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周测历史卷(十)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六十年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同步周测卷/历史(十)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表为京津冀地区汉墓中出土铁质农具一览表(部分)。据此判断,当时京津冀地区时代墓葬名称出土铁质农具文献来源 西汉 石家庄赵陵铺汉墓锄《考古》1959 年第7期邯郸王郎村汉墓锛《考古》1980年第1期邢台柏乡东小京村汉墓铧《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4期石家庄鹿泉高庄汉墓锛、锸《高庄汉墓》,科学出版社,2006 年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B.冶铁业领先于世界 C.盐铁官营规模扩大 D.锄锸是主要铁农具 2.耕耙糖技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的碎土保湿的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左图古代和右图当代的耕耙耱技术,这说明了耕耙耱技术 A.操作的原理延续至今 B.引领现代化农业革新 C.劳作实用性大大增强 D.对农业生产无甚作用 3.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唐代出现了一种结构更加完备的耕作工具,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宜于深耕和精耕,不仅节省了畜力,也提高了耕作速度和质量。这种耕作工具是A.大镰 B.曲柄锄 C.耧车 D.曲辕犁 4.南宋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 5.世界上多数的早期文明区域,不但天文历法、数学等相关学科获得了较早、较快的发展,而且大都发明了灌溉工具,修建、疏浚、维护水利工程也往往被当作地区发展的大事。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A.天文历法的历史悠久 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的不可或缺 D.农耕文明的必然要求 6.1837年,查尔斯·狄更斯出版了早期的经典小说《雾都孤儿》,以一个济贫院孤儿的成长为题材,生动地描述了进人济贫院的穷人被要求承担着繁重的劳动的情形,因此济贫院声名狼藉许多穷人宁死也不寻求公共援助。这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A.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B.忽视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倒退 D.垄断资本主义残酷剥削 7.下图反映的是1838-1856年间,英国纺织业当中女工和男工的比例情况,其说明了A.纺织业对女性工人的需求量更大 B.机器生产对工人的体力和技能要求降低 C.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性普遍增强 D.工业化使广大男性的社会地位大大降低 8.从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人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民主政治发展对国民的素质要求 B.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 C.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D.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 9.1895年清政府发出了“以恤商惠工为本源”的上谕,鼓励民族资本参与开矿、办厂、修路等实业;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同时鼓励各地设立商会,并制定了奖励工商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A.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便于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C.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D.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10.对下图主旨的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工厂制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巨变B 内燃机发明促使近代交通运输业兴起 C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D技术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11.二战后,西方一些传统老工业区,例如美国五大湖地区、德国鲁尔区、伦敦工业区等趋于衰退,很多工厂被废弃,机器布满铁锈,被称为“铁锈地带”。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A.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B.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 C.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 D.国家忽视传统产业升级 12.由于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发达的大众传媒,为人们关心了解和监督政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公民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受空间的制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地域因素影响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这体现了A.地域因素影响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 B.公民的政治生活不会受空间的制约 C.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大众传媒发达 13.下表呈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由此可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时间科技发展战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20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20世纪九十年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A.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 B.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 C.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 D.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 14.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商务法》第十五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这表明A.电子商务操作流程得到简化 B.信息技术推动了经济发展 C.电子商务经营方式得到规范 D.电商平台提升了服务质量 15.《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显示,过去十年,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工智能下一个十年将在强化学习、知识图谱、智能机器人等方向重点发展。这反映出我国A.人工智能应用广泛 B.科教兴国成效显著 C.高等教育世界一流 D.对外开放纵深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 在元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基础上,明初鼓励经济作物种植的政策促进棉花的普及,形成了沿江濒海的植棉区域,特别是棉纺织机具的改进更是大大提高了纺织的效率。在这些内外因素作用之下,苏松地区的棉纺织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棉纺织业内部显现了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棉布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出现了专门从事布匹收购经营的棉布字号。大量棉布进入市场流通,促进了这一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棉纺织业的发展也给该地区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明中叶之后大量棉业市镇的兴起,棉货贸易繁荣。但是应该看到苏松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带来的商品经济的繁荣只是局部小范围的,而它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封建经济的束缚,棉纺织业内部出现的新兴因子难以继续拓展。——摘编自杜君立《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材料二 美国南部的棉花品质优良,再加上内战前棉花销售已经形成了稳定、成熟的市场。棉花成为南部唯一具有绝对优势的经济作物。19世纪后半期,随着铁路的发展,运输价格大幅下降,南部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购买粮食与肉类,棉花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为集中生产棉花创造了条件。为此南方种植园主通过大规模增加棉花产量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润。由于内战结束后,绝大多数黑人租佃农普遍贫困,靠借贷为生,于是种植园主利用借贷强迫黑人租佃农种植并出售棉花以偿还债务,这样借贷者陷入了“棉花-债务-更多棉花-更多债务……”的恶性循环之中,以致南部棉花生产的单一种植结构长期存在,且情况不断恶化。——摘编自吴浩《试论内战后美国南部棉花生产扩张问题》(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代苏松地区棉花产业发展的背景及其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美国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成因。(1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当杰弗逊出任第三任美国总统期间,他的政府首次组织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计划。为科学活动拨专款,承认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尊重科学家。美国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工厂中心实验室”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科学家跳出了纯科学的圈子,从大学实验室走出来到企业工作,寻找科学应用于技术的道路。在1860-1914年间,美国的科学活动已向组织起来的集体形式发展。1915年美国国会批准建立了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这是政府建立的第一个军事研究机构。1940年,罗斯福总统在参战前夕大力动员国家的科学技术资源,为此采取一系列集中化的组织措施,先后组建了国家国防委员会和科学研究与发展局战后美国的工业和大学系统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它们成了美国两支巨大的科学技术研究系统。——据夏源《国外科技体制的历史演变》整理材料二 1970年4月,勃列日涅夫第一次提出了经济发展战略。苏联通过组建科学生产联合公司的形式,对科技进步实行统一计划领导,消除了研究和采用新技术各阶段的裂痕,缩短“科研生产”周期。1979年7月通过的新决议规定,所有工业部门都要在部一级建立科技发展统一基金,基金的来源由企业和联合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利润提成建立。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进一步提出了改革科研体制,加速科技进步的措施。为了迅速发展信息业和计算机生产,苏联设立国家计算技术和信息学委员会,综合、协调地加速发展计算机生产和信息业;调整科研机构的设置,建立跨部门科学技术综合体,下放某些科研和设计机构的领导权,精简科研机构。——据宁健强《苏联科技体制的发展及其改革》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发展科技事业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科技体制改革的原因。(6分) (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从美国、苏联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中得到的启示。(6分) 参考答案1-5 AADBD 6-10 ABCAD 11-15 BCBCB16.(1)背景:政府鼓励经济作物的种植;棉纺织工具及技术的改进;棉布市场的扩大;植棉的经济效益明显,刺激农民的积极性等。影响:有利于棉纺织业的发展;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促进社会生产的分工和经济的区域化;促进了江南市镇的繁荣;改变社会生活等。(2)特点:生产条件优越,具有成本优势;租佃制取代奴隶制;棉花产业结构单一等。成因:自然条件优越;原有生产模式的影响;工业革命,近代交通发展,市场扩大;美国内战调整了生产关系;种植园主利用黑人贫穷和沉重债务强迫其种植棉花。17. (1)政府历来重视科技发展;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建立“工厂中心实验室”体制;以国家力量发展军事科技;建立工业和大学两大科技研究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科技的措施与美苏竞争紧密相关。(2)美苏经济、军事竞争的需要;战后欧洲科学技术革命和改革的刺激;苏联国内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斯大林模式弊端显现,对斯大林模式改革的需要。(3)政府应为科技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要提高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加强科学研究机构以及研究队伍建设;科技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等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十)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六之数;宗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四历史试题(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周测卷三,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