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9章第1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学案
展开
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课标内容要求]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科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运用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迁移的实例。
区域认知:阅读不同历史时期国际人口迁移和中国人口迁移图,认识不同区域人口迁移的特点。
[知识体系导图]
一、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1)人口分布不均衡 ❶
①从南北半球看,北半球约占世界总人口的93%,南半球只占7%左右。
②从各大洲看,亚洲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密度最大;大洋洲人口最少、密度最小;无人定居的大洲是南极洲。 ❷
(2)人口分布具有趋向性
①趋向于气候温暖湿润地区:世界人口一直集中在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的部分地区。
②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比重不到30%,分布的人口数量却占世界总人口的50%~60%。
③趋向于沿河、近海地区:五六千年前,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是沿着尼罗河、印度河和黄河等大河兴起的。产业革命后,沿海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日趋增强。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
②实例:热带地区的亚马孙平原过于湿热,不适于人类生存,人口极端稀少。
(2)社会经济因素 ❸
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物质生活环境舒适的地方,往往会吸引更多人居住。
②历史因素:人口分布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并有其历史继承性。
③其他因素:人口分布还受到文化传统、宗教、民族和政治等因素影响。“唐人街”是海外华人华侨的聚居地,这反映了民族(文化传统、政治)因素影响人口的分布。
二、人口迁移 ❹
1.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被称为人口迁移。 ❺
(2)新大陆发现引起的人口迁移
欧洲人→美洲;非洲人→美洲;亚洲的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居民向国外迁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①迁移方向与之前的比较
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②特点
a.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b.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c.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移民。
2.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国内人口迁移
①人口迁移目的:开发内地和边疆。
②主要人群: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
③迁移目的地: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
(2)改革开放后的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加大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❽
人口迁移既受特定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系列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意愿的支配,同时还与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 ❾
影响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经济因素
人口迁移大多是由经济因素造成的;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区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战争也会引起人口迁移。我国历史上曾采取移民戍边措施,将内地的人口迁移至边境地区
社会文化
因素
宗教、种族等社会文化因素会造成人口迁移;外出求学对人口迁移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人选择工作的机会多,较容易迁移
生态环境
因素
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也会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迁移
❶世界人口稠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欧和北美东北部。
世界人口稀疏区: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区、干旱沙漠地带、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
❷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主要有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❸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但自然因素是基本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往往通过自然因素起作用。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❹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主要区别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属于人口的空间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定居地。
❺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❻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促进了城镇化和工业化,但也会给城市带来环境压力。
❼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发展,减轻了人口老龄化;但使迁出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剧。
❽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人口迁移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人们做出迁移决策时,往往重点考虑某种因素。
❾易错易混: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非始终不变
对迁入地和迁出地来讲,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迁入地区对人口有吸引力,而迁出地区有排斥力。但是产生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因素会因环境及个人价值观而变化。原来的吸引力可能变为排斥力,也可能减弱。
考点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020·天津等级考)读下表,回答(1)、(2)题。
2000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份跨省流入人口数量统计表(万人)
省份
2000年
排名
2010年
排名
广东
1 505
1
2 150
1
浙江
369
2
1 182
2
上海
313
3
898
3
江苏
254
4
738
4
北京
246
5
705
5
福建
215
6
432
6
天津
73
12
299
7
山东
103
10
211
8
新疆
141
7
180
9
辽宁
104
9
179
10
内蒙古
55
15
144
11
河北
93
11
140
12
云南
116
8
123
13
(1)据表信息,对跨省人口流动状况的正确判断是( )
A.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均衡
B.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
C.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流入人口最多
D.上海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
(2)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发达,出行方便
B.生态环境优,居住条件好
C.政府鼓励,政策引导
D.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
【获取信息】
①表格为2000年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份跨省流入人口数量。
②表中的部分省份分属于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
③各省份2000年和2010年流入人口数量及排名变化。
④广东省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主要为经济原因。
【尝试解答】(1)B (2)D 解析:第(1)题,由信息①②③可知,从2000年到2010年,东部经济地带省份流入人口规模明显大于其他经济地带省份,数量不均衡。第(2)题,由信息④可知广东省位于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活力强,就业机会多,对人口吸引力大,故跨省人口流入最多。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人口迁移举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37°N以南)迁移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
水资
源
其分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如早期的逐水草而居
矿产
资源
随其早期开发利用而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2.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人口迁移举例
经济
发展
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交通和
通信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如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
文化
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
婚姻
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3.政治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人口迁移举例
政策
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尤其重要,如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
政治
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如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
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2019·海南高考)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1~3题。
1.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2.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 )
A.数量减少 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迁移规模变小 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3.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
A.经济 B.交通 C.文化 D.教育
1.B 2.C 3.A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据图可以判断,三个最粗的箭头,即迁移人口数量最大的箭头,从三个不同地区指向了南部地区,说明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南部,故B正确。第2题,据图可以看出,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各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数量明显减少,故C正确。图中只是显示了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无法判断美国本土人口数量的变化,故A错误。通过计算,可知中西部地区1995年以流出为主,2010年依然以流出为主,故B错误。1995年只有南部为净流入,2010年南部和西部都是净流入,所以净流入的地区增多,故D错误。第3题,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中经常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从而能吸引大量人口流入。南部新兴企业的发展曾经吸引大量人口流入,随着人员的逐渐饱和以及西部的发展,南部地区净流入人口数量减少,西部也由净流出变为净流入,所以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经济,故A正确。交通、文化、教育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但是材料中没有明显的提示内容,故B、C、D错误。
考点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
(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获取信息】
①该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②图中横轴表示人口所占比例,纵轴表示人口年龄段。
③图中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例,而不是人口数量。
【尝试解答】(1)C (2)B 解析:第(1)题,图中25~50岁非欧盟籍人口比例远大于欧盟籍,该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说明非欧盟籍与欧盟籍相比,劳动力人口比例较大。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非欧盟籍25~50岁的人口比例远大于欧盟籍人口比例。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带来大量劳动力,必定会缓解欧盟老龄化进程。人口迁入会带动欧盟经济发展。
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人口迁出地、迁入地、城镇化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上。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2)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
对迁出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会使其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重;对迁入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会使其青壮年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减轻。
(3)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镇,为城镇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镇化的发展。
(4)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2017年度和2018年度浙江省连续两年净流入人口居全国第二。下图为2010年浙江省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2010年,浙江省( )
A.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差异较小
B.西部地势起伏小,人口较少
C.西南部水资源少,环境承载力小
D.东北部经济发达,人口集中
2.大量人口流入浙江省,对该省的影响是( )
A.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B.增加就业机会
C.影响地域文化特点
D.减小环境压力
1.D 2.C 解析:第1题,浙江省东北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D正确。东部部分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差异较大,A错误;浙江省西部为武夷山,地势起伏大,人口较少,B错误;浙江省西南部地区人口较少,环境承载力小主要与地形有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丰富,C错误。第2题,大量人口的流入会影响当地地域文化特点,C正确。人口流入会影响人口分布格局,但不会改变人口分布格局,A错误;人口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紧张局面,产业迁入才会增加就业机会,B错误;人口的流入会增加环境压力,D错误。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成为描述我国农村劳动力城镇流动的专用名词。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归族”开始出现。而“民工荒”这个词汇,曾经因为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而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回暖,关于“民工荒”现象的报道又开始占据各大媒体的版面。
【探究思路】
[探究思路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口流动的趋势分析
2005-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
[问题]
人口迁入地主要集中在哪些省份?这些省份经济发展有何特点?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较多,收入水平高,同时教育、医疗、生活水平较高。
[探究思路二] “城归族”的背景及带来的影响
城归,类似于“海归”这个词,就是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然跳出“农门”的农民工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乡路,成为新一代的“城归族”。然而,资金短缺、缺乏人脉、经验不足、市场垄断等隐形屏障横亘在他们面前,加之部分人自身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也让这些看似风光的“城归族”陷入困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开始,我国外出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外出农民工人数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1.3和0.4个百分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人社部对10省500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自主创业人数同比增长3.1%,一些劳务输出大省返乡创业的人数更多,如贵州上半年返乡创业人数同比增长58%。虽然基数小,但增长趋势十分明显。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杨志明在相关会议上表示,2015年10月全国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达200万人左右。
[问题]
“城归”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农民回乡创业会遇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提示:原因:一些农民工在城市开阔了眼界、掌握了技能、积累了财富,也具备了以更加积极主动和开创性的方式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随着近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日益凸显,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群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
问题:资金短缺、创业经验不足等。
措施:创业培训、配套设施、金融支持、政府引导等。
[探究思路三] “民工荒”的背景、成因分析
“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民工荒”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但无论哪种类型,其所反映出“荒”的特征都可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其他省份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是用工制度的一个不合理现象。按理说,出现“民工荒”对民工是好事,说明市场对他们需求增加了,但事情并不让人乐观。过低的工资待遇和一些歧视行为,让民工也寒心。他们逐渐意识到,城里的那份工作并不可靠,由当初的趋之若鹜变得理性起来,城市里就出现了招不到民工的现象,就产生所谓的“民工荒”。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民工,提高他们的各种待遇,是摆在用人单位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当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毕竟他们是财富的创造者之中重要组成部分。而更重要的是,要让民工遇到困难时有法有据可依,有理可申,诚信对待民工才能吸引民工就业。
“民工荒”还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一种现象——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这说明目前的经济运转非常好。
[问题]
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南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工教育水平低,缺乏技能,导致结构性矛盾;农民工待遇低,留不住人;乡村经济发展迅速,就业、创业机会增多;各地为了稳定农民工就业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比如扶助农民工创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缓解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的就业难题,而且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也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为我国经济转型与发展储备实用型技术人才。
【研究结论】
中国人口流动现象实质是人口迁移,分析问题时要结合时代背景,根据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案例应用】
(2021·湖南模考)近年,不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流返乡,带回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据此完成1、2题。
1.促进近年人口回流的主要因素有( )
①户籍制度 ②惠农政策
③婚姻家庭 ④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人口回流的作用有( )
①增大就业压力 ②增加土地撂荒
③缓解农村“空心化” ④助推乡村振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C 2.D 解析:近年来,户籍制度放宽了农民向城市迁移的政策,不会促进人口回流,①错;婚姻家庭也不是主要影响因素,③错;近年来,我国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城市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导致人口回流明显,②④正确。故选C。第2题,人口回流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人才回乡创业有利于带动就业,①错;人口回流增加了农村劳动力,②错;有利于缓解农村“空心化”和助推乡村振兴,③④正确,故选D。
(2020·深圳模拟)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3~5题。
3.“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4.“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5.“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3.D 4.A 5.B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故选D。第4题,城归人员在城市积累了资金和技术,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帮助,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使得农村人口红利升级,故选A。第5题,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农村老年人口,而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而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首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故选B。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及其发展变化,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第1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第1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导学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