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理解·感悟,表达·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 审核: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静mì hōng托 lì临 粗guǎng
2.找出下面词语里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澄清 缭亮 决别 咄咄逼人 翻来覆去
祷告 化装 憔悴 呼朋引伴 喜出忘外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散文诗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你我》《背影》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撰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4.根据提示,默写出空缺内容(10分)
⑴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⑵杨花落尽子规啼,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⑶夕阳西下, ▲ 。( ▲ 《天净沙 秋思》)
⑷沾衣欲湿杏花雨, ▲ 。(志南和尚《绝句》)
⑸春天像小姑娘, ▲ ,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⑹“月亮”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古代诗词经常借用月亮来表达思想怀人之情。例如杜甫的“ ▲ ,月是故乡明”;又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再如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 ▲ ”。
5.综合性学习(9分)
⑴到了初中,小红和小云都被分到了七⑴班,两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国庆节,小红要到小云家里玩,小红问小云:“你妈妈在家吗?”如果是在古代,小红应该称呼小云的妈妈为(3分)
A.令尊B.家母C.令堂D.阿姨
⑵七⑴班要开展一次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红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小红为这次活动设计了一段开场白。请你阅读后完成题目: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朋友是一本书,一本让你一生都读不完的书;朋友是一个港湾,一个可以让你的心灵休息的港湾;朋友是一束阳光,一束可以让你的生活充满温暖的阳光。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由此可见,结交一个好朋友,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古人还说:“ ▲ , ▲ 。”由此可见,结交不一样的朋友,就会对我们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那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朋友?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呢?一起来参加我们“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吧!
①这段开场白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3分)
A.暗喻 B.排比 C.拟人 D.想象
②你觉得下面的哪句话适合文中的划横线处(3分)
A.结交非贤者,难免生爱憎。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D.言必行,行必果。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发挥想象,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3分)
7.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题目。(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欲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②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ú)人:侍卫 ②焉:哪里。
8. 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太丘舍去 ②入门不顾 ③吾与虞人期猎 ④文侯欲出
9.选出与“乃往身自罢之” 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下车引之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D.公将焉之
10. 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是日,饮酒乐,天雨。
11. 请你结合文本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共同给予我们的人生启示。(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7分)
【甲】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乙】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A);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丙】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B)。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12.甲文中的“先生”、乙文中的“她”和丙文中的“他”分别指谁?(3分)
13.鲁迅先生在选文中分别为我们讲述了他小时候经历的三件印象深刻的事情。请结合你对《朝花夕拾》的阅读与理解,概括这三件事情。(6分)
14.请分别说说选段中划横线处作者当时的心情。(4分)
15.结合你对选段和《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理解,谈谈作者对待封建教育的态度。(4分)
(四)阅读化君的《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完成后面题目。(23分)
①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
②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击落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
③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
④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⑤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
⑥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
⑦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跟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
⑧那天,母亲只一会儿就把树上的枣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
⑨十三岁那年,到了红枣收获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诉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
⑩真的,我举起棍子噼里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但是看着被打得光秃秃的树,我心里又很难过。母亲却笑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
⑪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我弯身去拾,却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顿时,我的眼泪吧嗒吧嗒掉下来。
⑫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办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我不知道,当我拼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
⑬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她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割着母亲的心。
⑭后来,母亲离我而去,我也离开了那棵老枣树。但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
⑮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
16.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根据示例,在表格空白处依次补充相应内容。(2分)
17.第⑬段作者说“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联系全文说说母亲和枣树有哪些共同之处。(6分)
18.品读下列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⑴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从修辞角度,联系上下文赏析这句话。)
⑵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根,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从人物描写角度,联系上下文赏析这句话。)
19.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老枣树为线索,回忆“我”的成长历程,感怀母亲对“我”的关爱和呵护,寄托“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B.开头的秋雨是景物描写,为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结尾从回忆中回到现实,并呼应开头,语言含蓄,感情深沉,给人无尽的回味。
C.十三岁那年,“我”被同学错怪为小偷,母家递给“我”一根棍子让“我”打枣,既是为了让“我”出气,也是为了枣树越打越旺。
D.文章以“老枣树下的斑驳岁月”为题,具有丰富的内涵:老枣树下的岁月,有喜悦和笑声,也有心痛和眼泪,就像撒下树叶的阳光,斑斑驳驳,明明暗暗。
20.下面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一段文字与文中第⑨段的画线句子进行比较:同样是写母亲,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6分)
【链接材料】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三、表达·交流(60分)
2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十三四岁的你,刚刚走过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可贵的亲情;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难得的友情;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成功;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
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事例要典型;②要表达出真实情感;③5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连云港市板浦实验中学2022-2023(上)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谧 烘 莅 犷
2.
3.C
4.⑴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⑵闻道龙标过五溪
⑶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⑷吹面不寒杨柳风
⑸花枝招展的
⑹露从今夜白 千里共婵娟 不知秋思落谁家
5.⑴ C ⑵ ①A ②B
6.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之情。从“客路”“乡书”“归雁”等词语可以看出。
8. ①离开 ②回头看 ③约定 ④想
9.B
10. ①(友人)过了中午没有到,太丘就舍弃(友人)离开,(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②这天,(魏文侯)与众人喝酒喝得很高兴,天下起了雨。
11.陈元方斥责友人过时不到,言而无信;魏文侯亲自取消酒宴,冒雨赴虞人的约,告诉我们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参考译文】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宴席。
12.寿镜吾先生、长妈妈、父亲
13.我们趁着老师读书时候做游戏、画画;长妈妈为我买来期盼已久的《山海经》;看五猖会前,父亲强迫我背《鉴略》。
14.当长妈妈为我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时,我的内心非常震惊和激动,也包含着对长妈妈的感激之情。当父亲逼迫我背完《鉴略》,否则不允许去看五猖会时,我感觉非常绝望,非常难过。
15.甲文中先生叫我们朗读的内容晦涩难懂,丙文中父亲强迫我背诵难以理解的《鉴略》,忽视儿童喜欢热闹趣味的天性,只有乙文中的长妈妈理解儿童心里,为我偷偷买来了孩子们爱看的《山海经》。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残害孩童天性的封建教育制度的否定和批判。
16. ①枣树平息了我的委屈。 ②枣树平息了我的怨愤 。
17. ①都是和我最亲近的。②都默默付出,不计回报。③都是自己承受痛苦,把美好留给别人。④都是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⑤都在慢慢老去。(写出三点即可)
18.⑴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落地的枣子比作欢蹦乱跳的兔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枣子落地时的活泼和动态感,表现了我的欢快心情。
⑵对母亲的动作、语言描写,写了母亲用打枣的方式帮我发泄心中的委屈,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和对“我”深沉的爱。
19.C
20. 相同点:内容上都写了母亲在“我”遇到困难时想尽各种办法来劝慰“我”我;写法上都运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
不同点:内容上,劝慰的原因不同:《秋天的怀念》写“我”瘫痪后在绝望情况下母亲想办法开导“我”的情景,本文画线句是写“我”蒙冤憋屈时母亲劝慰“我”的情景。
写法上,《秋天的怀念》还运用了神态描写。
八岁那年,我哭闹着跟母亲要爸爸。
枣树安抚了我的心灵
十三岁那年,我被同桌诬陷为小偷。
枣树①_____▲_______
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
枣树②_____▲_______
错别字
缭
决
装
忘
改 正
嘹
诀
妆
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