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图版第三节 聚落随堂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共26分)
1.(本题2分)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B.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
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在故宫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
2.(本题2分)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城市聚落的形成早于乡村聚落
B.欧洲经济发达,村落中的房屋较密集
C.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地形、气候、资源条件优越的地方
D.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不因环境而异
3.(本题2分)“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歌词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有板桥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有道路.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4.(本题2分)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就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C.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D.乡村聚落在地域上没有差异
(本题4分)读 “日本合掌村”、 “日本东京”,完成下面小题。
5.(2分)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
A.气候和植被类型B.日常饮食和服饰
C.建筑物和交通D.语言和风俗习惯
6.(2分)造成乡村和城市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①人口密度 ②生产方式 ③经济收入 ④生活方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本题2分)下列地区与传统民居对应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窑洞B.华北平原——竹楼
C.青藏高原——冰屋D.云贵高原——蒙古包
(本题4分)冷巷是我国传统庭院建设的精髓,其特点是“高墙窄巷”,仅容1~3人并排通行,巷内幽深,很少受到太阳直射,如图所示。冷巷有利于通风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巷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2分)冷巷主要分布于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9.(2分)推测高墙在冷巷现象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通风B.防火C.遮阳D.防盗
(本题4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2分)属于城市景观的有( )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
11.(2分)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 )
A.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B.现代运输方式的不同
C.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D.环境卫生优劣的不同
12.(本题2分)我国南方地区有不少聚落名称带有“桥”字,下列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河流B.森林C.矿产D.土壤
13.(本题2分)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完备的排水系统,这种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
A.湿热地区B.寒冷地区
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
二、填空题(共20分)
14.(本题2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________ 平原,距今约6000年.
15.(本题2分)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________状,规模________;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位于________地带,呈________状;河湖附近的聚落多呈________状或环状。
16.(本题2分)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可分为________聚落和________聚落两种类型。
17.(本题2分)城市和乡村是聚落的基本类型.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________ 平原.作为聚落景观的一种标志,________ 并不都随着聚落的规模和性质的改变而变化.
18.(本题2分)人民在建房时,总是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例如,黄土高原的人们利用黄土建造_______;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利用竹木建造______。
19.(本题2分)世界上唯一没有定居居民的大洲是______;中国主要位于_______板块内。
20.(本题2分)世界的聚落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形态。
21.(本题2分)乡村聚落:________、牧村、________、山寨等,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打猎等生产活动。
22.(本题2分)世界各地的民居有不同的建筑风格,既能适应当地的________又与居民的________密切相关。
23.(本题2分)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________,东南亚热带地区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________或竹楼。
三、解答题(共54分)
24.(本题15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上面甲图表示________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________ 等工作;乙图表示________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________ 等工作。聚落的变化发展是从甲到乙还是从乙到甲________ ?
(2)请列举出两点说明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差异。________
(3)根据丙图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当地气候特点是___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5.(本题19分)“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山区居民在房前、屋后及屋顶晾晒丰收的农作物和果实。江西婺源的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后,每年重阳举办晒秋文化节,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用“数字式”表示图中的比例尺:___。
(2)图1中的山地部位名称:甲是_______;乙是________。
(3)“晒秋”观景栈道的走向是________,观景栈道两端相对高度差为________米。
(4)在晴朗的午后,丙、丁两地中“晒秋”光照条件最佳的是_______地。
(5)图2示区域的聚落形式是_______。该区域“晒秋”景观错落有致,主要是受到_______(单选)因素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土壤条件
26.(本题20分)读如图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 和 两大类。
(2)左图反映了 聚落的特点,中图反映了 聚落的特点。
(3)右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 聚落.三种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 。
(4)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
(5)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 。
(6)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C 6.D
7.A
8.A 9.C
10.D 11.A
12.A
13.A
14.美索不达米亚
15.团块;较大;山谷;条带;带
16. 乡村 城市
17. 美索不达米亚 地名
18. 窑洞 竹楼
19. 南极洲 欧亚
20. 乡村 城市
21. 农村 渔村
22.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生活
23. 城市 木楼
24.(1)城市 非农业产业活动 乡村 农业生产活动 由乙到甲(2)甲图为城市聚落,城市高楼林立,分布密集,乙图为乡村聚落,乡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3)降水丰富 屋顶坡度大,便于雨水流泻。
25.(1)1:30000
(2) 陡崖(悬崖) 山谷
(3) 东北-西南(西南-东北) 150
(4)丁
(5) 乡村 C
26.(1)城市 乡村
(2)城市 乡村
(3)乡村 沿河分布
(4)B B处在两条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物的集散 。
(5)先有乡村聚落 。
(6)不合理;因为C处在河流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
地理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地理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