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含答案),共10页。
第一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一、单选题1.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A.在表面刷漆 B.在表面涂油 C.在表面镀铬 D.用湿布擦拭2.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3.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解释不合理的是A.在001A型国产航母金属外壳覆盖涂料,主要是为了美观B.用“烤蓝”的方法处理钢铁表面,可减缓钢铁的腐蚀C.用铝合金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是利用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D.切菜后的菜刀用清水洗净擦干,可减缓菜刀生锈4.“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2Ni+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镍(Ni)中元素化合价为 0C.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D.该不锈钢的硬度小于纯铁5.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以及“雪龙2号”的船身等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下列金属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A.在金属制品表面镀保护层B.改变金属结构制成合金使用C.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D.用稀盐酸定期清洗金属制品6.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7.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方法。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空气和氮气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B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C除去铜粉中的炭粉在空气中充分加热D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 A.A B.B C.C D.D8.在一定条件下,A、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宏观角度看,物质B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式为NH3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分子C.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若D为氧化物NO2,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氧气用于气焊10.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11.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D.探究甲烷的组成12.下列成都出土的文物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东汉说唱俑 B.“郫”字青铜戈C.龙纹铅饼币 D.黄金面具二、填空题13.2021年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它应用的新型镁锂合金材料是由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回答下列问题:(1)镁锂合金硬度比其纯金属的硬度______(填“大”或“小”)。(2)图1为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序号)。(3)锂原子(Li)在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写出锂离子的符号______。14.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铝丝、铁丝和稀盐酸,只用一支试管、取用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1)填表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①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插入铁丝,充分反应______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充分反应无明显现象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充分反应______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铝>铁>铜。(2)将铝丝插入溶液前应进行的简单操作是______。(3)小华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以得出铝>铁>>铜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铝>铁>>铜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要将小刚同学设计的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的顺序是______。15.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1实验制取氢气的现象为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2)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_______收集(填收集方法)。(3)图2实验点燃氢气前,需_______。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4)图3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_____(填序号)。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5)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____16.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___性。(2)实验室有打磨过的铝片、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兴趣小组同学欲验证铝、铁和铜的活泼性顺序,进行如下操作: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充实验具体操作)③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B中,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结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对金属腐蚀的控制尤为重要。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a.齿轮表面涂油 b.将钢材深埋保存 c.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 d.车圈镀铬三、实验题17.为验证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填序号)。(2)能证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3)有一只试管中的溶液不与Fe反应,原因是_____。(4)通过实验,得出铁、铜、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为_____。18.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现象为__________。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选用的装置__________(填序号)。(4)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①请写出用CO气体还原氧化铁的现象_________。②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四、计算题19.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______g。(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0.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这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 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1.D2.B3.A4.D5.D6.B7.B8.D9.A10.C11.A12.A13.(1) 大 24.31 (2) ①④ (3) ③ Li+14.(1) 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铜丝 铝丝 铝丝表面析出黑色固体,溶液由浅绿色保持无色(2)打磨(3)把铜丝伸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4)Cu、Fe、Al15.(1) 置换反应(2)向下排空气法(3) 检验其纯度 氢元素和氧元素(4)bc (5)每个水分子分解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16.(1) 延展 铁片上有紫红色物质析出 (2) 铝片插入A试管的溶液中 (3) Al>Fe>Cu b c17. (1) A B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 铁的活动性比锌弱 (3) 锌、铁、铜18. (1) 水槽 (2)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3) AD C19.(1)0.4(2)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4g。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20.设需要消耗铝的质量为x。8Al+3Fe3O49Fe+4Al2O3216 504x 25.2 kg= x=10.8 kg答: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10.8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