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重点中学2022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重点中学2022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130°,则∠AOC的大小是( )
A.130° B.120° C.110° D.100°
2.PM2.5是大气压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25×10﹣5 B.0.25×10﹣6 C.2.5×10﹣5 D.2.5×10﹣6
3.如图,E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E:AB=2:3,△BEF的面积为4,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A.30 B.27 C.14 D.32
4.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每个人都应怀有对水的敬畏之心,从点滴做起,节水、爱水,保护我们生活的美好世界.某地近年来持续干旱,为倡导节约用水,该地采用了“阶梯水价”计费方法,具体方法: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4吨的每吨2元;超过4吨而不超过6吨的,超出4吨的部分每吨4元;超过6吨的,超出6吨的部分每吨6元.该地一家庭记录了去年12个月的月用水量如下表,下列关于用水量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用水量x(吨)
3
4
5
6
7
频数
1
2
5
4﹣x
x
A.平均数、中位数 B.众数、中位数 C.平均数、方差 D.众数、方差
6.已知△ABC中,∠BAC=90°,用尺规过点A作一条直线,使其将△ABC分成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其作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ABC中,AB=3,AC=4,BC=5,D、E分别是AC、AB的中点,则以DE为直径的圆与BC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无法确定
8.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对太原市民知晓“中国梦”内涵情况的调查
B.对全班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的调查
C.对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的调查
D.对2017年全国快递包裹产生的包装垃圾数量的调查
9.下面的几何图形是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其中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各式:①a0=1 ②a2·a3=a5 ③ 2–2= –④–(3-5)+(–2)4÷8×(–1)=0⑤x2+x2=2x2,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
12.在△ABC中,点D在边BC上,BD=2CD,,,那么= .
13.若关于x的二次函数y=ax2+a2的最小值为4,则a的值为______.
1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36,则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在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是(2,2).将△ABC沿轴向左平移得到△A1B1C1,点落在函数y=-.如果此时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那么点的坐标是________.
16.⊙O的半径为10cm,AB,CD是⊙O的两条弦,且AB∥CD,AB=16cm,CD=12cm.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是 cm.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a,3),点B的坐标是(4,b),若点A与点B关于原点O对称,则ab=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如图,△ABC内接于⊙O,且AB为⊙O的直径,OD⊥AB,与AC交于点E,与过点C的⊙O的切线交于点D.
若AC=4,BC=2,求OE的长.试判断∠A与∠CD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9.(5分)(1)计算:(﹣2)2﹣+(+1)2﹣4cos60°;
(2)化简:÷(1﹣)
20.(8分)如图,在东西方向的海岸线MN上有A,B两港口,海上有一座小岛P,渔民每天都乘轮船从A,B两港口沿AP,BP的路线去小岛捕鱼作业.已知小岛P在A港的北偏东60°方向,在B港的北偏西45°方向,小岛P距海岸线MN的距离为30海里.
求AP,BP的长(参考数据:≈1.4,≈1.7,≈2.2);甲、乙两船分别从A,B两港口同时出发去小岛P捕鱼作业,甲船比乙船晚到小岛24分钟.已知甲船速度是乙船速度的1.2倍,利用(1)中的结果求甲、乙两船的速度各是多少海里/时?
21.(10分)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且DE=BC.如果AC=6,求AE的长;设,,求向量(用向量、表示).
22.(10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3),点B(,0),连接AB,若对于平面内一点C,当△ABC是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称点C是线段AB的“等长点”.
(1)在点C1(﹣2,3+2),点C2(0,﹣2),点C3(3+,﹣)中,线段AB的“等长点”是点________;
(2)若点D(m,n)是线段AB的“等长点”,且∠DAB=60°,求点D的坐标;
(3)若直线y=kx+3k上至少存在一个线段AB的“等长点”,求k的取值范围.
23.(12分)如图,点O为Rt△ABC斜边AB上的一点,以OA为半径的⊙O与BC切于点D,与AC交于点E,连接AD.
求证:AD平分∠BAC;若∠BAC=60∘,OA=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24.(14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弧AB的中点,弦CD与AB相交于E.
若∠AOD=45°,求证:CE=ED;(2)若AE=EO,求tan∠AOD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D
【解析】
分析:先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 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求
详解:∵
∴
∴
故选D.
点睛:考查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圆周角定理,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
2、D
【解析】
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在确定n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小于1.当该数大于或等于1时,n为它的整数位数减1;当该数小于1时,-n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1个0).
【详解】
解: 0.0000025第一个有效数字前有6个0(含小数点前的1个0),从而.
故选D.
3、A
【解析】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AD//BC,
∴△BEF∽△CDF,△BEF∽△AED,
∴ ,
∵BE:AB=2:3,AE=AB+BE,
∴BE:CD=2:3,BE:AE=2:5,
∴ ,
∵S△BEF=4,
∴S△CDF=9,S△AED=25,
∴S四边形ABFD=S△AED-S△BEF=25-4=21,
∴S平行四边形ABCD=S△CDF+S四边形ABFD=9+21=3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熟记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
4、A
【解析】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即可判断出答案.
详解:A、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B、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定义,关键是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与对称轴.
5、B
【解析】
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4,即可得知频数之和,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第6、7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
【详解】
∵6吨和7吨的频数之和为4-x+x=4,
∴频数之和为1+2+5+4=12,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第6、7个数据的平均数,即=5,
∴对于不同的正整数x,中位数不会发生改变,
∵后两组频数和等于4,小于5,
∴对于不同的正整数x,众数不会发生改变,众数依然是5吨.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D
【解析】
分析: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及线段中垂线的做法,圆周角定理,分别作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垂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垂线,把原直角三角形分成了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式彼此相似的;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A、在角∠BAC内作作∠CAD=∠B,交BC于点D,根据余角的定义及等量代换得出∠B+∠BAD=90°,进而得出AD⊥B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垂线,把原直角三角形分成了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式彼此相似的;A不符合题意;
B、以点A为圆心,略小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BC两点,再分别以这两点为圆心,大于两交点间的距离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一点,过这一点与A点作直线,该直线是BC的垂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垂线,把原直角三角形分成了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彼此相似的;B不符合题意;
C、以AB为直径作圆,该圆交BC于点D,根据圆周角定理,过AD两点作直线该直线垂直于B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垂线,把原直角三角形分成了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式彼此相似的;C不符合题意;
D、以点B为圆心B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E,再以E点为圆心,AB的长为半径画弧,在BC的另一侧交前弧于一点,过这一点及A点作直线,该直线不一定是BE的垂线;从而就不能保证两个小三角形相似;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变换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正确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7、B
【解析】
首先过点A作AM⊥BC,根据三角形面积求出AM的长,得出直线BC与DE的距离,进而得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详解】
解:过点A作AM⊥BC于点M,交DE于点N,∴AM×BC=AC×AB,∴AM===2.1.
∵D、E分别是AC、AB的中点,∴DE∥BC,DE=BC=2.5,∴AN=MN=AM,∴MN=1.2.
∵以DE为直径的圆半径为1.25,∴r=1.25>1.2,∴以DE为直径的圆与BC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利用中位线定理得出BC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B
【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详解:A、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
B、适合普查,故B符合题意;
C、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C不符合题意;
D、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9、C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可得,只有选项C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都为,故答案选C.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10、D
【解析】
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即可一一判断求解.
【详解】
①有理数的0次幂,当a=0时,a0=0;②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正确;③中2–2= ,原式错误;④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⑤为合并同类项,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k≥1
【解析】
解不等式2x+9>6x+1可得x<2,解不等式x-k<1,可得x<k+1,由于x<2,可知k+1≥2,解得k≥1.
故答案为k≥1.
12、
【解析】
首先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得的值,再由BD=2CD,求得的值,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
∵,,
∴=-=-,
∵BD=2CD,
∴==,
∴=+==.
故答案为.
13、1.
【解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列出不等式和等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关于x的二次函数y=ax1+a1的最小值为4,
∴a1=4,a>0,
解得,a=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2
【解析】
分析:∵由主视图得出长方体的长是6,宽是2,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16,
∴设高为h,则6×2×h=16,解得:h=1.
∴它的表面积是:2×1×2+2×6×2+1×6×2=2.
15、 (-5, )
【解析】
分析:依据点B的坐标是(2,2),BB2∥AA2,可得点B2的纵坐标为2,再根据点B2落在函数y=﹣的图象上,即可得到BB2=AA2=5=CC2,依据四边形AA2C2C的面积等于,可得OC=,进而得到点C2的坐标是(﹣5,).
详解:如图,∵点B的坐标是(2,2),BB2∥AA2,∴点B2的纵坐标为2.又∵点B2落在函数y=﹣的图象上,∴当y=2时,x=﹣3,∴BB2=AA2=5=CC2.又∵四边形AA2C2C的面积等于,∴AA2×OC=,∴OC=,∴点C2的坐标是(﹣5,).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
16、2或14
【解析】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弦AB和CD在圆心同侧;②弦AB和CD在圆心异侧;作出半径和弦心距,利用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①当弦AB和CD在圆心同侧时,如图,
∵AB=16cm,CD=12cm,
∴AE=8cm,CF=6cm,
∵OA=OC=10cm,
∴EO=6cm,OF=8cm,
∴EF=OF−OE=2cm;
②当弦AB和CD在圆心异侧时,如图,
∵AB=16cm,CD=12cm,
∴AF=8cm,CE=6cm,
∵OA=OC=10cm,
∴OF=6cm,OE=8cm,
∴EF=OF+OE=14cm.
∴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14cm或2cm.
故答案为:2或14.
17、1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b的值,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点A的坐标为(a,3),点B的坐标是(4,b),点A与点B关于原点O对称,
∴a=﹣4,b=﹣3,
则ab=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熟知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2)∠CDE=2∠A.
【解析】
(1)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到AB的长,从而得到半径AO .再由△AOE∽△ACB,得到OE的长;
(2)连结OC,得到∠1=∠A,再证∠3=∠CDE,从而得到结论.
【详解】
(1)∵AB是⊙O的直径,
∴∠ACB=90°,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AB=
=,
∴AO=AB=.
∵OD⊥AB,
∴∠AOE=∠ACB=90°,
又∵∠A=∠A,
∴△AOE∽△ACB,
∴,
∴OE=
=.
(2)∠CDE=2∠A.理由如下:
连结OC,
∵OA=OC,
∴∠1=∠A,
∵CD是⊙O的切线,
∴OC⊥CD,
∴∠OCD=90°,
∴∠2+∠CDE=90°,
∵OD⊥AB,
∴∠2+∠3=90°,
∴∠3=∠CDE.
∵∠3=∠A+∠1=2∠A,
∴∠CDE=2∠A.
考点:切线的性质;探究型;和差倍分.
19、(1)5(2)
【解析】
(1)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要记住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2)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详解】
解:(1)原式=4﹣2+2+2+1﹣4×
=7﹣2
=5;
(2)原式=÷
=•
=.
【点睛】
本题考核知识点:实数运算,分式混合运算. 解题关键点:掌握相关运算法则.
20、(1)AP=60海里,BP=42(海里);(2)甲船的速度是24海里/时,乙船的速度是20海里/时
【解析】
(1)过点P作PE⊥AB于点E,则有PE=30海里,由题意,可知∠PAB=30°,∠PBA=45°,从而可得 AP=60海里,在Rt△PEB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P的长;
(2)设乙船的速度是x海里/时,则甲船的速度是1.2x海里/时,根据甲船比乙船晚到小岛24分钟列出分式方程,求解后进行检验即可得.
【详解】
(1)如图,过点P作PE⊥MN,垂足为E,
由题意,得∠PAB=90°-60°=30°,∠PBA=90°-45°=45°,
∵PE=30海里,∴AP=60海里,
∵PE⊥MN,∠PBA=45°,∴∠PBE=∠BPE= 45°,
∴PE=EB=30海里,
在Rt△PEB中,BP==30≈42海里,
故AP=60海里,BP=42(海里);
(2)设乙船的速度是x海里/时,则甲船的速度是1.2x海里/时,
根据题意,得,
解得x=20,
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解,
甲船的速度为1.2x=1.2×20=24(海里/时).,
答:甲船的速度是24海里/时,乙船的速度是20海里/时.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应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1、(1)1;(2).
【解析】
(1)由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求得AE的长度;
(2)利用平面向量的三角形法则解答.
【详解】
(1)如图,
∵DE∥BC,且DE=BC,
∴.
又AC=6,
∴AE=1.
(2)∵,,
∴.
又DE∥BC,DE=BC,
∴
【点睛】
考查了平面向量,需要掌握平面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向量的定义.
22、(1)C1,C3;(2)D(﹣,0)或D(,3);(3)﹣≤k≤
【解析】
(1)直接利用线段AB的“等长点”的条件判断;
(2)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对称性和垂直的性质即可求出m,n;
(3)先判断出直线y=kx+3与圆A,B相切时,如图2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1)∵A(0,3),B(,0),
∴AB=2,
∵点C1(﹣2,3+2),
∴AC1==2,
∴AC1=AB,
∴C1是线段AB的“等长点”,
∵点C2(0,﹣2),
∴AC2=5,BC2==,
∴AC2≠AB,BC2≠AB,
∴C2不是线段AB的“等长点”,
∵点C3(3+,﹣),
∴BC3==2,
∴BC3=AB,
∴C3是线段AB的“等长点”;
故答案为C1,C3;
(2)如图1,
在Rt△AOB中,OA=3,OB=,
∴AB=2,tan∠OAB==,
∴∠OAB=30°,
当点D在y轴左侧时,
∵∠DAB=60°,
∴∠DAO=∠DAB﹣∠BAO=30°,
∵点D(m,n)是线段AB的“等长点”,
∴AD=AB,
∴D(﹣,0),
∴m=,n=0,
当点D在y轴右侧时,
∵∠DAB=60°,
∴∠DAO=∠BAO+∠DAB=90°,
∴n=3,
∵点D(m,n)是线段AB的“等长点”,
∴AD=AB=2,
∴m=2;
∴D(,3)
(3)如图2,
∵直线y=kx+3k=k(x+3),
∴直线y=kx+3k恒过一点P(﹣3,0),
∴在Rt△AOP中,OA=3,OP=3,
∴∠APO=30°,
∴∠PAO=60°,
∴∠BAP=90°,
当PF与⊙B相切时交y轴于F,
∴PA切⊙B于A,
∴点F就是直线y=kx+3k与⊙B的切点,
∴F(0,﹣3),
∴3k=﹣3,
∴k=﹣,
当直线y=kx+3k与⊙A相切时交y轴于G切点为E,
∴∠AEG=∠OPG=90°,
∴△AEG∽△POG,
∴,
∴=,解得:k=或k=(舍去)
∵直线y=kx+3k上至少存在一个线段AB的“等长点”,
∴﹣≤k≤,
【点睛】
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称性,解(1)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解(2)的关键是画出图形,解(3)的关键是判断出直线和圆A,B相切时是分界点.
23、(1)见解析;(2)
【解析】
试题分析:
(1)连接OD,则由已知易证OD∥AC,从而可得∠CAD=∠ODA,结合∠ODA=∠OAD,即可得到∠CAD=∠OAD,从而得到AD平分∠BAC;
(2)连接OE、DE,由已知易证△AOE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可得∠ADE=∠AOE=30°,由AD平分∠BAC可得∠OAD=30°,从而可得∠ADE=∠OAD,由此可得DE∥AO,从而可得S阴影=S扇形ODE,这样只需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扇形ODE的面积即可.
试题解析:
(1)连接OD.
∵BC是⊙O的切线,D为切点,
∴OD⊥BC.
又∵AC⊥BC,
∴OD∥AC,
∴∠ADO=∠CAD.
又∵OD=OA,
∴∠ADO=∠OAD,
∴∠CAD=∠OAD,即AD平分∠BAC.
(2)连接OE,ED.
∵∠BAC=60°,OE=OA,
∴△OAE为等边三角形,
∴∠AOE=60°,
∴∠ADE=30°.
又∵,
∴∠ADE=∠OAD,
∴ED∥AO,
∴S△AED=S△OED,
∴阴影部分的面积 = S扇形ODE = .
24、(1)见解析;(2)tan∠AOD=.
【解析】
(1)作DF⊥AB于F,连接OC,则△O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OC=OD=DF,由垂径定理得出∠COE=90°,证明△DEF∽△CEO得出,即可得出结论;
(2)由题意得OE=OA=OC,同(1)得△DEF∽△CEO,得出,设⊙O的半径为2a(a>0),则OD=2a,EO=a,设EF=x,则DF=2x,在Rt△ODF中,由勾股定理求出x=a,得出DF=a,OF=EF+EO=a,由三角函数定义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1)证明:作DF⊥AB于F,连接OC,如图所示:
则∠DFE=90°,
∵∠AOD=45°,
∴△O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C=OD=DF,
∵C是弧AB的中点,
∴OC⊥AB,
∴∠COE=90°,
∵∠DEF=∠CEO,
∴△DEF∽△CEO,
∴,
∴CE=ED;
(2)如图所示:
∵AE=EO,
∴OE=OA=OC,
同(1)得:,△DEF∽△CEO,
∴,
设⊙O的半径为2a(a>0),则OD=2a,EO=a,
设EF=x,则DF=2x,
在Rt△ODF中,由勾股定理得:(2x)2+(x+a)2=(2a)2,
解得:x=a,或x=﹣a(舍去),
∴DF=a,OF=EF+EO=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三角函数等知识,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是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新区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1,则符合条件的m有,-5的倒数是,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