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正比例、反比例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经历回顾、复习、整理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的过程。
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能解决有关比和比例的简单问题。
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成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的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难点:能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比和比例
1、比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和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除法的被除数
比的后项--除法的除数
比号--除号
比值--商
比和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分数的分子
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
比号--分数线
比值--分数值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讲授新课
多媒体出示例1从24的因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比例,请写出三组,学生自主完成,生汇报交流
24的因数:1 24
2 12
3 8
4 6
生:2:1=24:12
3:4=6:8
1:4=6:24 (师:答案不唯一)
(2)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x、y来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k(一定)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 x、y 来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 k 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3)多媒体出示例2判断下面各题中问题(1)问题(2),师启示学生该类题型,先找要判断的是哪两种量,哪种量不变化(一定),小组讨论,生汇报结果,师总结
问题(1):铺地面积÷砖的块数=每块砖的面积(一定) 成正比例
问题(2):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 成反比例
生举出生活中成正、反比例的例子
生: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多媒体出示例3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200的质量比配制而成的。使学生了解药水中药粉和水的比,生自主完成问题(1)分别算出2克药粉、4克药粉、6克药粉…需要加入多少克水,填在表中。说一说药粉和水成什么比例?
生:成正比例
生独立完成问题(2)把上面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表示出来。水(克)
26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师:正比例图像特点:从横轴和纵轴交点处发出的一条射线
生独立完成问题(3)①用12克药粉配制药水,需加水多少克?②要把2.5千克水配成药水,需要药粉多少克?先看图估算,再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①解:设需加水X克
12:X=1:200
X=2400
②解:设需要药粉X
X:2500=1:200
X=12.5
课堂小结
1、比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比例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x、y来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k(一定)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 x、y 来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 k 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巩固练习
课本65页练一练1-5题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 回顾与整理
数与代数--正比例 反比例
1:3=1÷3
1:3=
例1: 2:1=24:12
3:4=6:8
1:4=6:24 (答案不唯一)
例2: 正比例: =k(一定)
反比例: xy=k(一定)
(1):铺地面积÷砖的块数=每块砖的面积(一定) 成正比例
(2):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 成反比例
例3:(3)①解:设需加水X克
12:X=1:200
X=2400
②解:设需要药粉X
X:2500=1:200
X=12.5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复习课,目的是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有个全面的认识,使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不足之处是知识点较多,上课明显感觉到时间比较紧,练习题没有处理,时间安排不够得当,其次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总结,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药粉(克)
0
1
2
4
6
8
10
水(克)
0
20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2200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药粉(克)
13
小学冀教版(一)数与代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一)数与代数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基本知识练习,综合练习,延伸练习,课堂小结,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一)数与代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一)数与代数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新授,重点复习,强化提高,作业,评价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正比例、反比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正比例、反比例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全课小结,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进行预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