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下册一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版二年级下册一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6页。
学科:
数学
年级:二年级
备课人: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解读:
主题图呈现学生分别用11根小棒摆出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的活动情景,并将要解决的问题完整呈现在黑板上。起到承上启下,便于操作,激发兴趣,做好铺垫4个方面作用。例1借助平均分的操作活动,通过与表内除法对比,使学生理解于余数及有余数除法含义。两个对比:一是平均分得结果的对比,一个是用除法横式表示的对比。其中第一个对比是理解第二个对比中有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含义基础,也是理解第二个对比中商和余数的名数不同的基础。例1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材借助逐渐增加小棒的根数摆正方形活动达到:1.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2.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3.为后面试商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课本第59页—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表内除法与由于疏忽的除法的含义。
预习作业设计:
阅读课本第59页到第60页的内容。
尝试完成例题下面的做一做。
教学版块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预设调整
第一板块
(情境
导学)
师:(出示主题图)这些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师:这个问题有几问?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这三个问题的共同点都是用几根小棒摆的?
师:请同学们拿出11根小棒,分组摆一摆。
师:说一说你摆的结果。
师:今天摆的三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我们以前分物有没有剩余呢?
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预设生:用11根小棒摆下面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各能摆几个?
预设生:有3问。从“各”这个字看出来的。
预设生:11根。
学生动手操作。
预设生1:11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2个这样的正方形,还剩3根小棒。
预设生2:11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可以摆3个这样的三角形,还剩2根小棒。
预设生3:11根小棒,每5根摆一个五边形,可以摆2个这样的五边形,还剩1根小棒。
预设生:都有剩余。
预设生:没有。
第二板块
(体验
共振)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出示课件)师:小精灵告诉了你什么信息?
师:摆了几盘?你能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式表示过程吗?并根据结果写出一道算式。
师:做完的同学与同桌交流你的结果。
根据发言板书:
摆了3盘,正好分完。
6÷2=3(盘)
师:为什么用除法?
师:6、2、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师:如果增加1 个草莓呢?你会摆吗?
师:还是请你摆一摆或画一画,再与同桌说一说你的结论。
1、师:剩下的1个草莓为什么不摆一盘?
师:原来这剩下的1个草莓比每盘2个少,所以不能摆一盘。
2、师:你会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吗?
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为什么用除法?
师:对比三个除法算式的结果,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这个1表示什么?
师:这个1不表示出来行吗?
师:这个1是7里平均分完后剩余的部分,不能省略。
师:有一个写了单位,有一份没有写单位。3、1的单位分别是什么?
师:为什么这个两个单位不一样?
3、师:这剩下的1个草莓要表示出来,在数学里我们规定这样表示。
板书:
7÷2=3(盘)……1(个)
在商3的后面打6个小圆点,再写上剩余的1个。
师: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作“余数”。
板书:余数。揭示课题。
师:这个算式读作: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算式中7、2、3、1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余数表示什么?
③师: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指导梳理,并板书。
④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分物的过程中,可能有剩余,能用算式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同学们掌握了吗?
预设生:把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学生独立操作。
预设生: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除法算式是6÷2=3(盘)
预设生:就是求6里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
学生上台指。
预设生:6表示6个草莓,2表示每2个摆一盘,3表示可以摆3盘,刚好摆完。
预设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分3盘。
预设生: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分3盘,还剩1个。
预设生:因为每盘摆2个草莓,剩下的1个草莓不够摆1盘。
学生独立完成。
预设生1:没有写余数。
预设生2:写了余数,没有写单位。
预设生3:写了单位、余数。
预设生:都用的除法。
预设生:要求摆了几盘,就是求7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
预设生:有的写了1,有的没有写1.
预设生: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
预设生:不行。
预设生:3的单位是“盘”,1的单位是“个”。
预设生:1是7里剩下的部分,应该和7的单位相同。
预设生:第一次正好摆完。第二次剩下1个,不够放1盘。
预设生:7表示7个草莓,除数2表示每2个摆一盘,商3表示可以摆3盘,余数1表示剩余的1个草莓。
预设生:整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分一盘,可以分3盘,还剩1个。
预设生:余数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余的数。
刚才剩下的1个叫余数。
预设生1:算式不一样。
预设生2:一个有剩余一个没有剩余。
预设生3:相同点是都是每2个摆一盘。
第三版块
(拓展
共生)
师:同学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完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全班齐读题目要求。说一说有几个步骤?
师:17、2、8、1分别表示什么?
完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先在书上操作,再填空。
开课时,同学们利用小棒分别摆了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你能写出对应的除法算式吗?
体验式作业:9个草莓可以怎样平均分?
预设生:有2个步骤,一是圈一圈,二是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并完整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6个草莓 7个草莓
每2个摆一盘 每2个摆一盘
可以摆几盘? 可以摆几盘?
摆了3盘,正好分完 摆了3盘,还剩1个
6÷2=3(盘) 7÷2=3(盘) ……1(个)
余数
作业设计:
1、摆一摆,并与同桌说一说你的结果?
2、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摆的结果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二年级下册一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一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版一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