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6单元《拿来主义》教案(高一)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6单元《拿来主义》教案(高一),共3页。
《拿来主义》公开课教案四川仁寿汪洋中学 李文章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弄清楚什么是“拿来主义”。教学难点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分析与引导提问相结合。语文素养:学会有针对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家作品: 鲁迅简介二、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主张“全盘否定”;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鲁迅先生在这种情况下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三、课前预习思考:1.字音自诩(xǔ) 残羹(gēng) 冷炙(zhì) 冠冕(guān miǎn)堂皇 骨髓(suǐ) 吝啬(lìn sè) 蹩(bié) 孱头(càn) 词义 礼尚往来:崇尚,重视. 自诩:自我夸耀. 譬如(pì):比如。四、速读文本,思考: 1、什么是“拿来主义”?(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②、他占有,挑选。 ③、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2、“拿来主义”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的?然后又是从哪一段开始详细阐述的? (在第二段提出,直到第七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3、课文的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为正面提出“拿 来主义”作出铺垫。五、回顾全文,整理思路:第一部分(1--7):揭露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第二部分(8-- 9):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和意义。六、填表:闭关主义表现: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实质:惧外、排外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碰了一串钉子(割地赔款)导致送去主义送去主义表现:只是送出去,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实质:媚外、卖国后果:祸延子孙(子孙沦为乞丐)送来主义表现: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实质: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毒害、侵略)后果: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一概排斥它们的本质区别是闭关主义——盲目排外,抱残守缺(破)送去主义——投降卖国,媚外求宠(破)送来主义——嗟来之食,强加侵略(破)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立)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以上设计成表格,主要内容由学生填写) 七、提问:说说“抛来”、“抛给”、“送来”“拿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来:是随意的,把无用的东西送人,是中性词。 抛给:是恶意的给予,意味着轻蔑,侮辱。 送来:是特意的,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怀有不良动机。 拿来:是主动获取。“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抛来≠抛给 抛给=送来 送来≠拿来 八、合作探究: 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论述“拿来主义”的主张的?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 “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2).“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3).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九、课堂讨论 立论:议论文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叫“立”, 驳论:可以批驳别人的观点,叫“破”; 本文先驳后立(先破后立)。 说说本文批驳了什么?为什么要先驳?十、论证方法归纳①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②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③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④因果论证(因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我们要拿来)十一、布置作业 写一段反驳的文字,不少于300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2 拿来主义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准备,导入,初读文本 提炼信息 概括段意,研读文本 合作探究 整理思路,深读文本 交流探讨 释疑解惑,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2 拿来主义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知人论世,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文本研读,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2 拿来主义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细读课文,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