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市级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中,y关于x的二次函数是( )
A.y=ax2+bx+c B.y=x(x﹣1)
C.y= D.y=(x﹣1)2﹣x2
2.如图1所示,甲、乙两车沿直路同向行驶,车速分别为20 m/s和v(m/s),起初甲车在乙 车前a (m)处,两车同时出发,当乙车追上甲车时,两车都停止行驶.设x(s)后两车相距y (m),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有以下结论:
①图1中a的值为500;
②乙车的速度为35 m/s;
③图1中线段EF应表示为;
④图2中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
其中所有的正确结论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天降雨的概率是60%”表示明天有60%的时间都在降雨
B.“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50%”表示每抛2次就有一次正面朝上
C.“彩票中奖的概率为1%”表示买100张彩票肯定会中奖
D.“抛一枚正方体骰子,朝上的点数为2的概率为”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朝上的点数为2”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稳定在附近
4.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
A. B.
C. D.
5.1.桌面上放置的几何体中,主视图与左视图可能不同的是( )
A.圆柱 B.正方体 C.球 D.直立圆锥
6.如图所示,某公司有三个住宅区,A、B、C各区分别住有职工30人,15人,10人,且这三点在一条大道上(A,B,C三点共线),已知AB=100米,BC=200米.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 )
A.点A B.点B C.A,B之间 D.B,C之间
7.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与“前”字相对的字是( )
A.认 B.真 C.复 D.习
8.如图,AC是⊙O的直径,弦BD⊥AO于E,连接BC,过点O作OF⊥BC于F,若BD=8cm,AE=2cm,则OF的长度是( )
A.3cm B. cm C.2.5cm D. cm
9.下列所给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A.y=﹣x﹣1 B.y=2x2(x≥0)
C. D.y=x+1
10.已知反比例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像经过点(-1,1) B.图像在第一、三象限
C.y 随着 x 的增大而减小 D.当 x > 1时, y < 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王英同学从A地沿北偏西60°方向走100米到B地,再从B地向正南方向走200米到C地,此时王英同学离A地的距离是_____米.
12.观察下列一组数,,,,,…探究规律,第n个数是_____.
13.计算:的值是______________.
14.若二次函数y=-x2-4x+k的最大值是9,则k=______.
15.如图,在中,,, ,,,点在上,交于点,交于点,当时,________.
16.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出该不等式组所有整数解的和.
18.(8分)如图1所示,点E在弦AB所对的优弧上,且为半圆,C是上的动点,连接CA、CB,已知AB=4cm,设B、C间的距离为xcm,点C到弦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y1cm,A、C两点间的距离为y2cm.
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函数y1、y2岁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按照下表中自变量x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y1、y2与x的几组对应值:
x/cm
0
1
2
3
4
5
6
y1/cm
0
0.78
1.76
2.85
3.98
4.95
4.47
y2/cm
4
4.69
5.26
5.96
5.94
4.47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1),(x,y2),并画出函数y1、y2的图象;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
①连接BE,则BE的长约为 cm.
②当以A、B、C为顶点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BC的长度约为 cm.
19.(8分)如图,直线y=k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1,0)和点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C(1,n).求一次函数y=kx+2与反比例函数y=的表达式;过x轴上的点D(a,0)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l(a>1),分别与直线y=kx+2和双曲线y=交于P、Q两点,且PQ=2QD,求点D的坐标.
20.(8分)已知圆O的半径长为2,点A、B、C为圆O上三点,弦BC=AO,点D为BC的中点,
(1)如图,连接AC、OD,设∠OAC=α,请用α表示∠AOD;
(2)如图,当点B为的中点时,求点A、D之间的距离:
(3)如果AD的延长线与圆O交于点E,以O为圆心,AD为半径的圆与以BC为直径的圆相切,求弦AE的长.
21.(8分)x取哪些整数值时,不等式5x+2>3(x-1)与x≤2-x都成立?
22.(10分)如图,梯形ABCD中,AD∥BC,AE⊥BC于E,∠ADC的平分线交AE于点O,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经过点B,交BC于另一点F.
(1)求证:CD与⊙O相切;
(2)若BF=24,OE=5,求tan∠ABC的值.
23.(12分)(1)计算:
(2)化简:
24.如图,一次函数y=﹣x+6的图象分别交y轴、x轴交于点A、B,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出发,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点P在运动过程中,若某一时刻,△OPA的面积为6,求此时P的坐标;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AOP为等腰三角形?(只需写出t的值,无需解答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解析】
判断一个函数是不是二次函数,在关系式是整式的前提下,如果把关系式化简整理(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后,能写成y=ax2+bx+c(a,b,c为常数,a≠0)的形式,那么这个函数就是二次函数,否则就不是.
【详解】
A.当a=0时, y=ax2+bx+c= bx+c,不是二次函数,故不符合题意;
B. y=x(x﹣1)=x2-x,是二次函数,故符合题意;
C. 的自变量在分母中,不是二次函数,故不符合题意;
D. y=(x﹣1)2﹣x2=-2x+1,不是二次函数,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为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据此求解即可.
2、A
【解析】
分析:①根据图象2得出结论; ②根据(75,125)可知:75秒时,两车的距离为125m,列方程可得结论; ③根据图1,线段的和与差可表示EF的长;④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的解析式,令y=0可得结论.
详解:①y是两车的距离,所以根据图2可知:图1中a的值为500,此选项正确;②由题意得:75×20+500-75y=125,v=25,则乙车的速度为25m/s,故此选项不正确;③图1中:EF=a+20x-vx=500+20x-25x=500-5x.故此选项不正确;④设图2的解析式为:y=kx+b,把(0,500)和(75,125)代入得: ,解得 ,∴y=-5x+500,
当y=0时,-5x+500=0,x=1,即图2中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此选项正确;其中所有的正确结论是①④;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函数图象,读懂题目信息,理解两车间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D
【解析】
根据概率是指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为多少,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稳定在某一个固定数附近,可得答案.
【详解】
解:A. “明天降雨的概率是60%”表示明天下雨的可能性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
B. “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表示每次抛正面朝上的概率都是,故B不符合题意;
C. “彩票中奖的概率为1%”表示买100张彩票有可能中奖.故C不符合题意;
D. “抛一枚正方体骰子,朝上的点数为2的概率为”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朝上的点数为2”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稳定在附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及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结合所给图形进行判断即可.A、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5、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视图是主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正方体主视图与左视图可能不同,故选B.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6、A
【解析】
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题意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肯定要尽量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用到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
【详解】
解:①以点A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15×100+10×300=1(米),
②以点B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30×100+10×200=5000(米),
③以点C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30×300+15×200=12000(米),
④当在AB之间停靠时,设停靠点到A的距离是m,则(0<m<100),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是:30m+15(100﹣m)+10(300﹣m)=1+5m>1,
⑤当在BC之间停靠时,设停靠点到B的距离为n,则(0<n<200),则总路程为30(100+n)+15n+10(200﹣n)=5000+35n>1.
∴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点A;
故选A.
【点睛】
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考查知识点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B
【解析】
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以及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罪域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一定相隔一个小正方形.
详解:由图形可知,与“前”字相对的字是“真”.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8、D
【解析】
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得出OE的长,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C的长,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连接OB,
∵AC是⊙O的直径,弦BD⊥AO于E,BD=1cm,AE=2cm.
在Rt△OEB中,OE2+BE2=OB2,即OE2+42=(OE+2)2
解得:OE=3,
∴OB=3+2=5,
∴EC=5+3=1.
在Rt△EBC中,BC=.
∵OF⊥BC,
∴∠OFC=∠CEB=90°.
∵∠C=∠C,
∴△OFC∽△BEC,
∴,即,
解得:OF=.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关键是根据垂径定理得出OE的长.
9、A
【解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函数符合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选项.
【详解】
解:A.此函数为一次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正确;
B.此函数为二次函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错误;
C.此函数为反比例函数,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错误;
D.此函数为一次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掌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B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而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A.反比例函数y=,图象经过点(﹣1,﹣1),故此选项错误;
B.反比例函数y=,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故此选项正确;
C.反比例函数y=,每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错误;
D.反比例函数y=,当x>1时,0<y<1,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正确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100
【解析】
先在直角△ABE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出BE和AE,然后在直角△AC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
解:如图,作AE⊥BC于点E.
∵∠EAB=30°,AB=100,
∴BE=50,AE=50.
∵BC=200,
∴CE=1.
在Rt△AC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100.
即此时王英同学离A地的距离是100米.
故答案为100.
解一般三角形的问题一般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作高线.
12、
【解析】
根据已知得出数字分母与分子的变化规律,分子是连续的正整数,分母是连续的奇数,进而得出第n个数分子的规律是n,分母的规律是2n+1,进而得出这一组数的第n个数的值.
【详解】
解:因为分子的规律是连续的正整数,分母的规律是2n+1,
所以第n个数就应该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解题的关键是把数据的分子分母分别用组数n表示出来.
13、-1
【解析】
解:=-1.故答案为:-1.
14、5
【解析】y=−(x−2)2+4+k,
∵二次函数y=−x2−4x+k的最大值是9,
∴4+k=9,解得:k=5,
故答案为:5.
15、1
【解析】
如图作PQ⊥AB于Q,PR⊥BC于R.由△QPE∽△RPF,推出==2,可得PQ=2PR=2BQ,由PQ∥BC,可得AQ:QP:AP=AB:BC:AC=1:4:5,设PQ=4x,则AQ=1x,AP=5x,BQ=2x,可得2x+1x=1,求出x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如图,作PQ⊥AB于Q,PR⊥BC于R.
∵∠PQB=∠QBR=∠BRP=90°,∴四边形PQBR是矩形,∴∠QPR=90°=∠MPN,∴∠QPE=∠RPF,∴△QPE∽△RPF,∴==2,∴PQ=2PR=2BQ.
∵PQ∥BC,∴AQ:QP:AP=AB:BC:AC=1:4:5,设PQ=4x,则AQ=1x,AP=5x,BQ=2x,∴2x+1x=1,∴x=,∴AP=5x=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6、x≥﹣且x≠1.
【解析】
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式计算.
【详解】
由题意得,2x+3≥0,x-1≠0,
解得,x≥-且x≠1,
故答案为:x≥-且x≠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①当表达式的分母不含有自变量时,自变量取全体实数.②当表达式的分母中含有自变量时,自变量取值要使分母不为零.③当函数的表达式是偶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1
【解析】
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详解】
解:,
解不等式①得:x≤3,
解不等式②得:x>﹣2,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3,
所以所有整数解的和为:﹣1+0+1+2+3=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①6;②6或4.1.
【解析】
(1)由题意得出BC=3cm时,CD=2.85cm,从点C与点B重合开始,一直到BC=4,CD、AC随着BC的增大而增大,则CD一直与AB的延长线相交,由勾股定理得出BD=,得出AD=AB+BD=4.9367(cm),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C即可;
(2)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1),(x,y2),画出函数y1、y2的图象即可;
(3)①∵BC=6时,CD=AC=4.1,即点C与点E重合,CD与AC重合,BC为直径,得出BE=BC=6即可;
②分两种情况:当∠CAB=90°时,AC=CD,即图象y1与y2的交点,由图象可得:BC=6;
当∠CBA=90°时,BC=AD,由圆的对称性与∠CAB=90°时对称,AC=6,由图象可得:BC=4.1.
【详解】
(1)由表中自变量x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y1、y2与x的几组对应值知:BC=3cm时,CD=2.85cm,从点C与点B重合开始,一直到BC=4,CD、AC随着BC的增大而增大,则CD一直与AB的延长线相交,如图1所示:
∵CD⊥AB,
∴(cm),
∴AD=AB+BD=4+0.9367=4.9367(cm),
∴(cm);
补充完整如下表:
(2)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1),(x,y2),画出函数y1、y2的图象如图2所示:
(3)①∵BC=6cm时,CD=AC=4.1cm,即点C与点E重合,CD与AC重合,BC为直径,
∴BE=BC=6cm,
故答案为:6;
②以A、B、C为顶点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分两种情况:
当∠CAB=90°时,AC=CD,即图象y1与y2的交点,由图象可得:BC=6cm;
当∠CBA=90°时,BC=AD,由圆的对称性与∠CAB=90°时对称,AC=6cm,由图象可得:BC=4.1cm;
综上所述:BC的长度约为6cm或4.1cm;
故答案为:6或4.1.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题目,考查了勾股定理、探究试验、函数以及图象、圆的对称性、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理解探究试验、看懂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19、一次函数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解析】
(1)根据A(-1,0)代入y=kx+2,即可得到k的值;
(2)把C(1,n)代入y=2x+2,可得C(1,4),代入反比例函数得到m的值;
(3)先根据D(a,0),PD∥y轴,即可得出P(a,2a+2),Q(a,),再根据PQ=2QD,即可得,进而求得D点的坐标.
【详解】
(1)把A(﹣1,0)代入y=kx+2得﹣k+2=0,解得k=2,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2;
把C(1,n)代入y=2x+2得n=4,
∴C(1,4),
把C(1,4)代入y=得m=1×4=4,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PD∥y轴,
而D(a,0),
∴P(a,2a+2),Q(a,),
∵PQ=2QD,
∴2a+2﹣=2×,
整理得a2+a﹣6=0,解得a1=2,a2=﹣3(舍去),
∴D(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若方程组有解则两者有交点,方程组无解,则两者无交点.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20、(1);(2);(3)
【解析】
(1)连接OB、OC,可证△OBC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垂径定理可得∠DOC等于30°,OA=OC可得∠ACO=∠CAO=α,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表示出∠AOD的值.
(2)连接OB、OC,可证△OBC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垂径定理可得∠DOB等于30°,因为点D为BC的中点,则∠AOB=∠BOC=60°,所以∠AOD等于90°,根据OA=OB=2,在直角三角形中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D、AD的长.
(3)分两种情况讨论:两圆外切,两圆内切.先根据两圆相切时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求出AD的长,再过O点作AE的垂线,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1)如图1:连接OB、OC.
∵BC=AO
∴OB=OC=BC
∴△OBC是等边三角形
∴∠BOC=60°
∵点D是BC的中点
∴∠BOD=
∵OA=OC
∴=α
∴∠AOD=180°-α-α-=150°-2α
(2)如图2:连接OB、OC、OD.
由(1)可得:△OBC是等边三角形,∠BOD=
∵OB=2,
∴OD=OB∙cos=
∵B为的中点,
∴∠AOB=∠BOC=60°
∴∠AOD=90°
根据勾股定理得:AD=
(3)①如图3.圆O与圆D相内切时:
连接OB、OC,过O点作OF⊥AE
∵BC是直径,D是BC的中点
∴以BC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D点
由(2)可得:OD=,圆D的半径为1
∴AD=
设AF=x
在Rt△AFO和Rt△DOF中,
即
解得:
∴AE=
②如图4.圆O与圆D相外切时:
连接OB、OC,过O点作OF⊥AE
∵BC是直径,D是BC的中点
∴以BC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D点
由(2)可得:OD=,圆D的半径为1
∴AD=
在Rt△AFO和Rt△DOF中,
即
解得:
∴AE=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相关知识:垂径定理,圆与圆相切的条件,关键是能灵活运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相结合思考问题,另外需注意圆相切要分内切与外切两种情况.
21、-2,-1,0,1
【解析】
解不等式5x+2>3(x-1)得:得x>-2.5;
解不等式x≤2-x得x≤1.则这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为 ,
因为x取整数,则x取-2,-1,0,1.
故答案为-2,-1,0,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最后确定公共的整数解(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
22、(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试题分析:(1)过点O作OG⊥DC,垂足为G.先证明∠OAD=90°,从而得到∠OAD=∠OGD=90°,然后利用AAS可证明△ADO≌△GDO,则OA=OG=r,则DC是⊙O的切线;
(2)连接OF,依据垂径定理可知BE=EF=1,在Rt△OEF中,依据勾股定理可知求得OF=13,然后可得到AE的长,最后在Rt△ABE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
(1)证明:
过点O作OG⊥DC,垂足为G.
∵AD∥BC,AE⊥BC于E,
∴OA⊥AD.
∴∠OAD=∠OGD=90°.
在△ADO和△GDO中
,
∴△ADO≌△GDO.
∴OA=OG.
∴DC是⊙O的切线.
(2)如图所示:连接OF.
∵OA⊥BC,
∴BE=EF= BF=1.
在Rt△OEF中,OE=5,EF=1,
∴OF=,
∴AE=OA+OE=13+5=2.
∴tan∠A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切线的判定、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本题的辅助线的作法是解题的关键.
23、(1);(2)-1;
【解析】
(1)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零指数幂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分式的除法和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1)
=
=2-.
(2)
=
=
=
=
=-1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零指数幂,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
24、(1)(2,4.5),(-2,7.5);(2)2.8,4,5,16
【解析】
(1)先求出△OPA的面积为6时BP的长,再求出点P的坐标;
(2)分别讨论AO=AP,AP=OP和AO=OP三种情况.
【详解】
(1)在y=-x+6中,令x=0,得y=6,令y=0,得x=8,
∴A(0,6),B(8,0),
∴OA=6,OB=8,∴AB=10,
∴AB边上的高为6×8÷10=,
∵P点的运动时间为t,∴BP=t,则AP=,
当△AOP面积为6时,则有AP×=6,即×=6,解得t=7.5或12.5,
过P作PE⊥x轴,PF⊥y轴,垂足分别为E、F,
则PE==4.5或7.5,BE==6或10,
则点P坐标为(8-6,4.5)或(8-10,7.5),即(2,4.5)或(-2,7.5);
(2)由题意可知BP=t,AP=,
当△AOP为等腰三角形时,有AP=AO、AP=OP和AO=OP三种情况.
①当AP=AO时,则有=6,解得t=4或16;
②当AP=OP时,过P作PM⊥AO,垂足为M,如图1,
则M为AO中点,故P为AB中点,此时t=5;
③当AO=OP时,过O作ON⊥AB,垂足为N,过P作PH⊥OB,垂足为H,如图2,
则AN=AP=(10-t),
∵PH∥AO,∴△AOB∽△PHB,
∴=,即=,∴PH=t,
又∠OAN+∠AON=∠OAN+PBH=90°,
∴∠AON=∠PBH,又∠ANO=∠PHB,
∴△ANO∽△PHB,
∴=,即=,解得t=;
综上可知当t的值为、4、5和16时,△AOP为等腰三角形.
2022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市级名校中考冲刺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市级名校中考冲刺卷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在,,则的值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山东省宁阳县市级名校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山东省宁阳县市级名校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简的结果是,如图,将△ABC绕点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山东省威海乳山市市级名校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山东省威海乳山市市级名校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