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同步练习)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同步练习)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同步练习),共8页。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同步练习)1.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评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该评论主要想表达(   A.分夏秋两次征税从而简化了税收名目 B.扩大收税对象以增加财政收入C.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 D.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帝宣布以后每年的丁银都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全国人丁总数为标准进行征收,此后增加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将这笔数额固定的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当中,不另征收丁赋。这些举措(   A.消除了农业中的人身依附关系 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快速成长C.减少了国家对百姓的赋税征收 D.推动了清朝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3.汉文帝时,算赋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汉景帝时,把秦时17岁服徭役的制度改为20岁始服。上述措施(   A.抑制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B.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推动了征税标准的重大变革4.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B.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C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D1978年《中华人民个人所得税法》颁布,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5.清朝雍正帝在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基础上,把人丁税平均分摊到田亩中,实行摊丁入亩,按占有土地的数量征税。此次赋役制度改革(   A.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B.说明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6.如表是唐宋岁入总额中钱币所占之百分比,从中可知,盛唐以后三百余年的中国社会中(   年代岁入总额岁入钱数百分比天宝八年(749—75052 300 000+2 000 000+3.9%天禧五年150 850 10026 530 000+17.6%皇祐元年(1049—1050126 251 96439 000 00030.9%治平二年(1065—1066116 138 40560 000 000+51.6% A.货币经济对自然经济形成冲击 B.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C.商税收入占比呈现出稳定增长 D.赋役征收已实现货币化7.东汉光武帝时期发布度田诏令。诏令要求,基层官吏必须在每年五月丈量核对土地、清查户口,隐匿田地三亩以上,就要受到惩处,该诏令旨在(   A.铲除豪强势力的根基 B.限制土地私有制发展C.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D.推动田庄经济的发展81932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苏区货币,其中五分钱纸币上面的图案中有梭镖”“镰刀”“锤子”“红旗等物。这一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A.新型民主制度的特色 B.民族团结繁荣的原则C.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D.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9.如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据该图,可知(   A黄河流域使用布帛主要受政局动荡影响 B.河西走廊使用金银与两汉丝路贸易无关C.岭南的金银与北方的布帛同属实物货币 D.长江流域使用铜币受汉族政权政策影响10.有学者认为1799年英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先决条件首先是由于政府成功地(通过议会)说服公民,所得税对于资助一场深得人心的即使昂贵的战争是必要的;其次,政府能够提供保证把税金用于军队本身,最终目的就要拿下一场完胜的战役;第三,政府能够提供保证,每个公民都缴纳自己的那一份,政府机构会相对诚实,没有人会吞噬这些钱财。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A.开征新税种的目的是解决财政问题 B.英国政府清廉公正深受民众的信任C.战争是开征个人所得税的直接原因 D.民主政体有助于个人所个税的开征11.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宣布废止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这种钱制不仅成为有唐一代的定制,而且持续流行,被作为后世钱制的楷模。通宝钱制流行反映出(   A.中国古代货币开始走向规范化 B.货币的经济功能得到强化C.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增强 D.我国金属铸币制度的成熟12.如图是元代墓葬出土的纳粮彩绘壁画,描绘农民向政府纳粮的场景。图中仓房前一群农民肩负粮袋,准备将粮食入仓:右侧树荫下,一名身着红袍的官员坐在朱红色桌案后进行登记,案上摊着文书簿册。该壁画(   A.展示元代农民承担的赋役种类繁多 B.体现元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减弱C.凸显元政府征收国境关税的重要性 D.成为研究元代赋税征收的重要史料13.明太祖朱元璋派国子监监生武淳到各地丈田绘制鱼鳞图。鱼鳞图以随粮定区为原则,载明田亩方圆、四周界至、土地肥瘠和户主姓名等内容。编制鱼鳞图册旨在(   A.抑制土地兼并 B.进行赋役征发 C.实行社会救济 D.维护社会治安14.公元221年三月,曹不下令复行五铢钱,但当年十月即因谷贵而罢五铁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时(239年),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这一措施客观上(   A.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和商品交流B.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C.导致曹魏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危机D.促使政府减轻金属铸币的重量15.南朝宋文帝时期,为了改变用弥广而货愈狭的状况,始立钱署,铸四铢钱。宋孝武帝初年,便铸行孝建四铢钱,但所铸钱形式薄小,轮郭不成就。于是民间盗铸者云起。这一现象(   A.造成了商业秩序的混乱 B.开始打破朝廷对铸币的垄断C.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强化了政府对于市场的管理16二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对经济全球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在酝酿战后经济秩序的方案。19431944年,英、美经过多次谈判,商定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妥协方案。19447月,英、美等44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以英美妥协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材料二  19474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的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了123项,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10月,23国签订了《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以上两则材料皆选自自高德步、王玉《世界经济史》材料三  从全球治理体系来看,目前在经济发展领域主要由美国、部分西欧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仅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也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一个体现。——国际在线网(2016114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形成的经济体系以及主导国。(2)根据材料二概括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后来,它被哪个国际组织所取代?这反映了当今世界贸易体系有何特点?(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地位的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代流通中普遍使用海贝作货币,到战国,形态各异的铜币开始流行,秦始皇兼并天下后,始终以圆形方孔铜钱作为本位货币。汉武帝时,收回了郡国铸币权,正式确定了中央对钱币的铸造、发行和管理权。唐高祖时,废轻重不一的古钱,此后铜钱钱文不书重量,而以“通宝”相称。截至元末,与铜钱并行流通的先后还有黄金、布帛、纸钞和银两。——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1)据材料及所学指出明代之前中国主要货币的演变情况。材料二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2)指出明代货币使用特点,分析这一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及影响。材料三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使银元成为统一流通的本位币,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当时全球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许多工商企业因此陷入困境。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加征白银出口税和征收平衡税,但制止白银外流的效果不理想。1935年政府果断决定币制改革,实行法币政策,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实行白银国有;……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3)根据材料,指出国民政府时期货币流通领域的突出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变化。材料四  1960年前后,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指出:美元要想和黄金价格固定,必须美元数量固定,不通货膨胀,保持顺差;而其他国家兑换美元又使美元外流,不断出现逆差,美元又不得不大量膨胀。这叫“特里芬两难”(特里芬难题)(4)据材料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结合所学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材料五 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曾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5)材料中的媳妇指什么?粥越来越稀比喻什么现象?指什么?将她赶出了家门指什么?在粥越来越稀的情况下,国际社会怎么解决这一难题的?
    参考答案:1D2D3C4C5C6A7C8A9C10B11C12D13B14B15A16(1)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美国。(2)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特点:制度化、法制化。(3)特点: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变化: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有所提高。(4)做法: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定;承担应有的大国责任;推动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 17(1)商代海贝;商周是铜币;秦是半两铜钱(圆形方孔钱);汉代五铢钱;唐代通宝钱;宋元是铜钱、金银、纸币、布帛并行。(2)特点:由纸币宝钞币向白银流通的演变;原因:政府滥发纸币(宝钞)的弊端;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政府赋役改革推动;新航路开辟,白银来源增加;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影响政府的对外政策;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白银成为世界货币;推动世界贸易发展;(3)变化:放弃银本位制,实行法币(纸币)政策;积极:稳定物价,便于经济复苏、发展;顺应货币发展趋势;(保障抗战胜利;)消极: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4)弊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双挂钩一固定,而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率美国无法做到。美元不断贬值,其他国家货币就无法和美元挂钩;评价: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世界市场规范化;强化了美国经济霸权;崩溃具有必然性;为新体系提供借鉴: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和浮动汇率更利于世界经济发展。(5)媳妇指美国;粥越来越稀比喻美元不断贬值;米指黄金;召开牙买加会议,建立牙买加体系,实行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制;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