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第1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第2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第3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第4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第5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第6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第7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课件,共26页。
    由象入诗 以境解情《声声慢》《念奴娇》群文教学本课重点诗歌鉴赏中的意象 诗歌中的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统一体,也就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我们也可以把意象简单理解为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1、请你列举出你所知道的最常用的诗歌意象(不少于三个)。月亮、柳树、花、蝉、、酒、长亭、芳草、芭蕉、梧桐、梅花、松柏、杜鹃、猿啼、鸿雁、阑干、落日、秋风等一、感受诗歌意象二、飞花令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短歌行/ 曹操2.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李白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4.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杜甫5.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6.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白居易7.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琵琶行/白居易 8.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行/白居易9.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0.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杜牧11.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柳永1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3.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1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苏轼15.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6.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李清照17.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声声慢/李清照18.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游山西村/陆游三、体会相同之“象”的不同之“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李清照《声声慢》思维导图展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离别之时,诗人喝醉酒,想象酒醒后的景象,抒发离别之情,大胆向情人表白。 ( )之时,诗人( ),描写( )的景象,抒发( )。独处之时,诗人借酒消愁,描写眼前的景象,抒发思念之情,婉约惹人怜爱。( )之时,诗人( ),想象( )的景象,抒发(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分析意象关注点: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什么样子的+什么意象+使用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引出下文的“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此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唐宋词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三、体会相同之“象”的不同之“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临江仙》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历史总要不断地向前推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逝者如斯,谁也留不住时光的脚步。可是人们却不甘就这样顺其自然,随波逐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下片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涛骇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时空如此浩渺无际,谁也不能遮挡住滚滚远去的时间的浪涛,古往今来多少人多少事都已远去。可是那么多的人和事,却又似乎虽逝犹存。这是明显矛盾的,似乎总是有这样一些深刻的矛盾。此情此景,非酒无以浇灌心中块垒。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尊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分析意象关注点: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什么样子的+什么意象+使用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2018年全国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①,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shuò],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①五兵:即古代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五种兵器,此处借指用兵韬略。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在诗人创作中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学以致用15. 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酒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创作完成之后诗人再次饮酒,诗人借酒表现他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1)( )时候,诗人将酒比作( ),写出酒在写作中的( )作用。(2)( )时候,诗人再次( ),诗人借酒抒发了( )的心情。学以致用总结: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饮酒诗?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再见!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