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历经183天,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2.把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搅拌,能得到溶液且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面粉 B.硝酸铵 C.花生油 D.食盐3.下列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熟石灰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CO具有可燃性,用作炼铁的还原剂C.铜有良好导电性,可用做导线 D.洗洁精能乳化油污,可用于洗餐具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制品只要接触水就会生锈B.海水通过沙子和木炭过滤后煮沸即可得到淡水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加肥皂水等D.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闻药品气味 B.测液体pH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倾倒液体7.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C.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8.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A.氯化钠 B.氢氧化钡 C.二氧化锰 D.盐酸9.把A、B、C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A、B表面有气泡产生,C无变化;把A加入B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B。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B>A>C B.A>B>C C.C>B>A D.A>C>B1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11.向2个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B.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C.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12.下列各组物质在指定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在pH=2的溶液中:KCl、K2SO4、Zn(NO3)2B.在氯化钠溶液中:AgNO3、K2CO3、NaNO3C.在硫酸钠溶液中:MgCl2、CaCl2、NaOHD.在氢氧化钾溶液中:HCl、FeCl3、Na2SO413.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现象B检验生石灰是否变质滴加足量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分离铁粉和铜粉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D将含有少量KNO3的NaCl固体提纯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A.A B.B C.C D.D14.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四个烧杯中,分别逐渐加入金属镁、Fe2O3固体、Cu(OH)2固体、Na2CO3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C. D. 二、填空题15.用化学用语表示:(1)氦气_______;(2)3个金原子_______;(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_______;(4)硫酸铁_______。16.请从化学的视角回答下列生活中的相关问题:(1)我国南海海底蕴含有大量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新型矿产资源是_______。(2)饼干、牛奶等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_______。(3)广西地质多为喀斯特地貌,水质硬度较高,生活中常用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桂平盛产西山香米,种植前选种需用16%的氯化钠溶液,现用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该溶液的步骤为:①_______;②量取;③混匀;④装容器贴标签。(5)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 =2X+2H2O,X的化学式为_______。17.社会发展离不开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我国商用5G已经开始启用。5G通信芯片材料用到氮化镓,如图1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镓(G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①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②X=_______,氮化镓的化学式是_______。(2)化学促进能源发展。中科院与福州大学合作发明了一种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过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该转化过程中,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没有发生变化。②该反应过程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 ③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流程题18.1926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造出的“侯氏制碱法”,结束了由美、英、法等国垄断世界纯碱市场的时代。其基本工业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氨气的溶解度很大,CO2的溶解度很小。请回答下列问题:(1)纯碱在工业生产中用途极广,其中一种用途是_______。(2)“侯氏制碱法”的反应温度一般控制为30-35℃,因为在此温度时,NaHCO3的溶解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3)若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CO2,会导致 NaHCO3产量减少,原因是_______。(4)写出步骤①、②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5)“侯氏制碱法”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有NaC1、H2O和_______。 四、推断题19.已知A、B、C、D、X、Y、Z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俗称烧碱,B由三种元素组成,且元素质量比为2:1:2,Y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Z可用作食品干燥剂,A、C所属物质类别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A_______,Y_______。(2)若X是干冰,则X与C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3)写出D→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图中不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五、实验题20.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发生装置可采用装置B和C,其中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F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3)下列气体可用装置G进行干燥和收集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 O2 ② CO2 ③ H2 ④ NH3 六、科学探究题21.小红同学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她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2)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三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废液缸中液体始终呈红色,为了得出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小红同学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酚酞除外)【进行猜想】猜想一:NaCl、NaOH、BaCl2猜想二:NaCl、NaOH 猜想三:_______。【设计实验】小红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一成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充分反应。 _______猜想一成立 【反思拓展】废液缸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_______(写出化学式)。 七、计算题22.某实验小组同学从碳酸钙、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中提取氯化钠,实验操作的一部分流程如下图。请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2)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g。(3)本实验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C2.B3.D4.B5.D6.B7.C8.A9.B10.D11.D12.A13.D14.B15.(1)He(2)3Au(3)Cl-(4)Fe2(SO4)3 16.(1)可燃冰(或天然气水合物)(2)延展性(3)煮沸(4)计算(5) 17.(1) 14.01 18 GaN(2) 原子 化学能 CO2+2H2OCH4+2O2 18.(1)造纸(合理即可)(2)小(3)CO2溶解度小,不利于生成NaHCO3(4)(5)CO2 19.(1) NaOH Fe(2)产生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3)或(4)分解反应 20.(1) 酒精灯 锥形瓶(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③ 21.(1) 生成物中没有水、沉淀或气体,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 NaCl、NaOH、Na2CO3 稀硫酸 (或硫酸钠、硫酸钾、碳酸钠、碳酸钾溶液等) 产生白色沉淀 CaCO3、BaCO3 22.(1) 10:3:12 4.4(2)10.6(3)解:设反应生成的NaCl质量为x x=11.7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本实验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7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贵港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贵港市桂平市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选择题②,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