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预防犯罪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预防犯罪课文ppt课件,共33页。
非法出售、猎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罪
据了解,大白鲨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2017年3月,我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曾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禁止或者限制贸易的野生动物或者其制品名录》,噬人鲨名列其中。
2022年9月8日,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人民检察院对东山县公安局提请逮捕的一起涉嫌非法出售、猎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罪案的犯罪嫌疑人沈某某、颜某某,决定批准逮捕。
②作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定罪、量刑)
思考:什么是犯罪?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或者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对比分析上述行为,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并展示。
注意:三种特征同时具备,才构成犯罪。
②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张三因事业、家庭不顺而内心积怨,蓄意伤害中小学生,在大庭众之下持刀伤人,致22名中学生死伤,其中,10人致死,5人重伤、还有几人轻伤,其犯罪动机卑劣,情节特别严重,手段残忍,后果和罪行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社会危害极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被告人张三因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依法判处张三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张三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吗?并说明理由。
张三的行为属于犯罪。 理由: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2022年9月23日,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唐山烧烤店打人案”案件公开宣判。判决被告人陈继志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等犯罪活动,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2万元;对其余27名被告人依法判处11至6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另对其中19名被告人并处人民币13万5千元至3千元不等的罚金。
“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一审公开宣判
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②类型: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注意:拘役、罚金属于刑罚,用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拘留、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用于行政违法行为
1.区分“拘役”与“拘留” 拘役是刑事处罚,适用于犯罪分子,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拘留不属于刑罚,拘留分为三种。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期限不得超过37日。被拘留的,不一定是罪犯。 2.区分“罚金”与“罚款” 罚金属于刑事处罚,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3、区分“刑法”与“刑罚” 刑法是是法律名称,它包含刑罚,而刑罚是强制方法,它由刑法规定。
“刑罚”就是“刑法” 吗?
年龄小不是犯罪的理由,初中生犯罪也会受刑罚处罚。
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也不受刑罚处罚。
你赞成哪种观点?为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修正案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做了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曾经的未成年免责将不复存在。
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教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这说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很容易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
请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这说明了什么?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区分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
有的同学认为,上面的行为都是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看?
预防犯罪,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范于未然。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刑罚的含义和类型(主刑、附加刑)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
1.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表明( )A、小偷小摸没有关系,不会构成犯罪 B、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C、“偷针”与“偷金”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本质差别 D、一般违法较容易发展到犯罪
2.虞城县人民法院宣判一起借媒体记者身份敲诈勒索的案件,被告人李某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下列对李某某所受的刑罚的说法,认识不正确的有 ( )A.有主刑,也有附加刑B.有期徒刑属于主刑C.罚金属于附加刑D.李某某所受的刑罚都是附加刑
4.2020年7月10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黄某贩卖毒品案,当庭宣判,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黄毅清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五万元。
1.黄某受到的刑罚都有哪些?
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说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学导航,了解罪与罚,相关链接P54,有期徒刑,无期徒刑,驱逐出境,没收财产,杭州保姆纵火案判决书,当堂检测,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图文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核心素养目标,PARTONE,刑法的含义作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情境探究,痛心的故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授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预防犯罪,学习目标,了解罪与罚,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刑事违法性,最本质特征,犯罪的法律标志,什么是刑罚,如何加强自我防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