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第4节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展开第2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课标内容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通过图像、动画,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人地协调观: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角度,理解地球公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知识体系导图] |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❶
北半球节气 | 直射纬线 |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 ❷ |
春、秋分 | 赤道 |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 |
夏至 | 北回归线 |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 |
冬至 | 南回归线 |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北半球节气 | 达最大值的地区 | 达最小值的地区 | ❸ |
春、秋分 | 赤道 | 南北两极点 | |
夏至 |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 南半球 | |
冬至 |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 北半球 |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❹
1.典型图示
2.昼弧和夜弧: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❺
时间 | 昼夜长短 | 分布规律 | 特殊节气 |
春、秋分日 | 昼夜等长 | 全球各地昼长都是12小时 | |
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 昼长夜短 | 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极昼范围也达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内都有极昼现象 |
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 昼短夜长 | 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 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极夜范围也达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内都有极夜现象 |
三、季节更替 ❻
1.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划分:根据有无极昼、极夜和有无阳光直射,可分为:
天文四季 | 夏季 | 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 |
冬季 | 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 | |
春季、秋季 | 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 |
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 | 3、4、5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
四、五带的划分
1.成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有回归运动,从而使各纬度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各不相同,进而形成不同的热量带。
2.划分:根据有无极昼极夜和有无太阳直射,可分为:
❶①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②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③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④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数。
❷距离直射点所在纬线1度,正午太阳高度就低1度;距离直射点所在纬线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比90度低多少度。
❸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其他地区分别在夏至日和冬至日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❹判断昼夜长短变化需注意的“三点”
(1)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期间,无论昼长变大或变小,北半球昼长均大于12小时。从秋分日到春分日期间,无论昼长变大或变小,北半球昼长均小于12小时。
(2)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故除春、秋分日外,某地点昼长或夜长越接近12小时,就越靠近赤道,纬度也就越低。
(3)同一地点,距春分日或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❺易错易混:误认为太阳高度就是正午太阳高度
(1)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切线的夹角。如下图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所在经线某点时的太阳高度,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
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北半球)
(1)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的节气,北半球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日出日落方位相同,如小暑与芒种,小雪与大寒等。
(2)关于春分日或秋分日对称的节气,北半球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相反,日出日落方位不同,如惊蛰与清明,处暑与霜降等。
考点一 昼夜长短的计算及变化规律
(2019·江苏高考)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 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完成(1)、(2)题。
日期 | 日出时刻 | 日落时刻 |
① | 7:32 | 17:08 |
② | 6:31 | 18:15 |
③ | 4:45 | 19:39 |
④ | 7:22 | 16:49 |
(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
【获取信息】
①雾灵山的位置、地势、美称。
②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
【尝试解答】(1)B (2)B 解析:第(1)题,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昼长为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昼长应当接近12个小时,因此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中,最接近12个小时的即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①昼长为9小时36分,②昼长为11小时44分,③昼长为14小时54分,④昼长为9小时27分。第(2)题,雾灵山位于北半球,7月是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大于12个小时。
昼夜长短的计算及判断方法
1.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0时)把一天的白昼(黑夜)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①昼长时数=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2.判断方法——三看
(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
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所示:
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3)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2.纬度变化规律
(1)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2)递增规律
夏半年 | 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
冬半年 | 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
北半球夏至日 |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
北半球冬至日 |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
(3)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低,变化幅度越小。
(2020·江苏高考)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下图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天体运动位置看,此时( )
A.月球位于远地点附近
B.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C.地月系位于远日点附近
D.地月系位于近日点附近
2.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
1.B 2.A 解析:第1题,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其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轨道,地球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超级月亮”比平常看起来更大、更亮,说明此时月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地点附近,离地球距离较近;地月系位于近日点或远日点对“超级月亮”没有影响。第2题,4月8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北极圈以内小范围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内小范围出现极夜;此时北京时间为22时,即120°E的地方时为22时,所以150°E为0时,且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大致与A图对应。综上分析,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A图。
考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020·天津等级考)图Ⅰ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小区示意图,图Ⅱ中四个方向的阴影分别为小区内某栋住宅楼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该小区最可能位于( )
A.北京 B.银川
C.杭州 D.海口
(2)小区内各住宅楼楼高一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
A.夏至日8:00—12:00
B.夏至日12:00—16:00
C.冬至日8:00—12:00
D.冬至日12:00—16:00
【获取信息】
①住宅楼二至日8时和16时的影子。
②最长的影子朝向西北,其余按顺时针,分别朝向东北、东南和西南。
【尝试解答】(1)D (2)C 解析:第(1)题,把四个楼影编号如下图,仔细观察下图,楼房西侧的影子1最长,是冬至日8:00的楼影;影子2是冬至日16:00的楼影;影子3是夏至日8:00的楼影;影子4是夏至日16:00的楼影。影子3和影子4是判断城市的关键,当地8:00影子朝向西南,16:00影子朝向东南,则判定当地夏至日正午太阳一定位于当地正北,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北回归线在当地以北,结合选项可知只有海口符合,故答案选D。
第(2)题,住宅楼的高度一致,则主要看楼房的位置和影子的长度。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小,楼房影子更长。排除A、B项。冬至日8:00-12:00 的太阳高度角小,楼房影子为上图中影子1,而且此期间太阳位于东南天空,休闲广场呈西南—东北方向延伸,此时被东南侧三栋楼的影子遮挡面积最大,C正确。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1.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2.说明:“两点”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
3.图示
如图所示,太阳直射10°N,A地(42°N)、B地(23°26′N)、C地(23°26′S)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90°减三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a、b、c)。
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a=90°-(42°-10°)=58°
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b=90°-(23°26′-10°)=76°34′
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c=90°-(23°26′+10°)=56°34′
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注意一年中室内光照面积最大的日期为冬至日)。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两地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就差多少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计算出某地区纬度数值。
5.室内光照面积大小判断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室内光照面积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室内光照面积大。
6.确定楼间距、楼高——做一个明白的“小业主”
家里买楼房,除了价格、环境、交通之外,很多人都要考虑采光的问题,但怎样才算不挡光?运用地理知识我们就可以做一个明白的“小业主”。
(1)看房时间: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为例,选择在冬至前后看房,因为冬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如果冬至日有足够的光照,其他时间即能保证光照充足。
(2)会计算楼高与楼间距
图中光线为冬至日太阳光线,具体计算如下:
恰好不挡光 | 若挡光?能挡几楼? |
如图1,根据当地的纬度(可上网查询),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θ=90°-(当地纬度+23°26′)。计算公式:tanθ=H/L。楼高H=每层楼的高度×层数;楼间距L可以自己测量 | 如图2,后楼的H2部分被挡住,通过公式:tanθ=H1/L,计算出H1,H2=H-H1,H2再除以单层的楼高,即可计算遮挡了几层 |
7.太阳能热水器的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太阳能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α=90°-h(正午太阳高度角),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差,可以计算太阳能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α=纬度差(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2020·潍坊模拟)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完成1、2题。
1.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A.0° B.10°N C.10°S D.23°26′ N
2.在AB区间内( )
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
B.地球的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1.B 2.A 解析:第1题,该地每年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90°,则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并不是一年中最小值,其最小值应在12月22日,则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选项只有10°N符合。第2题,在AB区间内太阳直射点从23°26′N南移至该地,北半球一直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时,时间靠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常见的光照图
1.极地侧视图
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
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不等分。
2.极地俯视图
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3.斜侧(俯)视图
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光照情况即斜侧(俯)视图。
4.矩形投影图
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时)日落(18时)时间等。
5.局部图
解题时把图像补充完整,可降低解题难度。
6.地球公转轨道图
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完整展现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一般结合地轴方向、近日点、远日点进行判读。
7.公转轨道局部图
结合公转方向和昼夜分布判读。图中阴影为夜半球,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可确定为9月23日前后的光照图。
【案例应用】
读下面光照图,完成1、2题。
1.若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则A地经度为( )
A.30°E
B.30°W
C.60°E
D.60°W
2.此时,赤道上东半球范围内处于夜晚的那一段经度差( )
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等于180°
1.A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示区域为南半球,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A地地方时为3时。若北京时间为9时,A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所以A地经度为30°E。第2题,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因赤道上处于夜晚的经度是地方时18时到次日的6时,根据图示,经度应该是105°W向东到75°E,而东半球指从20°W向东到160°E,取二者交集,可得经度差为95°。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6节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6节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❷,四季和五带 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国四大区域地理特征,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第1节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第1节中国地理概况学案,共2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经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