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1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1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扫清字词障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归纳总结,课后作业,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轨道、纵横、枯萎、沧海一粟”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
教学难点
学生对有关生命科学的理论、术语的理解。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告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扫清字词障碍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
碳(tàn):煤炭,碳水化合物。
析(xī):分析。
磁(cí):磁石,磁铁。
陨(yǔn):陨石,陨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通顺。
2.自读自悟,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1)从神话引入谈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2)猜测地球是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至今未找到另外的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3)有生命天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4)经分析,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5)猜测火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6)发现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发现火星上面的黑色条纹像运河,颜色变化随季节变化。
(7)揭开黑色条纹是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颜色变化是风把火星表面的尘土吹来吹去。
(8)发现火星的特点是:干燥、空气稀薄、温度低、没有磁场和臭氧层,说明在火星上难以生存。
(9)进一步考察发现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在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10)从近年来的陨石中,大家找到了有机分子,大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存在生命?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按质疑——研究——结论三个顺序来写。分成三个部分。
(1)(1—2自然段)提出问题: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存在生命。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2)(3—6自然段)研究问题: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及研究后发现一部分天体不可能存在生命,火星可能存在,但未找到生命物质。
(3)(9—10自然段)结论:人类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找到生命,但会继续探索宇宙的生命之谜。
4.学生提出问题讨论。
5.教师归纳。
(1)有生命的天体应具备什么条件?
①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摄氏度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
②必要的水分。
③适当成分的大气。
④有足够的光和热。
(2)为什么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不具备条件?
①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②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③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3)为什么火星可能会有生命存在?
①因为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轨道平面有23度26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是24度,所以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昼夜,有四季,火星的两极也和地球一样,被冰雪封冻着。
②猜测火星上的黑色条纹是火星人挖的运河,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可能是火星表面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4)火星上的线条与色彩变化到底是什么?
火星上的线条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色彩变化是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5)火星上到底能否存在生命?
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所有的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6.朗读课文。
7.学生自由运用课外所学进行辩论。
四、归纳总结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学习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要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因为至今为止,地球还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五、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宇宙生命的资料。
六、教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共9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1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文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设计10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