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汉中市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如图,在6×4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均为格点,则sin∠ACB=( )
A. B.2 C. D.
2.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为⊙O上的点,若AC=CD=DB,则cos∠CAD =( )
A. B. C. D.
3.二次函数y=ax2+bx+c(a≠0)和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ax2+(b+ )x+c=0(a≠0)的两根之和( )
A.大于0 B.等于0 C.小于0 D.不能确定
4.如图,已知△ADE是△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所得,其中点D在射线AC上,设旋转角为α,直线BC与直线DE交于点F,那么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BAC=α B.∠DAE=α C.∠CFD=α D.∠FDC=α
5.如图,一次函数y1=x与二次函数y2=ax2+bx+c图象相交于P、Q两点,则函数y=ax2+(b-1)x+c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6.如图,函数y=kx+b(k≠0)与y= (m≠0)的图象交于点A(2,3),B(-6,-1),则不等式kx+b>的解集为( )
A. B. C. D.
7.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C,D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AC//BD//y轴,已知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1,2,△OAC与△ABD的面积之和为,则k的值为( )
A.4 B.3 C.2 D.
8.如图,一张半径为的圆形纸片在边长为的正方形内任意移动,则在该正方形内,这张圆形纸片“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 )
A. B. C. D.
9.老师随机抽查了学生读课外书册数的情况,绘制成条形图和不完整的扇形图,其中条形图被墨迹遮盖了一部分,则条形图中被遮盖的数是( )
A.5 B.9 C.15 D.22
10.如图,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按此规律.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
A.20 B.27 C.35 D.40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若x2+kx+81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应是________.
1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3平行,并且经过点(﹣2,﹣4),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
13.因式分解:a2b+2ab+b= .
14.某花店有单位为10元、18元、25元三种价格的花卉,如图是该花店某月三种花卉销售量情况的扇形统计图,根据该统计图可算得该花店销售花卉的平均单价为_____元.
15.若方程x2+2(1+a)x+3a2+4ab+4b2+2=0有实根,则=_____.
16.如图,点A在双曲线y=的第一象限的那一支上,AB垂直于y轴与点B,点C在x轴正半轴上,且OC=2AB,点E在线段AC上,且AE=3EC,点D为OB的中点,若△ADE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_____.
17.分解因式: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如图,二次函数y=ax2+2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3).
(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过点A的直线AD∥BC且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求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
(3)在(2)的条件下,请解答下列问题:
①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B、C、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D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动点M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AD从点A向点D运动,同时,动点N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DB从点D向点B运动,问:在运动过程中,当运动时间t为何值时,△DMN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19.(5分)如图,在△ABC中,∠B=90°,AB=4,BC=1.在BC上求作一点P,使PA+PB=BC;(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求BP的长.
20.(8分)已知点E为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一点,连接BE,过点C作CN⊥BE,垂足为M,交AB于点N.
(1)求证:△ABE≌△BCN;
(2)若N为AB的中点,求tan∠ABE.
21.(10分)车辆经过润扬大桥收费站时,4个收费通道 A.B、C、D中,可随机选择其中的一个通过.一辆车经过此收费站时,选择 A通道通过的概率是 ;求两辆车经过此收费站时,选择不同通道通过的概率.
22.(10分)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化为的形式,并指出该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3.(12分)某种型号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从A地到B地燃油行驶需纯燃油费用76元,从A地到B地用电行驶需纯用电费用26元,已知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比纯用电费用多0.5元.求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若要使从A地到B地油电混合行驶所需的油、电费用合计不超过39元,则至少需用电行驶多少千米?
24.(14分)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边于点D,连接AD,过D作AC的垂线,交AC边于点E,交AB 边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EF是⊙O的切线;
(2)若∠F=30°,BF=3,求弧AD的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C
【解析】
如图,由图可知BD=2、CD=1、BC=,根据sin∠BCA=可得答案.
【详解】
解:如图所示,
∵BD=2、CD=1,
∴BC===,
则sin∠BCA===,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弦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
2、D
【解析】
根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定理可以得出===,根据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键即可求出的度数,进而求出它的余弦值.
【详解】
解: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圆心角,弧,弦,圆周角的关系,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3、C
【解析】
设的两根为x1,x2,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设方程的两根为m,n,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设的两根为x1,x2,
∵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
.
设方程的两根为m,n,则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熟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D
【解析】
利用旋转不变性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DAE是由△BAC旋转得到,
∴∠BAC=∠DAE=α,∠B=∠D,
∵∠ACB=∠DCF,
∴∠CFD=∠BAC=α,
故A,B,C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旋转不变性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5、A
【解析】
由一次函数y1=x与二次函数y2=ax2+bx+c图象相交于P、Q两点,得出方程ax2+(b-1)x+c=0有两个不相等的根,进而得出函数y=ax2+(b-1)x+c与x轴有两个交点,根据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函数y=ax2+(b-1)x+c的对称轴x=->0,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
点P在抛物线上,设点P(x,ax2+bx+c),又因点P在直线y=x上,
∴x=ax2+bx+c,
∴ax2+(b-1)x+c=0;
由图象可知一次函数y=x与二次函数y=ax2+bx+c交于第一象限的P、Q两点,
∴方程ax2+(b-1)x+c=0有两个正实数根.
∴函数y=ax2+(b-1)x+c与x轴有两个交点,
又∵->0,a>0
∴-=-+>0
∴函数y=ax2+(b-1)x+c的对称轴x=->0,
∴A符合条件,
故选A.
6、B
【解析】
根据函数的图象和交点坐标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解:不等式kx+b> 的解集为:-6<x<0或x>2,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题关键是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7、B
【解析】
首先根据A,B两点的横坐标,求出A,B两点的坐标,进而根据AC//BD// y 轴,及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得出C,D两点的坐标,从而得出AC,BD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S△OAC,S△ABD的面积,再根据△OAC与△ABD的面积之和为,列出方程,求解得出答案.
【详解】
把x=1代入得:y=1,
∴A(1,1),把x=2代入得:y=,
∴B(2, ),
∵AC//BD// y轴,
∴C(1,K),D(2,)
∴AC=k-1,BD=-,
∴S△OAC=(k-1)×1,
S△ABD= (-)×1,
又∵△OAC与△ABD的面积之和为,
∴(k-1)×1+ (-)×1=,解得:k=3;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8、C
【解析】
这张圆形纸片减去“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就是这张圆形纸片“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
【详解】
解:如图:
∵正方形的面积是:4×4=16;
扇形BAO的面积是:,
∴则这张圆形纸片“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4×1-4×=4-π,
∴这张圆形纸片“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16-(4-π)=12+π,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和扇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记忆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9、B
【解析】
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详解】
课外书总人数:6÷25%=24(人),
看5册的人数:24﹣5﹣6﹣4=9(人),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与概率,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10、B
【解析】
试题解析: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
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图象有2+3=5个,
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9个,
…,
按此规律,
第n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n+1)=个,
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2+3+4+5+6+7=27个.
故选B.
考点:规律型:图形变化类.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1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k的值.
解:∵x2+kx+81是完全平方式,
∴k=±1.
故答案为±1.
考点:完全平方式.
12、y=x﹣1
【解析】
分析:根据互相平行的两直线解析式的k值相等设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把点(﹣2,﹣4)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解即可.
详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1平行,∴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b.
∵一次函数经过点(﹣2,﹣4),∴×(﹣2)+b=﹣4,解得:b=﹣1,所以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x﹣1.
故答案为y=x﹣1.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直线平行的问题,熟记平行直线的解析式的k值相等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13、b2
【解析】
该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定义
首先可以提取一个公共项b,所以a2b+2ab+b=b(a2+2a+1)
再由完全平方公式(x1+x2)2=x12+x22+2x1x2
所以a2b+2ab+b=b(a2+2a+1)=b2
14、17
【解析】
根据饼状图求出25元所占比重为20%,再根据加权平均数求法即可解题.
【详解】
解:1-30%-50%=20%,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属于简单题,计算25元所占权比是解题关键.
15、
【解析】
因为方程有实根,所以△≥0,配方整理得(a+2b)2+(a﹣1)2≤0,再利用非负性求出a,b的值即可.
【详解】
∵方程有实根,
∴△≥0,即△=4(1+a)2﹣4(3a2+4ab+4b2+2)≥0,
化简得:2a2+4ab+4b2﹣2a+1≤0,
∴(a+2b)2+(a﹣1)2≤0,而(a+2b)2+(a﹣1)2≥0,
∴a+2b=0,a﹣1=0,解得a=1,b=﹣,
∴=﹣.
故答案为﹣.
16、.
【解析】
由AE=3EC,△ADE的面积为3,可知△ADC的面积为4,再根据点D为OB的中点,得到△ADC的面积为梯形BOCA面积的一半,即梯形BOCA的面积为8,设A (x,),从而
表示出梯形BOCA的面积关于k的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连接DC,
∵AE=3EC,△ADE的面积为3,∴△CDE的面积为1.
∴△ADC的面积为4.
∵点A在双曲线y=的第一象限的那一支上,
∴设A点坐标为 (x,).
∵OC=2AB,∴OC=2x.
∵点D为OB的中点,∴△ADC的面积为梯形BOCA面积的一半,∴梯形BOCA的面积为8.
∴梯形BOCA的面积=,解得.
【点睛】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同底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梯形中位线的性质.
17、
【解析】
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因此,
先提取公因式2后继续应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y=﹣x2+2x+3;(2)y=﹣x﹣1;(3)P()或P(﹣4.5,0);当t=时,S△MDN的最大值为.
【解析】
(1)把A(-1,0),C(0,3)代入y=ax2+2x+c即可得到结果;
(2)在y=-x2+2x+3中,令y=0,则-x2+2x+3=0,得到B(3,0),由已知条件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由于AD∥BC,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x+b,即可得到结论;
(3)①由BC∥AD,得到∠DAB=∠CBA,全等只要当或时,△PBC∽△ABD,解方程组得D(4,−5),求得
设P的坐标为(x,0),代入比例式解得或x=−4.5,即可得到或P(−4.5,0);
②过点B作BF⊥AD于F,过点N作NE⊥AD于E,在Rt△AFB中,∠BAF=45°,于是得到sin∠BAF 求得求得 由于于是得到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1)由题意知:
解得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在 中,令y=0,则
解得:
∴B(3,0),
由已知条件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AD∥BC,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x+b,
∴0=1+b,
∴b=−1,
∴直线AD的解析式为y=−x−1;
(3)①∵BC∥AD,
∴∠DAB=∠CBA,
∴只要当:或时,△PBC∽△ABD,
解得D(4,−5),
∴
设P的坐标为(x,0),
即或
解得或x=−4.5,
∴或P(−4.5,0),
②过点B作BF⊥AD于F,过点N作NE⊥AD于E,
在Rt△AFB中,
∴sin∠BAF
∴
∴
∵
又∵
∴
∴当时,的最大值为
【点睛】
属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锐角三角形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等,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
19、 (1)见解析;(2)2.
【解析】
(1)作AC的垂直平分线与BC相交于P;(2)根据勾股定理求解.
【详解】
(1)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
(2)设BP=x,则CP=1﹣x,
由(1)中作图知AP=CP=1﹣x,
在Rt△ABP中,由AB2+BP2=AP2可得42+x2=(1﹣x)2,
解得:x=2,
所以BP=2.
【点睛】
考核知识点:勾股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
20、(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B=BC,∠A=∠CBN=90°,∠1+∠2=90°,根据垂线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2+∠3=90°,推出∠1=∠3,根据ASA推出△ABE≌△BCN;(2)tan∠ABE=,根据已知求出AE与AB的关系即可求得tan∠ABE.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BC,∠A=∠CBN=90°,∠1+∠2=90°
∵CM⊥BE,
∴∠2+∠3=90°
∴∠1=∠3
在△ABE和△BCN中,
∴△ABE≌△BCN(ASA);
(2)∵N为AB中点,
∴BN=AB
又∵△ABE≌△BCN,
∴AE=BN=AB
在Rt△ABE中,tan∠ABE═.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垂线、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证出△ABE≌△BCN是解此题的关键.
21、(1);(2).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2)画出树状图即可得到结论.
试题解析:(1)选择 A通道通过的概率=,
故答案为;
(2)设两辆车为甲,乙,如图,两辆车经过此收费站时,会有16种可能的结果,其中选择不同通道通过的有12种结果,∴选择不同通道通过的概率==.
22、开口方向:向上;点坐标:(-1,-3);称轴:直线.
【解析】
将二次函数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再根据a的值即可确定该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详解】
解:,
,
,
∴开口方向:向上,顶点坐标:(-1,-3),对称轴:直线.
【点睛】
熟练掌握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是解题关键.
23、(1)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0.26元.(2)至少需用电行驶74千米.
【解析】
(1)根据某种型号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从A地到B地燃油行驶纯燃油费用76元,从A地到B地用电行驶纯电费用26元,已知每行驶1千米,纯燃油费用比纯用电费用多0.5元,可以列出相应的分式方程,然后解分式方程即可解答本题;
(2)根据(1)中用电每千米的费用和本问中的信息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
(1)设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x元,根据题意得:
=
解得:x=0.26
经检验,x=0.26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每行驶1千米纯用电的费用为0.26元;
(2)从A地到B地油电混合行驶,用电行驶y千米,得:
0.26y+(﹣y)×(0.26+0.50)≤39
解得:y≥74,即至少用电行驶74千米.
24、(1)见解析;(2)2π.
【解析】
证明:(1)连接OD,
∵AB是直径,
∴∠ADB=90°,即AD⊥BC,
∵AB=AC,
∴AD平分∠BAC,
∴∠OAD=∠CAD,
∵OA=OD,
∴∠OAD=∠ODA,
∴∠ODA=∠CAD,
∴OD∥AC,
∵DE⊥AC,
∴OD⊥EF,
∵OD过O,
∴EF是⊙O的切线.
(2)∵OD⊥DF,
∴∠ODF=90°,
∵∠F=30°,
∴OF=2OD,即OB+3=2OD,
而OB=OD,
∴OD=3,
∵∠AOD=90°+∠F=90°+30°=120°,
∴的长度=.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运用切线的性质来进行计算或论证,常通过作辅助线连接圆心和切点,利用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有关问题.也考查了弧长公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汉中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陕西省汉中市名校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计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