义,这以后寝:休息,睡觉而:可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思:回想 厥:代词,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古今异义,祖辈和父辈 暴:通“曝”以:连词,表示结果,“因而”“以至”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通“餍”,这里指满足奉:献,送 弥、愈:更加 判:确定,断定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以致”
颠覆:灭亡 宜:应当,应该以:拿,介词 事:侍奉,动词得:得当,适宜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继:随着、跟随迁灭:灭亡与:亲附、亲近既:已经
免:幸免义:坚持正义。名--动斯:这以…为:把…作为速:招致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再:两次却:使动用法,使……退却洎:及,等到 以:因为
为:成为 终:坚持到底革灭:消灭 殆:几乎,差不多智力:古今异义,智谋和力量诚:确实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向使:以前假如 爱:吝惜,爱惜附:亲附,依附不行:古今异义,不派出去
数、理:天数,命运(互文:胜负存亡的命运)当:通“倘” 或:或许 量:判断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以:用 封:封赏 事:侍奉 礼:礼遇。名--动并力:合力 势:形势
为……所:被日、月:名--状, 一天天, 一月月以:连词,引出结果,以致为1:治理 无:通“毋”,不要 为2:被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到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历史深入到现实。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夫:句首发语词势1:势力而1:却可以:可以凭借势2:形势
苟:如果以:凭借下:动词,采取下策而2:表顺承故事:古今异义,旧事是:这
对宋王朝怯敌退让敲警钟,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积威之所劫”,要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其统治。
作者论述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否正确?
前人论史,往往取诸一端,所论不一定全面,但求持之有故而不及其余,以使言之成理。这种论证,无非是自圆其说。如六国中齐、燕距秦最远,故秦用兵灭其国稍迟。灭六国及燕,都是统一大势之必然。“以荆卿为计”只是作为导火索,加速了燕的被灭。 苏洵尽管不理解秦国当时已经具备了统一全中国的条件,不过他写这篇文章借古讽今,向北宋统治者敲起警钟,指出对敌人不用武力而只是一味屈膝求和,结果必然招致灭亡。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说,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空泛的史论,它是明显具有现实意义的。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采用递进式结构: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证方法多样:对比、引用、比喻、举例、假设论证;
语言态度鲜明,“暴秦之欲无厌”,一个“暴”字表明对秦国的厌恶。
借古讽今,委婉含蓄的结尾;
《六国论》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完美版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简介,第一课时,导入1作者简介,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获奖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题解释,作者简介,背景介绍,疏通词句,理清结构,明确方法,阅读比较,主旨不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优秀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素养目标,第一部分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了解文体知识论,写作背景,第二部分初读课文,第三部分文本研读,问题探究,明晰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