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重庆市綦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动物中,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涡虫 B.华枝睾吸虫 C.丝虫 D.绦虫
2.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
①海葵②乌贼③河蚌④蜗牛⑤沙蚕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3.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
A.哺乳动物 B.节肢动物 C.鱼类 D.爬行动物
4.下列动物与其运动方式相匹配的是( )
A.蚯蚓﹣行走 B.鲨鱼﹣游泳 C.蟒蛇﹣蠕动 D.鸵鸟﹣飞行
5.下列关于壁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B.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
C.体表光滑裸露,分泌黏液,辅助呼吸
D.在陆地上产卵繁殖,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6.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猎豹 B.响尾蛇 C.企鹅 D.大猩猩
7.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关于蛔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口无肛门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退化 D.消化器官发达
8.在海边游泳被海蜇蜇伤后,会突然有灼痛、刺痛或刺痒的感觉,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是( )
A.海蜇身体呈辐射对称 B.海蜇体壁具有两个胚层
C.海蜇体表有刺细胞 D.海蜇有口无肛门
9.下列关于鱼的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鱼不断地由口吞入水,这是鱼在呼吸
B.图中②处的水与①处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了
C.血液流过鳃时,与水发生气体交换
D.图中②处的水与①处相比,氧气增多了
10.小龙虾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材,很多人喜爱吃小龙虾,不管是油焖还是清蒸,肉质都非常鲜美好吃。下列关于小龙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B.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为人类提供了动物蛋白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1.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鸟适于飞翔,其发达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胸骨上
B.没有骨骼是蚯蚓不能快速运动的重要原因
C.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D.大象营群居生活,具有社会行为
12.鸟的很多形态和结构特点都有利于其飞行,不包括( )
A.身体呈流线型 B.胸肌发达有力
C.骨骼轻薄坚固 D.羽毛颜色多样
13.我国某地流行的骨笛是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由长骨制成的乐器。你认为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
A.青蛙 B.鸟 C.牛 D.龟
14.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
A.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B.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有的群体内部还形成等级 D.群体内部成员必须保持平等
1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帮助植物传粉
C.促进生态系统的水循环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7.小明的学校为边远山区的孩子捐赠了好多图书,他在搬装书的箱子时,不小心伤到了右臂,赵医生幽默地说是伤了“支点”,赵医生所说的“支点”是
A.骨 B.神经 C.关节 D.骨骼肌
18.导盲犬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出行,当盲人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它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下列有关导盲犬的特征和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体温恒定 ②变温动物 ③胎生、哺乳 ④体表覆羽 ⑤具有社会行为 ⑥用肺呼吸 ⑦导盲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⑧导盲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A.②③⑤⑦ B.①③⑥⑧ C.②③④⑥⑧ D.①③④⑥⑧
19.屈肘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20.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的时候就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臭气将敌害击晕或击退。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 B.先天性行为、防御性为
C.学习行为、防御行为 D.学习行为、攻击行为
21.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 B.上升后又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 D.缓慢下降
22.动物都有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①寻觅食物;②躲避敌害;③争夺栖息地;④繁殖后代;⑤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 D.①②④
23.下列这些动物的行为中,都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一组是( )
①黑长尾猴发出叫声警示同伴 ②雌蛾释放性外激素
③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舞” ④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⑤遇到猎豹追捕,瞪羚会急转弯 ⑥蚂蚁会“翘屁股”和“拖屁股”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⑤
24.下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的获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25.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猩猩钓食蚂蚁,属于学习行为
B.②和④比较,④中的动物学习能力更强
C.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③与其他三者相同
D.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的作用
26.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
B.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C.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
D.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27.下列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搬运食物的蚂蚁群 B.爆发蝗灾时的蝗虫群
C.麦地里啄食的麻雀群 D.叮在腐肉上的苍蝇群
2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霉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或抑制细菌
B.曲霉的细胞内有细胞核
C.酵母菌的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
D.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是一种植物
29.生物分类中,等级单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界、门、纲、目、属、种、科 B.纲、门、科、目、种、属、界
C.界、门、纲、目、科、属、种 D.种、属、科、目、纲、门、界
30.通过隔绝空气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的食品保存方法是
A.腌制法 B.巴氏消毒法 C.真空包装法 D.冷藏法
31.当你发现有人滥杀青蛙,偷猎珍稀动物,或者知道有人盗伐木材时,你觉得最好是( )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将这些人抓住,扭送公安局惩处
C.去和他们辩论,不让他们继续这么做
D.告诉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
32.如图,在瓶中的温开水中,放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菌,搅拌后在瓶口套上一只挤瘪的气球,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气球胀大了。这是由于( )
A.热胀冷缩的原理,使气球胀大了
B.瓶中温水蒸发的水蒸气进入气球
C.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进入气球,使气球胀大
D.瓶中细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进入气球,使气球胀大
33.如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食品保存中的重要问题就是防腐
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34.下列动物都是我国珍稀保护动物,其中俗称“四不像”的是( )
A.金丝猴 B.麋鹿 C.长臂猿 D.朱鹮
35.埃博拉病毒能侵染人类和其它灵长类动物,具有很高的致死率。该病毒属于( )
A.细菌病毒 B.动物病毒 C.植物病毒 D.噬菌体
36.利用发酵技术可以制作许多食品,下列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
A.烤地瓜 B.挂面 C.水果罐头 D.面包
37.为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国家出台了许多措施并已收到很好的效果。下列有关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中,你认为存在较高风险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C.引入其他地区的生物,丰富本地区生物种类
D.将濒危物种迁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38.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D.物种退化
39.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B.病毒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病毒由淀粉和遗传物质组成
D.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40.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就是接种
C.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和接种后都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接种后应将培养基放入恒温箱或温暖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二、资料分析题
41.请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有关问题:
夏日炎炎,周围都很安静,大山雀在池塘边的树上小憩,蚯蚓正在卖力的疏松土壤。此时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的吐泡泡。鲫鱼开腔道:“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小时吗?”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在岸上待一个小时吗?”鲫鱼想了想说:“敢!”心里却想:“等轮到我时,你早已憋死啦。”
正在旁边游玩的河蚌站出来作证,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侵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地抬起头来,鲫鱼顿时傻了眼。
河蚌催促道:“鲫鱼先生请便吧。”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去了。
(1)蝗虫体内无脊柱,属于______动物,蝗虫把头伸入水中没被淹死,原因是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______着生在腹部。
(2)河蚌与蝗虫的“盔甲”都比较坚韧,但两者所起的作用有区别;河蚌的贝壳是由______分泌的石灰质物质,能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而蝗虫的外骨骼不仅起保护的作用,还能起防止体内______的作用。
(3)观察蚯蚓时,要用湿棉球轻擦体表使其保持湿润,其原因是它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呼吸靠能够分泌黏液且湿润的______完成。
(4)大山雀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
(5)鲫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
42.綦江区古剑山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明显,动植物种类丰富。某校生物研学小组在五月中旬进入古剑山风景区,对部分动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古剑山及其周围地区,背风向阳,冬暖夏凉,有山茶、黄杨、野茉莉、桧柏、侧柏、赤松等。古剑山以东等地湿度大,以东至北九水等地湿度大,土地肥沃,植被茂盛,有黑松、落叶松、刺槐、煅树等,还有经济林木葡萄、苹果、樱桃、梨等。
资料二:根据调查的六种动物绘制的分类图
(1)研学小组将资料一中的植物进行分类,桧柏、侧柏、赤松、黑松、落叶松为一类,经济林木葡萄、苹果、樱桃、梨为另一类,分类的依据是______。
(2)资料二的A处应填写______,A类生物相对于卵生生物存活率更______。
(3)C处应填写______。
(4)蝗虫与喜鹊谁更高等?______。
(5)兔子的牙齿有门齿和______的分化。
43.阅读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朱鹮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
(1)资料中提及的动物朱鹮能飞行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前肢变成______。
(2)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是______。
(3)“伞护效应”最直接的表现是保护了______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
(4)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是根本措施,作为中学生能为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做些什么______(意思答对即可)。
三、综合题
44.2021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滑雪项目成为许多人休闲娱乐的新选择。但是,热身活动不充分或姿势不当,容易在滑雪过程中出现各种运动损伤。研究者对某地10家滑雪场进行调查,对278名滑雪受伤者损伤部位进行统计(如下表)。
损伤部位 | 膝关节 | 踝关节 | 腰部 | 腕关节 | 头颈部 |
人数 | 98 | 63 | 47 | 38 | 32 |
比例% | 35.25 | 22.66 | 16.91 | 13.67 | 11.51 |
(1)滑雪运动是以速度、控制、平衡为主要特点的运动,这需要在______系统的调节下,由骨、关节和______协调配合完成,除此之外,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也参与其中。
(2)由表可知,______关节在滑雪运动中最容易受伤。
(3)“十字韧带”是膝关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图所示是关节的图片。韧带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其功能与关节结构中的______(填写序号)相似,使膝关节更加牢固。在滑雪运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脱臼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填写序号)从______(填写序号)中滑脱。
(4)充分的热身活动能使②分泌的______增加,同时,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的关节软骨能更好地缓冲骨与骨之间的撞击,从而减少损伤比例。
45.以下是蘑菇及四种微生物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病毒(填“动物”,“植物”或“细菌”),与B、C、D、E在结构上的区别是无细胞结构,一般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组成。
(2)图中B与C、D、E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B的细胞内没有________,B的休眠体为________。
(3)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进一步用显微镜观察,在它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________。
(4)制作面包的时候离不开________(填字母),它产生的________(填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蓬松变大。
(5)图中属于真菌的是________(填字母,漏填不得分)。
46.下图是面包的制作过程。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请根据材料及图示回答问题。
(1)将生面团保持在30℃,l小时后它的体积将会变大,理由是_______。
(2)若将生面团保持在0℃,1小时后它的体积不明显变化,原因是______。
(3)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最主要原因是______,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它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4)将面包置于一个温暖而潮湿的地方,数天后出现很多黑色斑点,它们所属的微生物类群是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47.“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根据这一问题,设计了3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菠菜属于藜科,白菜和卷心菜属于十字花科)
| A组 | B组 | C组 |
第一步 | 隔离孵化菜青虫卵 | 隔离孵化菜青虫卵 | 隔离孵化菜青虫卵 |
第二步 | 放涂白菜汁的滤纸 | 放涂菠菜汁的滤纸 | 放涂卷心菜汁的滤纸 |
第三步 | 放菜青虫 | 放菜青虫 | 放菜青虫 |
第四步 | 观察记录结果 | 观察记录结果 | 观察记录结果 |
(1)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这两组实验中用的滤纸的大小是否应该一样?______原因是______。
(4)若孵化后的菜青虫只取食______,则说明菜青虫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控制这种行为的是______。
A.生活经验 B.学习因素 C.环境因素 D.遗传因素
48.食物保存不当,容易发霉变质。为了探究发霉变质的食物是否会对小白鼠的肠道产生危害,某科研小组用三组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小白鼠按照如表的处理方式进行实验,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连续喂养20天,结果如下:
组别 | 小鼠数量(只) | 处理方式 | 腹泻小鼠数量(只) |
A | 10 | 灌喂未霉变的牛奶50毫升 | 0 |
B | 10 | 灌喂霉变50%的牛奶50毫升 | 3 |
C | 10 | 灌喂霉变100%的牛奶50毫升 | 8 |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食物腐败主要是由于______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每组实验要用10只小鼠的目的是______。
(3)本实验的结果是:______。
(4)有些老人习惯将剩饭剩菜(其中有不少发霉变质)喂养家禽家畜,对此,你想说什么?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C
6.B
7.B
8.C
9.D
10.A
11.A
12.D
13.B
14.B
15.D
16.A
17.C
18.B
19.B
20.B
21.B
22.A
23.B
24.C
25.C
26.A
27.A
28.D
29.C
30.C
31.D
32.C
33.D
34.B
35.B
36.D
37.C
38.C
39.B
40.C
41.(1) 无脊椎 气门
(2) 外套膜 水分蒸发
(3)体壁
(4)肺
(5)鳃
42.(1)种子是否裸露
(2) 胎生 高
(3)体温是否恒定(体温)
(4)喜鹊
(5)臼齿
43.(1)翼
(2)变差
(3) 生物种类 建立自然保护区
(4)爱护环境
44.(1) 神经 肌肉
(2)膝
(3) ② ③ ⑤
(4)滑液
45.(1) 细菌 蛋白质 遗传物质
(2) 成形的细胞核 芽孢
(3)孢子
(4) D 二氧化碳
(5)CDE
46.(1)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
(2)低温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3) 有成形的细胞核 出芽生殖
(4)霉菌##真菌
47.(1)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或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不是先天性行为)
(2)菜汁(不同类型的菜汁)
(3) 是 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4) 十字花科植物菜汁的滤纸(或A组与B组滤纸、白菜汁的滤纸与卷心菜汁的滤纸) D
48.(1)发霉变质的食物会对小白鼠的肠道产生危害吗(或发霉变质的食物是否会对小白鼠的肠道产生危害)
(2) 细菌 避免偶然性
(3)发霉变质的食物会对小白鼠的肠道产生危害
(4)不能用发霉的食物喂养家禽家畜,否则会对家禽家畜的肠道产生危害
重庆市綦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綦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4页。
重庆市綦江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綦江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綦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綦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