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人教版)(无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人教版)(无答案)第1页
    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人教版)(无答案)第2页
    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人教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3 燃烧的条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3 燃烧的条件练习,共12页。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人教版)(原卷版)                  班级姓名学号选做作业类型实际完成时间完成日期   □基础作业□提升作业□拓展作业  【课前夯基】探究燃烧的条件
    1.燃烧条件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用棉花分别藤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1)实验现象蔬酒精的棉花__________藤水的棉花__________
    (2)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必须是__________
    2.燃烧条件与温度有关
    (1)取一小块乒兵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
    ①实验现象兵兵球碎片和滤纸碎片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兵兵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__________
    (2)从兵兵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别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
    ①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先燃烧。
    ②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燃烧条件与氧气有关
    用一只烧杯扣在一支燃烧的蜡烛的上方。
    (1)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蜡烛会__________(2)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__________【分层作业】一、基础作业(预计完成时间:7分钟;实际完成:     分钟)1.如图所示实验能证明的是(   
    A.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B.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燃烧需要有助燃剂
    D.燃烧需要火焰与可燃物直接接触
    2.孔明灯的火焰温度可达到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C.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灯罩的着火点
    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60℃时仅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且着火点低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4.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     A.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
    B.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
    C.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本实验用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替代白磷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5.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下列关于该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木材是可燃物
    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6.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7. 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可燃物燃烧的一般条件是可燃物与O2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如图装置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欲证明条件先通O2再通N2
    B.欲证明条件先通N2再点燃酒精灯
    C.欲证明条件①②先通O2再点燃酒精灯,然后改通N2D.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检验并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CO2 8.用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作业(预计完成时间:7分钟;实际完成:     分钟)1.孔明灯的火焰温度可达到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C.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灯罩的着火点2.用图1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胶塞,待蜡烛熄灭后在t1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铝盒中的白磷燃烧。图2是集气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t1时间段内O2浓度下降与蜡烛燃烧有关
    B.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水反应放热引燃白磷
    C.该实验证明白磷和蜡烛燃烧需要的最低O2浓度相同
    D.滴入水后CO2浓度可能下降
    3.课堂上,老师用玻璃棒取混有少许浓硫酸的高锰酸钾固体去接触酒精灯灯芯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酒精灯被点燃了!这就是神奇的化学魔术魔棒点灯。在此过程中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及其他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放出的热使玻璃棒点燃了酒精灯B.二氧化锰能促使该反应更快进行C.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老师用灯帽盖灭了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4.为了解防火、灭火知识,小李做了如图1(夹持仪器略去)探究。           实验过程:第1步,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第2步,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第1步中,点燃酒精灯前,先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第2步,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图2相比,小李同学实验最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李同学实验的第2步中使用的氧气是通过加热分解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得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团阀门,开窗通风
    B.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C.室内起火时,应打开门图,避免吸人浓烟
    D.大楼里着火时,应该用湿毛巾招住口鼻,俯下身子逃出火灾区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
    【探究一】小情依据呼出气体成分认为:吹的气流中有较多的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于是小芳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①用扇子扇;②用高速的氧气流吹蜡烛火焰,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否定了小情的想法,思考认为蜡烛熄灭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热量,使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也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可燃物——石蜡蒸气,使蜡烛熄灭。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查阅资料】蜡烛的着火点大约是190℃,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在400~1000℃;蜡烛燃烧实际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实验1:如图甲,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2:如图乙,先将带柄金属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以上时,点燃右端的蜡烛,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讨论】
    (1)实验2中两盏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实验1和实验2两个实验,主要是应用了科学探究方法中的
    ______________法。
    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火柴、蜡烛、烧杯三种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与假设]有可燃物    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设计与实验]        [得出结论]猜想正确,燃烧必须同时满足_________个条件,只要破坏_________个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反思质疑门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查阅资料1]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细铁丝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磷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表达与交流]根据上述内容和课本中对“燃烧”的描述,你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燃烧。[反思质疑2]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查阅资料2]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它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与燃烧有关的问题:(1)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是W型玻璃管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已知红磷着火点为260℃,白磷着火点为40℃。a.燃烧条件的探究:如图所示实验(可燃物足量),观察到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已知W型玻璃管的容积为200mL,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减少了大约_________mL。(3)燃着的酒精灯不慎打翻,可以用湿抹布盖灭,是抹布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学完氧气的性质后,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说明:下述实验中所用的8根铁丝均从1根长铁丝上截取,并且长度相同。探究1: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实验内容:取5根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5%60%55%的氧气中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VO2%实验现象90%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实验成功70%燃烧比 90%的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65%燃烧比 70%的弱,燃烧时间比 70%的短,实验成功60%燃烧比 65%的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55%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探究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什么?关于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乙同学认为是聚热效果好,能使未燃的铁丝更好的预热。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中3个集气瓶均盛有等量的水和体积分数相同的氧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3 根铁丝,将 1 根拉直,另两根绕成宽窄不同的螺旋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铁丝均燃烧,剧烈程度不同,II最剧烈,其次是III,较弱的是I 回答下述问题: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探究1实验,丙同学得出结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60%,你对他得 出的结论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2实验中,3  根铁丝均要完全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探究2实验,你认为   (填)同学说法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探究1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每瓶都要留存30mL水,以防止熔融物炸裂瓶底.实验中收集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时,设应向空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体积为x,请列出能求解x  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空集气瓶容积为310mL,不考虑橡皮塞所占体积)三、拓展作业(预计完成时间:6分钟;实际完成:     分钟)1.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竹筒要盖上竹筒帽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
    B.竹筒帽盖上时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也在发生氧化反应
    C.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可燃物温度升高剧烈燃烧
    D.打开竹筒帽吹一吹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使可燃物剧烈燃烧2.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利用秸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C2H6O),其中包含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的反应(C6H12O6催化剂2C2H6O+2CO2↑)。每生产2.3t乙醇,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步骤]①将所需仪器按照装置图连接起来;②打开 K1和 K2,向上拉动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③将实验所需药品加入对应的仪器中;④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冷水中;⑤打开 K1,关闭 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⑥关闭 K1,打开 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二氧化碳进入具支试管中;⑦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80℃的热水中;⑧打开 K1,关闭 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⑨关闭 K1,打开 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问题解答](1)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实验步骤⑥中,具支试管中氧气已经排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4)能看到白磷燃烧起来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后,对书上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如图微型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②保持燃烧管微热,挤压左滴管,燃烧着的白磷熄灭。
    【分析与讨论】
    (1)步骤①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该步骤中双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灭火方法与该步骤中灭火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
    B.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灭火
    C.用一小盆水浇灭炭火
    【拓展探究与应用】
    实验步骤:①在燃烧管中仅加入镁条,挤压右滴管并引燃,镁条燃烧;②挤压左滴管,一段时间后,镁条仍能继续燃烧。
    请通过这一现象谈谈你对燃烧条件或灭火方法的新认识:(3)    燃烧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氧气。
    (4)金属镁着火时,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精练: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