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12 醉翁亭记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2 醉翁亭记精练,共6页。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①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②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注释】①聊:姑且(这里指随便) ②贼:毁坏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射者中,弈者胜: (2)杂然而前陈者:
(3)执而鞭之: (4)汝既不田: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3. 甲文中的太守,乙文中的陶侃,他们都关心民生,甲文体现在 ,乙文体现在 。(2分)
4. 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心目中的好官应该是怎样的?(答出两点即可)(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①乐矣!”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注释】①共:共同(享受)。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杂然而前陈者 陈: (2)宴酣之乐 酣:
(3)有风飒然而至者 至: (4)庶人安得共之 安:
2. 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玉之言,盖有讽焉。
3. 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选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2分)
(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7-11题。(15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蒲苇莲芡④,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 ____
(3)修竹森然以高 修:_______4)以为陂池 以:_________
(5)饮少辄醉 辄:
2..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2分)
春季:_______________ 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2分)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采取。③上:皇上。④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佳木秀而繁阴。( ) ②树林阴翳( )
③遂书以名其亭焉( ) ④掇幽芳而荫乔木(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3.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①若 夫 日 出 而 林 霖 开 ② 四 时 之 景 无 不 可 爱
4.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
5.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你如何评价这种政治理想?
6.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7. 【甲】文中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描绘出“山间之四时”,【乙】选文中哪几句也描绘了四季景色?(2分)
8. 欧阳修被贬滁州,但他的生活仍很有乐趣,从【甲】【乙】两文看,你认为他有哪些乐趣?(3分)
(五)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8~12题。(12分)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饶州路①大饥,米价翔踊②,总管王都中③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为须粜④以下等价,民乃可得食,未报,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曰:“饶去杭几二千里,比⑤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与言曰:“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⑥妻子以代公偿。”行省防悟,都中乃得免。节选自《续资治通鉴》)
【注释】①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 ②翔踊:物价飞涨。 ③王都中:元代官员,官至两任行省参知政事。 ④粜:卖出粮食。 ⑤比:等到 ⑥鬻(yù):卖。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杂然而前陈者 ( ) (2)宴酣之乐 ( )
(3)射者中,弈者胜 ( ) 4)饶去杭几二千里 ( )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行者休于树/苛政猛于虎也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跪而拾之以归
C.都中乃得免/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行省怒其专擅/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2.选段【甲】中欧阳修被贬官至滁州,爱民亲民;选段【乙】中王都中擅自将米价救灾,惹怒上司。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个选段中百姓对他们的举动分别有什么反应,并说说都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答案:
(一)1. (1)下棋
(2)摆放
(3)用鞭子抽打
(4)种田
2. (1)句意为: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2)句意为:因此老百姓都勤劳耕种。
3. 与民同乐
重视农耕,保护农业生产
4. 示例:为人民着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清正廉洁;执法如山,公平,公正;两袖清风。
(二)1. (1)摆放
(2)尽兴地喝酒
(3)到(来)
(4)怎么
2. (1)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
(2)宋玉这话,大概有讽谏的意味在内吧。
3. 甲选文的“与民同乐”是指欧阳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而乙选文中的“与民同乐”只是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乐”,百姓并未同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
(三)1.(1)情趣 (2)茂盛 (3)长 (4)把(5)就
2.(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4分。每句2分,第二句的翻译意思题意符合即可。)
3.春季:生机勃勃或姹紫嫣红 秋季:秋高气爽或秋水怡人 (2分。每空1分,意思题意符合即可。)
4.A 江湖 B 山林 (2分)
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分。意近即可。)
(四)1.①草木茂盛 ②遮盖 ③命名 ④花
2. ①喝醉的时候能和大家一起欢乐, 清醒的时候能够写这篇文章的人就是太守
②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3. ①若 夫 /日 出 而 林 霖 开 ② 四 时 之 景 /无 不 可 爱
4. 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
5. 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评价略
6.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备,精确熨帖。乙文以“掇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异:乙文用散句描写。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且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12.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13.滁州山水(风景)优美;政事简单;百姓生活富足;民风安闲;百姓愿意与他同游同乐;社会太平安宁。(答对任意三点即得满分)
译文: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在山谷之间找到这泉水以后,就每天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丰山,低头听泉声;春天采摘幽香的山花,大旱天托庇在乔木下乘凉,到了秋冬两季,经过风霜冰雪,山水更加清楚地显露出明净秀美,四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可爱的。又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于是我根据这里的山水,称道这里的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幸运地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宣扬皇上的恩德,以此与民同乐,这是刺史的应该做的事,所以我写这篇文章来给这个亭子取名。
(五)
(1)(1)陈:摆放,陈列(2)酣:尽兴地喝酒(或“喝酒喝得高兴”)
(3)弈:下棋(4)去:距离(或“距”、“离”、“相距”)(2) D(3)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4)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或“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B. 宴酣之乐(或“众宾之乐”)C. 太守之乐(或“与民同乐”)(5)选段【甲】中百姓随欧阳修一同游乐(1分),选段【乙】中百姓情愿卖妻儿为王都中抵罪(1分)。两个选段都写百姓的反应,侧面表现两人心系百姓,以民为本,深受百姓爱戴(1分)。(意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2 醉翁亭记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词义,句义,理解与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2 醉翁亭记复习练习题,共1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2 醉翁亭记课后测评,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