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A)历史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A)历史试题(含答案)第1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A)历史试题(含答案)第2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A)历史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A)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A)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辨析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A)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朝,使国家再次走向统一。这一年也可表述为A.公元5世纪初 B.公元5世纪末 C.公元6世纪初 D.公元6世纪末22022年杭州国际音乐节上,民族交响诗《大运河》呈现了大运河沿岸各省的丰富文化风土人情、民歌戏曲等。它展现了大运河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效益 C.人文内涵 D.旅游价值3远从汉族地区,来了王后公主。把三千八百种粮食,带到咱们藏土。藏地从此开始,种上了各种粮谷。材料所述的历史人物是(   A.文成公主 B.武则天 C.金城公主 D.李清照4.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对玄奘西行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贞观初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前往天竺取经B.玄奘从天竺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主持译经工作C.《大唐西域记》记载中亚各国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D.此行促进中印交流,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珍贵文献5此后,盛唐气象已一去不复返,唐人的心态变得不再昂扬,也不再那么自信,往日的繁华已成追忆,盛唐的诗篇也已无法唱响。材料描述的是安史之乱的(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结果6.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A.政治腐败 B.藩镇割据 C.武将跋扈 D.宦官专权7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一记载应出自A.《隋书刑法志》 B.《宋史太祖传》 C.《元史诸王表》 D.《明史成祖本纪》8.宋朝出现官员宁可放弃品阶较高的节度使,甘愿位列品阶较低的文职的现象。这折射出当时社会风气A.自由开放 B.重文轻武 C.崇尚武力 D.好逸恶劳9.辽宋之间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直接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是(   A.澶渊之盟 B.宋夏和议 C.靖康之变 D.宋金和议10.下图是12世纪我国境内的政权形势图。序号①②③所对应的政权分别是(   A.辽、西夏和北宋 B.辽、金和南宋 C.金、西夏和南宋 D.金、西夏和北宋11.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A.乡村文化繁荣 B.夜市已经出现 C.商品种类繁多 D.交子开始使用12骏马凌风,拓土开疆成一统:弯弓挽月,擎天立柱启蒙元。据材料可知,成吉思汗的功绩是(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消灭南宋 D.统一全国13.忽必烈考虑到藏族地区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决定在中央设立一个管辖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的机构。这体现元朝治理边疆的特点是(   A.恩威并施 B.裁撤冗员 C.因俗而治 D.实行汉法14.三国时,吴国将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隋炀帝也曾派人三赴流求;元朝时,为了加强对该地的管辖,设立了(   A.北庭都元帅府 B.宣政院 C.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澎湖巡检司15.下图为2022年中国宇航员翟志刚从太空发来的节日祝福。据图中信息可知,他祝福的节日是(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16.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发达,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发明者是(   A.司马光 B.毕昇 C.李时珍 D.徐光启17.下图所示的明朝文物印证了统治者(   A.加强军事统治 B.加强思想控制 C.强化特务统治 D.强化文化专制18.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   A.废除丞相 B.建立内阁 C.设立厂卫 D.八股取士19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中涉及的航海人物是(   A.文天祥 B.马可·波罗 C.朱棣 D.郑和20嘉靖四十年(1561年),取得台州大捷:进入福建、广东后,与其他将领合作,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祸患。材料叙述的是(   A.宋辽之战 B.郾城大捷 C.戚继光抗倭 D.山海关之战21.《天工开物》整理了包括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陶、造纸、冶铸、舟车制造等技术。这反映该书注重A.总结生产技术经验 B.运用理论指导实验C.吸纳西方科学知识 D.大力传播先进思想22.据表可知,当时的政治局势特点是(   时间事件1616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 A.外重内轻 B.王室衰微 C.政权更迭 D.南北对峙23.下图所示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   A.吏治改革 B.分化事权 C.重农抑商 D.闭关锁国24.清朝中期,专制皇权臻于极盛,在政治上的表现是设立(   A.市舶司 B.转运使 C.军机处 D.伊犁将军25.顺治皇帝规定: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这表明清政府(   A.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重视手工业的发展C.建立全国性商业网 D.加强西北军事管理26.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下列不属于该时期作品的是(   A.《窦娥冤》 B.《水浒传》 C.《牡丹亭》 D.《红楼梦》27.历史学家指出:明清社会变革的一大特征是商品经济发展。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铁制农具的发展 B.打破坊市界限 C.推广占城稻种植 D.出现晋商徽商28.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图5是小史同学比较元朝与清朝后得出的结论,还可补充的内容是(   元朝与清朝的共同点:由少数民族建立统一性的王朝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A.疆域辽阔 B.民族平等 C.学术进步 D.政治清明29.依据时序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中处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30.下图是七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资料。据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民族交往频繁 B.城市生活丰富 C.社会风气开放 D.文学艺术繁荣 二、辨析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两宋之际,北方战乱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继西晋、唐中期以后第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均衡。此后,南方的人口优势逐步确立,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南盛北衰的局面完全确立。----摘编自章开沅《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2)小历认为,北方人口的南迁导致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鉴真大师应邀东渡时(742年),已届55岁高龄,面临着大海茫茫,暗礁怪石,险阻重重,…六次东渡,以致双目失明,这种伟大的精神是不朽的。——摘编自孙蔚民《鉴真和尚东渡记》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摘自岳飞《满江红》材料三:为伸张民族大义,郑成功扬长避短,针对敌人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弥补武器装备上的劣势。同时切断了海路交通,孤立了各城堡的守军,…全部不战而降。…委派官吏,整顿法纪,以稳定地方秩序。又抽调军卒去台湾各地垦荒屯田,发展生产,人民群众纷纷响应斗争。---摘编自李洵、薛虹《明清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鉴真六次东渡的目的地,简述其伟大的精神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匈奴所指代的少数民族,并概括岳飞壮志的具体内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中的守军所属的国家,归纳郑成功取得胜利的原因。(4)综合以上材料,简析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先后出现过3次公认度最高的“盛世”,即西汉初盛世,唐初盛世,以及“康雍乾”的清朝盛世。其实,有些没有出现过所谓封建盛世的朝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样巨大,比如秦朝、隋朝和元朝,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开创性。一一摘编自岑大利《再论中国古代的盛世》材料二:君依于国,国依于民。…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摘编自《唐太宗论止盗》材料三:——据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和元朝带有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名称。(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的治国理念。》(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中管辖处的机构名称,简析清朝治边措施的历史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影响国家兴盛的因素。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根据材料,简述图一生产工具的名称。(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1D2C3A4D5D6B7B8B9A10C11B12A13C14D15A16B17C18D19D20C21A22C23D24C25A26A27D28A29B30B31(1)南宋;(2)同意理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从而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不同意理由:经济重心的南移不仅是因为北方人口的南迁南方社会较为安定、自然条件较为优越、政治中心的南移等也是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 32(1)日本;不畏艰险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2)女真族;抗击金兵收复失地。(3)荷兰(1分)杰出的军事作战方针、人民群众的支持。(4)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33(1)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2)以民为本;写轻徭薄赋(3)驻藏大臣;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奠定了我国疆域版图的基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4)制度创新、关注民生、国家统一、边疆稳固。 34(1)筒车。(2)示例一:观点:技术革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论述:唐朝筒车的发明和应用节省人力大大提高灌溉的效率促进农业的发展推动唐朝社会繁荣(宋代复种技术的推广使耕地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粮食的产量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造船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促进海外贸易繁盛)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曲辕犁回转省力大大提高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宋代秧马的广泛使用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农业获得快速的发展。综上所述技术的革新是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示例二:观点:技术进步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相关试卷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A):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A),共8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