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4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4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4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48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48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48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48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5848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备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他幼年贫穷,三岁而孤,由兄嫂抚养成人,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韩愈,字退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爱莲说》也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所以:用来…的办法。受:同“授”,传授。者…也:判断句,是…的人。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而:连词,表顺承。之:代词,指知识和道理。而:连词,表转折。其:代词,他们。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他们作为疑惑,就最终不能解决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乎:相当于“于”,在 其:代词,他。固:本来。乎:比。而:表承接师:以之为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在我前面出生的人(比我年长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跟从他并把他当作老师。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在我后面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跟从他并把他当作老师。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名词做动词,学习。庸:表示反问语气。岂、哪。知:了解,知道。是故:因此。其:代词,他。于:介词,比。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呢、吗?” 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没有的区别。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乎:语气助词,表感叹,唉。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师,名词用作动词,从师求学。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之:取独传:动词,流传。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很难了!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之:助词,“的”。出:超出。犹且:尚且,还而:连词,表并列。焉:相当于“之”,代指老师 古代的圣人,他超出一般人也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问题。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众人:普通人。下:名作动,低于。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于:介词,向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愚:形容词做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益:更加。其:副词,表估计,推测,译为“大概”“或许”。于:介词,从。此:这。 因此,圣人愈发的圣明,愚人愈发的愚蠢。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其:代词,他们的。而:连词,表承接。于:介词,对于。身:自己。则:连词,却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师:名词用作动词,从师学习。惑:形容词,糊涂。 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他自己来说,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之:助词,的。而:连词,表并列。习:动词使动用法,使……学习。句读:断开句子的知识。所谓:所说的。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交给他书本的文字,学习句读,不是我所说的传播那些道理,解答他们的疑惑的人。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或:有的。不:通“否”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 的学校。也指教育的一个阶段。而:连词,表转折。小、大: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不通晓句读,不解答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我没有见到他明智的地方。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百工:各种工匠。之:代词,这,这一类。耻:以……为耻。相师:拜别人为师。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巫医、乐师、各类工匠这些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族:类云者:如此之类群:名词作状语,表动作的情态,成群地。而:连词,表修饰。士大夫之类的人,说老师、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的聚在一起笑话他。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相若:相似,差不多。道:名词,道德学问。卑、盛:形容词做名词,卑贱的人,位高的人谀:谄媚奉承。足:可,够得上。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之:助词,取独。问他们,就说:“你和他年纪相仿,道理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可以明白的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不齿:看不起。齿:并列、排列。智:见识乃:竟然,却。及:比得上。其:副词,表强调,真是。欤:yú,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之类的人,士大夫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经传:经文和传文。传:解释经书的著作。通:普遍。拘:约束。于:被动句标志。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状语后置,向。李蟠,年龄十七岁,喜好古文,六经的经文、传文,都全面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嘉:赞许。古道:古今异义,古人从师的风尚。贻:赠送。以:目的连词。我赞许他能遵循古人之道,写《师说》来赠给他。
作业: 整理文中“其”和“师”的一词多义(整理在笔记本上, 明天交)。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1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图片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读第一段,研读第二段,研读第三段,研读第四段,赏析第一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课文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知识点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