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有余数除法10-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594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有余数除法10-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594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有余数除法10-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5594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探索新知,巩固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课题名称(出自教材、单元、课程名称)《有余数的除法 》出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60页第六单元例1。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有余数的除法》,通过主题图的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想一想,动一动,说一说,算一算等环节,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教学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教材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形成“剩余”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例1通过分草莓,把正好分完和有余数相比较,感知余数。学情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除法竖式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学生较难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盘子、草莓、小棒 导学案 1.摆一摆。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小棒个数每几个摆一个三角形可以摆几个 什么是平均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 探索新知 三、巩固知识 师:同学们,春天是草莓成熟的季节。你们有去过草莓园吗?有摘过草莓吗?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草莓乐园学习数学知识。 (一)活动一1.动手操作,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把下面这些 ,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想一想: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怎么摆?学生动手操作,汇报自己摆的结果。总数每几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2.回顾除法意义师: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6÷2=3(盘)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6÷2=3(盘)3.小结平均分草莓时,全部分完没有剩余。 现在有7个草莓,应该怎样分呢?(二)活动二1.动手操作,反馈结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小组合作。(1)动手摆一摆,填写完表格 总数每几个摆一盘可以摆几个 (2)教师巡视指导(3)请一组学生在黑板展示结果,教师填写结果。(4)观察,你发现了什么?(5)平均分草莓后有剩余。2.感知平均分后有剩余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1)课件演示分的情况,学生观察(2)剩下的1为什么不再摆一盘?这个1可以去掉吗?这余下的1不够再分一组,但这个1又不能去掉,如果去掉总数就变了。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3)动手列一列算式7÷2=3(盘)……1(个)(4)教师书写算式并引导学生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什么是余数。怎样书写余数。(5) 小结:平均分后有剩余,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3.课后小练笔9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支?师:怎样列式计算呢?生:9 ¸ 2 = ( )支…… ( )支 (三)活动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相同:都是平均分草莓,用除法来计算。不同:第一种恰好分完,第二种还有剩余。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1.数数拥抱当老师出示数字几时,几位同学就抱在一起,并填写完成表格。总数每几个人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剩多少人 2. 通过表格列算式。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激情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能够进行平均分。 表达的填写会出现错误。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上节课的所学内容。 对于剩余问题不懂,他们会以为老师拿错了个数,之前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他们会自主联想。 对于表格的填写,学生有了一定基础。 让学生说一说,可能相对困难,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但是引导下可以说出重点。 更进一步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进行,他们不能够完整表达。 通过数一数,圈一圈,让学生理解,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通过情景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分6个草莓,让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唤起所学知识平均分。
通过分7个草莓,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操作,感受剩余,激发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探索欲。 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明确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含义。 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运用。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加深新知的巩固。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谈话,探究新知,巩固应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 余数的除法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手操作,感知余数,探究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研究试商方法,反馈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6 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