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展开界河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1分)
1.下列和"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复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B.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
C.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会继续努力。
D.谭嗣同宁可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也不愿失掉中国人的脊梁。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妈妈的拿手菜和老爸亲手酿的米酒相得益彰,极具风味。
B.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C.在这片土地上,他像祖辈一样,孜孜不倦地耕耘着,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
D.张旭的草书笔走龙蛇,波澜不惊,狂纵放逸,给人痛快淋漓的感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A.三星堆遗址展现了古蜀文明从孕育、成长、诞生,达到顶峰,再到衰落的过程。
B.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
普遍欢迎。
- 《长津湖》持续热映',是因为每一位为祖国奋战的人都不会被遗忘的原因。
- 能否在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一般不会有议论、抒情成分,如《核舟
记》和《岳阳楼记》。
B.对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
文章的写作方式,就是扩写。
C.《湖心亭看雪》作者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文中用白描手法写景,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用"痕""点""芥""粒"等量词准确勾勒一幅苍茫浩渺的西湖雪景图。
D.《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抒情诗采用"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形式,歌颂周
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无限怀念、无比崇敬的深厚情感。
5.古诗文默写。(8分)
(1)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读诗,就是读人生际遇。"巴山楚术凄凉地;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读出了人生的坎坷;" 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完》读出人生的困境;"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读出了人生的彷徨;"越明年,政通人和, "(范仲淹《岳阳楼记》)读出了人生的担当。
(3)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_____ ,
6.综合性学习。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点亮智慧人生”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5分)
(1)【精选名言】围绕演讲主题,从下列名言中选出2条(只写序号),以备演讲时引用。(2分)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崔颢《黄鹤楼》
(2)【剖析论据】 为了充实演讲内容,增强观点的说服力,同学帮你搜集了下面的事实论据,其中蕴含的哪些精神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请加以提炼。(3分)
小故事:受新冠疫情影响,只能上网课的15岁女孩杨秀花,每天要爬一个小时陡峭的山路,来到距家4公里外的悬崖,窝在崖壁边上课。因为附近只有这里有信号。学校要求每天早上7点45分打卡,因此秀花6点就得起床,尽早出门,书包里装着馒头、包子当作干粮。直到下午5点,天差不多要黑了才回家。粗略计算,秀花每天都要在悬崖边待上至少10个小时。
二、阅读(共39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6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③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③凫:野鸭。
7.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 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 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情色彩。
D. 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8.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4小题。(19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上:统治者
9.(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 ) ②乐民之乐者( )
10.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 以刀劈狼首B. 以伤先帝之明C. 以我酌油知之D. 以其境过清
11.下列对文中划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12.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 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 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 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14.【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小题。(14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①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②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释】①午: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未:下午一点到三点。申:下午三点到五点。②夕春:夕阳。
15.加点词语解释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非丝非竹 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不知人之乐 学而不思则罔
C.皆在朝日始出 皆指目陈胜
D.月景尤为清绝 哀转久绝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安可为俗士道哉?
17.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发垂髫”与“伛偻提携”都指代老人和孩子。
B.成语“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心旷神怡”都出自《醉翁亭记》。
C.【乙】文“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既写出了杭人游湖的时间,又引出了下文作者对湖景的描写。
D.【甲】【乙】两文都是游记散文,所选片段都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18.【甲】【乙】两文中都写到了“乐”,结合选文简析它们的不同之处。(4分)
三、作文(40分)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九上第三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1.A 2.D 3.B 4.A
5.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二十三年弃置身;寂寂江山摇落处;云横秦岭家何在;百废具兴;
(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6.(1)①③⑤⑥ (2分。从所给答案中任选2条即可,选对一条得1分)
(2)自强、自信、意志坚强、勇于战胜挫折。
7. C
8.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离乡的羁旅孤寂之苦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9.(1)或:或许,也许。乐:以……为乐。
10.D
11.A
12. (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
13.C
14.第一问: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第二问:围绕有借鉴意义,言之有理即可
15.D
16.
(1)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2)哪里可以对一般人说呢?
17.B
18.甲文表现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以文表现出作者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和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