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与形之间密不可分,它们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把握好数形结合的度,就可以把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引进新知、建构概念、解决问题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规律。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伊始,从观察、分析例1中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和与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借助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
2. 使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数的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发现规律,正确的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规律及验证规律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我的微课堂。
(一)、 体会数形关系
1.数中有形
(1).师: 同学们,说一说,每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的? 对了,图2有4个正方形,图3有9个正方形。我们用算式来表示图中小正方形的总个数。图1用1等于1的平方表示,图2用4等于2的平方表示,图3用9等于3的平方表示。
师:我们还发现,图2的小正方形个数比图1多3个,可以用1+3=22来表示。图3的小正方形个数比图2多5个,可以用1+3+5=32来表示。
(2).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图4比图3多几个正方形,对了,应该多7个小正方形,可以用16等于4的平方来表示,也可以用1+3+5+7=42来表示。观察图形与算式,我们发现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与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算式里的加数都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和是12,22,32,42,从而我们发现,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根据这个规律,同学们想一想,照这样画下去,第10个图有多少个小正方形呢?它就是,10个连续奇数相加,也就是102=100个。再想想,第100个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形呢?对了,它就是100个连续奇数相加,它就是1002=10000个。
(3).师:试一试,这个算式和是多少?对了,7个连续奇数和,它就是7的平方等于49。再试一试,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是92?
应该是1+3+5+7+9+11+13+15+17。
师:数可以借助形的特点,形又可以通过数来揭示它的规律。好了,我们一起寻找规律。
2. 形中有数
师:下面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
红色正方形,图1有1个,图2有两个,图3有3个。蓝色小正方形,图1有8个,图2有10个,图3有12个,它们有规律吗?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有固定不变的6个蓝色小正方形,8=6+1乘2,10=6+2乘2,12=6+3乘2.即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等于6加上红色小正方形个数的2倍。照这样画下去,第6个图形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红色有6个,蓝色有6+6乘2等于18个。第10个图形呢?对了,红色有10个,蓝色有6+10乘2等于26个。你学会了吗?
(二)、 回顾反思
师:今天的学习,我们把数和形结合起来,去寻找它们之间的规律。数和形之间还有很多奥秘,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这节课,我们通过,数形结合,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化繁为简,获取学习的好方法。您学会了吗?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就讲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环节,练习环节,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交流,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自主探究,掌握新知,巩固练习,实践应用,课堂小结,完善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