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下册5.2 热量 比热容同步训练题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9小题)
1. 下列现象与对流有关的是
A. 阳光下的冰雪,撒些草木灰可以加速熔化
B. 电冰箱内壁涂成白色
C. 烟囱可以帮助燃烧
D. 锅铲多用胶木柄
2. 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只要一接触一定会发生热传递
B.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之间不可能发生热传递
C. 物体间的热传递过程就是温度传递过程
D. 参加热传递的各物体的最终结果是它们的温度相同
3. 一张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A.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眼
B. 白光照到纸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
C. 白光照到纸上,白纸反射白光进入人眼,而黑字不反射光
D.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4.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 4.2×103 J/(kg⋅∘C),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热水壶烧开一壶自来水,水吸收的热量约为
A. 6×104 JB. 6×105 JC. 6×106 JD. 6×107 J
5. 下列各物理量中,表示物质特性的是
A. 比热容B. 内能C. 热量D. 温度
6. 甲、乙两杯冷水,质量相同,初温也相同。将质量和初温都相同,但温度比水高的金属铜球和铝球(c铜
C.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7. 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均匀加热,当水的温度升高时,下列影响水吸收热量多少的物理量是
A. 质量B. 初温C. 比热容D. 密度
8. 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c铜
C. 铜块和铁块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9. 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
A. 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 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里加热的酒精量相同
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0. 热传递是指热从 物体转移到 物体,或者从同一个物体的 部分转移到 部分的过程。热传递有 、 、 三种方式。
11. 晴朗的中年,小明把一个黑色的小盘子装了 0.1 kg 的水,并用保鲜膜封住盘口(忽略蒸发)。开一个小口安装了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示数稳定后。把它放在阳光下,如图甲所示。小明每 5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发现 30 min 之后。水的温度不再升高,其温度图线如图乙所示。30 min 后,盘中的水继续放在阳光下,水的温度不再升高的原因可能: 。
12.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 、 、 有关。
13. 质量、初温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了相同的热量后,将其混合在一起,则它们之间 (选填“有”或“没有”)热传递,如果有热传递,热量是由 传递到 。
14. 质量相同的水、沙石和铜(已知 c水>c沙石>c铜),放出了相同的热量,温度下降最大的是 。
15. 甲、乙两金属块质量之比为 3:2,比热容之比为 1:3,当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甲、乙两金属块降低的温度之比为 。
16. 温度 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 。
17. 水的比热容是 4.2×103 J/(kg⋅∘C),它表示的意思是:质量是 1 kg 的水,温度升高 时所 的热量是 4.2×103 J。
18. 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已知 c铝>c铜),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则 块温度高;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 块吸收的热量多。
19. 甲、乙两杯质量相同、温度分别是 60∘C 和 50∘C 的水,若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 (填“甲多”“乙多”或“两杯一样多”)。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温度升高得快的是煤油,这是因为 。由此推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若升高相等的温度,煤油吸收的热量 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题(共2小题)
20. 小明同学在学了课本知识后,做了以下实验探究,他用几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不同质量的水和磨细的橡胶,并用相同的强光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水和橡胶每 2 分钟吸收的热量相同,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在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小明同学在实验时用相同的玻璃杯和相同的强光白炽灯照射是为了 。
(2)比较实验序号 1 、 2 、 3 或 4 、 5 、 6 可以得出的结论: 。
(3)比较实验序号 1 和 4 或 2 和 5 或 3 和 6 可以得出的结论: 。
21.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如图所示的两只完全相同的白色小瓶内分别装入 50 克的水和 50 克的煤油,实验时,将两只小瓶都放在太阳下暴晒,并利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升高的温度,用计时器测量加热的时间,并将实验数据整理、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设两只小瓶晒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
表一:50 克水
实验升高的温加热时间序号度(∘C)(分)1152210331544205525
表二:50 克煤油
实验升高的温加热时间序号度(∘C)(分)62574108615982010102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5 或 6∼0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不同。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①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 。
②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另一小组的同学将图中的小瓶表面涂成黑色,在瓶内装入 50 克的水进行实验,得到如表三所示的数据。通过分析表一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
表三:50 克水
实验升高的温加热时间序号度(∘C)(分)11351261013915141220151525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2. 质量为 1 kg 的水,温度升高了 80∘C,求水吸收的热量。[ c水=4.2×103 J/(kg⋅∘C) ]
23. 一块 25 千克的铝块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从 10∘C 上升了 36∘C。若铝块吸收的热量为 81000 焦。
(1)求铝块的比热容;
(2)如果马上将此铝块放入冰箱,5 分钟后发现温度下降了 24∘C,问此过程中冰箱里的空气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
五、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
24. 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必须接触,否则,热传递是不能进行的。
(2)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的传递。
25. 根据 P.33 上第 8 题第 2 小问中记录的中心城区徐家汇及三个郊区观测站(或点)测得的气温,你已经发现了上海的“热岛效应”。其实,“热岛效应”由来已久,而且并不局限于夏季。如图为 1981-2003 年上海城区和郊区月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图。
(1)根据中心城区及郊区的特征,简述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成因。
(2)以小组为单位(3∼5 人),完成下列中的一个课题。
课题①:通过网络、书籍了解“热岛效应”对城市带来的危害,并以 PPT 的形式在班级中分享交流。
课题②:根据“热岛效应”的主要成因,着眼城市楼宇外墙、路基等建筑材料,设计(或进行)实验,说明选择具备何种特点的建筑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
答案
1. C
2. D
3. C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如红色物体反射红光,绿色物体反射绿光,而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白光照到白色物体上时,白色物体反射白光,使物体呈白色,而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光,所以看到的物体是黑色的。故正确选项为C。
4. B
【解析】这样的壶,装满水,水的质量约为 2 kg。室温温度约为 20∘C,将水加热至沸腾,水的温度升高了 80∘C,根据公式 Q=cm(t-t0),可以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为 6.72×105 J。
选项A、C、D数值差距较大,不符合题意;选项B数值接近,符合题意。
故选B。
5. A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一定的;而物质的内能、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等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变化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6. B
【解析】因为已知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铝、铜球的质量一样,假设最后两杯水的温度一样,也就是铝球和铜球的温度是一样的,那么由于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那么铝球释放的热量比铜球的要多,多的这点热量会导致铝球和放铝球的这杯水产生一定的温度上升,所以放铝球的这杯水的温度高。故选B。
7. A
8. A
9. B
【解析】实验中,应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提供相同的热量,故 A 有必要;
实验中,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对升温的快慢不会造成影响,B 属多余的做法;
实验中,必须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故 C 有必要;
实验中,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也会影响其吸热与升温的情况,故应使容器保持相同,故D有必要。
10. 高温;低温;高温;低温;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11. 水的温度上升到室外温度,而此时室外温度保持 35∘C 不变,温度计无法再吸热升温
【解析】水中温度计升高的原因是因为水的温度比周围温度低,从周围吸收热量,但当水的温度和外界温度一样时,水的温度将不会再发生变化,所以水的温度不再升高的原因可能是水的温度上升到室外温度,而此时室外温度保持 35∘C 不变,温度计无法再吸热升温。
12. 质量;温差;物质种类
13. 有;水;煤油
14. 铜
【解析】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 Q=cmΔt 可知,在质量相等、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比热容小,它的温度变化就大,铜的比热容最小,铜的温度下降最大。
15. 2:1
16. 不同;热量
17. 1 ∘C;吸收
18. 铝;铝
【解析】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铝块和铜块,c铝>c铜,放出相等的热量,由 Q放=cmΔt 可知,铝块降低的温度小,末温高,所以铝块温度高;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铝块和铜块,c铝>c铜,升高相同的温度,由 Q吸=cmΔt 可知,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19. 两杯一样多;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小;小于
20. (1) 保证水和橡胶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2) 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21. (1) 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解析】由于水与煤油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观察实验序号 1∼5 或 6∼0 的数据的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2) 2 与 6 或 4 与 7
【解析】结论中的相同因素是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不同因素是物质种类,研究吸收热量和物质种类的关系,因此符合条件的是表一和表二中的实验序号 2 、 6 或 4 、 7。
(3) ① 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解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是定值(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不同)。即: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② 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不同
【解析】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不同。
(4) 物体表面颜色较暗的,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
【解析】通过分析表一中的实验序号 3 和表三中的实验序号 11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两个小瓶中的水的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但小瓶表面涂成黑色的加热时间较短,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表面颜色较深暗的,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
22. 3.36×105 J
【解析】Q=cmΔt=4.2×103 J/(kg⋅∘C)×1 kg×80∘C=3.36×105 J。
23. (1) 0.9×103 J/(kg⋅∘C)
【解析】c=QmΔt=81000 J2.5 kg×36∘C=0.9×103 J/(kg⋅∘C)。
(2) 54000 J
【解析】Q放=c铝m铝Δt=0.9×103J/(kg⋅∘C)×2.5 kg×24∘C=54000 J=Q气吸。
24. (1) 错误
【解析】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热传递,例如太阳向地球辐射热。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2) 错误
【解析】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这句话混淆了温度与热量两个概念。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25. (1) 首先,主要原因是市区与郊区下垫层物质种类不同,市区中下垫层以比热容较小的混凝土为主,市区比郊区的植被少、绿化面积小;其次,市区高楼林立,形成“城市峡谷”,空气不易流通影响散热;再次,市区中的空调、机动车等热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本题答案合理即可)
(2) 略
专题07 热量 比热容(难点)-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期末高分突破(上海沪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7 热量 比热容(难点)-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期末高分突破(上海沪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7热量比热容难点原卷版docx、专题07热量比热容难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热量 比热容(重点)-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期末高分突破(上海沪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6 热量 比热容(重点)-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期末高分突破(上海沪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6热量比热容重点原卷版docx、专题06热量比热容重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热量 比热容(难点)-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7 热量 比热容(难点)-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7热量比热容难点原卷版docx、专题07热量比热容难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