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课时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5664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课时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5664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课时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5664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鲁科版(2019)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学案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课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课时学案,共23页。
钠的性质
[以练带忆]
1.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B 解析:金属钠失电子均变为+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数相等。根据4Na+O2===2Na2O,则1 ml Na完全反应得氧化钠的质量是31 g,根据反应2Na+O2eq \(=====,\s\up10(△))Na2O2,则1 ml Na完全反应得过氧化钠的质量是39 g,等质量的两块钠,即金属钠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所以生成过氧化钠的质量大,即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增大
B.放入稀CuSO4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紫红色铜析出
C.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
D.放入NH4NO3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
C 解析: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钠,钠与水反应消耗水且生成NaOH,恢复至室温会有部分NaOH晶体析出,同时生成氢气,由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因此溶液的pH不变,A项错误;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NaOH与CuSO4反应会出现蓝色沉淀,B项错误;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与MgCl2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C项正确;钠与水反应放热,生成的NaOH与NHeq \\al(+,4)反应生成NH3·H2O,NH3·H2O部分分解产生的氨气会与氢气同时放出,故放出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D项错误。
3.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其过程如下:
银白色金属钠eq \(――→,\s\up10(①))表面变暗eq \(――→,\s\up10(②))出现白色固体,接着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eq \(――→,\s\up10(③))白色块状固体eq \(――→,\s\up10(④))白色粉末状物质
请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③2NaOH+CO2+9H2O===Na2CO3·10H2O;
④Na2CO3·10H2O===Na2CO3+10H2O。
[练后梳理]
1.从钠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Naeq \(―――――――――――→,\s\up10(O2、Cl2、H2O、H+等),\s\d15(失去e-))Na+
(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
①O2eq \b\lc\{\rc\ (\a\vs4\al\c1(常温:4Na+O2===2Na2O,加热:2Na+O2\(=====,\s\up10(△))Na2O2))
②Cl2:2Na+Cl2eq \(=====,\s\up10(点燃))2NaCl。
(2)与水反应
①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
(3)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4)与盐溶液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首先是Na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可能继续与盐反应,如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过程:2Na+2H2O ===2NaOH+H2↑,2NaOH+CuSO4 ===Cu(OH)2↓+Na2SO4。
总反应:2Na+2H2O+CuSO4 ===Cu(OH)2↓+Na2SO4+H2↑。
2.钠的制取及保存
(1)制取(电解熔融NaCl)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eq \(=====,\s\up10(通电))2Na+Cl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3.钠的用途
(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3)冶炼某些金属(如Ti等)。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TiCl4eq \(=====,\s\up10(熔融))4NaCl+Ti。
(1)钠与水溶液的反应规律:有酸酸优先,无酸水靠前。
在酸溶液中,可认为Na首先与酸反应,酸完全反应后,Na可与水反应;在盐溶液中,Na首先与水反应,反应生成的NaOH可能继续与盐反应。
(2)钠与乙醇反应的特点:慢、沉。
钠与乙醇反应,钠块先沉在液面下,表面冒出气泡,上下浮动,但不能熔化。
(3)钠与酸反应的特点:快,可能燃烧或爆炸。
钠的化合物
[以练带忆]
1.下列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氧气
C.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价
D.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为1∶2
D 解析:氧化钠能被氧气氧化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都能反应,但无氧气产生;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化钠中阴、阳离子分别为O2-、Na+,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分别为Oeq \\al(2-,2)、Na+,其个数比都为1∶2。
2.(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Na2O2投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0.1 ml O2时转移电子0.4 ml
C.将Na2O2投入CuCl2溶液中有蓝色沉淀及气泡产生
D.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2 g Na2O2充分反应完时,溶液中c(Na+)不变
AC 解析:Na2O2遇到酚酞溶液时,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可使酚酞溶液变红,由于Na2O2有强氧化性,最终能将酚酞溶液漂白而使其褪色,A正确;由2Na2O2+2CO2===2Na2CO3+O2及Na2O2中氧元素为-1价知,每生成1 ml O2时转移2 ml电子,B错误;将Na2O2投入CuCl2溶液中,Na2O2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O2,NaOH再与CuCl2反应生成Cu(OH)2沉淀,C正确;Na2O2与水反应时能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NaOH的溶解度增大,从而导致溶液中c(Na+)增大,D错误。
3.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D.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A 解析:碳酸钠与醋酸反应分步进行,首先反应产生碳酸氢钠和醋酸钠,然后是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产生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而碳酸氢钠中加入醋酸马上放出气体,所以根据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就可迅速得到判断,A正确;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钠盐,焰色试验都为黄色,所以无法区别二者,B错误;二者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无法区别它们,C错误;碳酸钠稳定,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也有固体残留物,所以无法区分二者,D错误。
[练后梳理]
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2.Na2CO3、NaHCO3的比较(是离子反应的填写离子方程式)
3.Na2CO3、NaHCO3的用途
(1)Na2CO3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规律
2Na2O2+2H2O ===4NaOH+O2↑
2Na2O2+2CO2 ===2Na2CO3+O2
以上两个反应中,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反应中2 ml Na2O2完全反应生成 1 ml O2,转移2 ml e-。
(2)鉴别Na2CO3或NaHCO3溶液不能选用石灰水,二者与石灰水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可选用CaCl2或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可生成白色沉淀,与NaHCO3溶液不反应。
碱金属元素 焰色试验
[以练带忆]
1.(双选)有关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
B.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Cl2、O2、H2O等发生反应
C.Cs2CO3加热时不能分解为CO2和Cs2O
D.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它不易溶于水
BC 解析: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这是碱金属单质密度依次增大的一个特例,A错误;碱金属单质均可与Cl2、O2、H2O反应,B正确;由Na2CO3加热不分解,可得出Cs2CO3加热也不分解,C正确;Cs与Na同为碱金属元素,性质相似,由Na2SO4易溶于水,可得出Cs2SO4也易溶于水,D错误。
2.下列有关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sOH的碱性比KOH的强
B.铯与水或稀盐酸反应剧烈,都生成H2
C.Cs的还原性比Na的强,故Na+的氧化性强于Cs+
D. Li的金属性比Cs的强
D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Cs的金属性比K强,故CsOH的碱性比KOH强,A项正确;Cs的性质与钠相似,Na能与水或稀盐酸反应产生H2,故Cs也能与水或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反应更剧烈,B项正确;Cs的还原性强于Na,则Na+得电子能力比Cs+强,即氧化性:Na+>Cs+,C项正确;Li、Cs均为碱金属元素,Cs的电子层数多,更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故金属性:Cs>Li,D项错误。
3.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各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Na+
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
C.既含有Na+,又含有K+
D.可能含有Na+,还可能含有K+
B 解析:Na元素的焰色为黄色,而K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而且黄色会干扰紫色,所以无法判断是否含有K元素。
[练后梳理]
1.碱金属的一般性质
2.碱金属单质、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1)碱金属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2)碱金属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由于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将锂保存在石蜡中。
(3)碱金属跟氢气反应生成的碱金属氢化物(如NaH)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氢以H-形式存在,显-1价,碱金属氢化物是强还原剂。
(4)一般情况下,碱金属所形成的盐均溶于水,并且在一定温度下,酸式盐比正盐的溶解度大(但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5)试剂瓶中的试剂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属Na、K等需立即放回原瓶。
(6)锂与O2反应与钠不同,只生成Li2O,而不生成 Li2O2。
3.焰色试验
(1)定义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2)操作步骤
(3)常见元素火焰的颜色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铜元素:蓝绿色;锂:深红色;钙:砖红色;锶:洋红色;钡:黄绿色。
考点1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探究
[抓本质·悟考法]
(双选)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圆圈内的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已知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l,水的质量为10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
B.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2O===Na++2OH-+H2↑
C.反应③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①、②、③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从小到大顺序:①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第10讲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课时学案,共26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第1节第2课时烃课时学案,共17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5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时学案,共23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