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二年级下册歌曲《音阶歌》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二年级下册歌曲《音阶歌》教学设计,共5页。
二年级《螃蟹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螃蟹歌》选自广东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第三册。这是一首以动物为题材的四川童谣。歌曲2/4拍,由二个乐段构成。旋律诙谐、活泼、风趣,表现了孩子在观察螃蟹时却被螃蟹夹住了脚的有趣故事。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歌词与浓郁的地方的特色音调、语言相结合使得歌曲充满了童趣。二、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阶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以趣味性为主,让学生全身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并不断的享受音乐,创造音乐,从而获得快乐。三、教学目标: 1、学会体验歌曲中欢快诙谐风趣的情绪,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民族歌曲的兴趣。 2、养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并能创造性地编、演螃蟹与小朋友的简单故事,从中体验到表演的乐趣。 3、通过聆听、模仿、歌表演来学习歌曲,并能够运用四川方言进行演唱,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四、教学重难点:1、学会演唱歌曲,体验表演的乐趣。 2、幽默的肢体语言,充满风趣地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3、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在歌曲中的准确处理。五、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头饰、手饰。课前布置学生绘画螃蟹。六、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 1、学生随《如果你高兴》的伴奏音乐,边唱边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设计意图:创设欢快活泼、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 1、猜谜语: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2、出示螃蟹课件,学生仔细观察,结合课前绘画的螃蟹,描述螃蟹的外形特征,并且模仿螃蟹的走路。 3、出示节奏: × × × × × | × × × × || 小螃蟹用有趣的节奏向大家问好呢!同 学 们 你 好! 同 学 们 好! 3、请学生也用这条有趣的节奏向小螃蟹问好!向侯老师问好!向在座的老师们问好! (设计意图:语言节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中前八后十六的节奏,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三)试听结合,学唱歌曲 1、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情绪。 2、再次聆听,用肢体动作感受歌曲的节拍、情绪。(设计意图:聆听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有意识地聆听中潜移默化地熟悉歌曲旋律) 3、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思考:这首歌曲与以往学唱的歌曲有何不同?(设计意图:教师边唱边表演,从自身的表演直接感染学生,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被吸引。教师的初次表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演唱时运用了四川方言,让学生感受到了诙谐、风趣的演唱风格和地方特色;又为学生较色表演做好铺垫。) 4、学生找出用四川方言演唱的字。 5、学生跟老师用四川方言读这7个字;请个别学生认读。 6、用四川方言按歌曲节奏绘声绘色地朗读歌词。(设计意图:通过发现歌词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读音的不同,加深方言印象,并进一步的方言朗读,熟悉发音,熟悉歌词。) 7、学唱歌曲: A、跟琴轻唱第一段歌词,注意四川方言的运用和音准。 B、学生跟琴学唱第2、3段歌词。 C、学生跟随范唱学唱。 D、学生击拍演唱。 E、师生随伴奏音乐接龙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练唱,让学生充分感受四川童谣的风格特点以及音乐中表现出来的风趣与幽默感。)(四)分析歌曲,体验情绪。 1、分析歌词内容,师生讨论每一段该用什么语气演唱更好地表现每一段歌曲的情绪,并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出来。 2、师生一起表演唱。 3、请个别学生带上头饰、手饰上来表演,个别学生使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同学边唱边拍手。(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每段歌词所表达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表情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拓展学生的想像空间,对音乐进行感受、创作练习。更促进了歌曲演唱中的情感、声音的表现,把课堂推向了高潮。)(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四川童谣《螃蟹歌》,课前同学们画了螃蟹,课堂上唱了螃蟹,还演了螃蟹,同学们个个表现的很棒!学习了这首歌曲,让我们知道,四川方言在歌曲中的运用,使童谣更富有独特的魅力和情趣。所以,同学们说好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家乡话,了解自己家乡话演唱的童谣或民歌,让经典的童谣、民歌源远流长。(六)音乐下课礼仪。(七)同学们唱起《螃蟹歌》变成可爱的小螃蟹回教室。(八)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情感为主线。通过“谜语导入、节奏练习、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学习四川方言、学唱歌曲、分析歌曲、表现歌曲、小结所学、律动下课”的教学过程,层层推进和提升对音乐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歌舞并茂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歌曲的演唱,还大胆创编舞蹈动作来表演,加上佩戴有趣的螃蟹头饰、手饰和打击乐器伴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歌曲幽默风趣诙谐的内涵。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快乐成长。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课 感知音乐力度三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有趣导入,学唱歌曲,拓展延伸,主题升华,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花城版二年级下册第二课 感知音乐力度三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二年级下册歌曲《音阶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