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4单元第11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4单元第11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新思维,联想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创新思维
1.含义: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2.条件
(1)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eq \(■,1)
(2)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3)就思维方式而言,创新思维中既有前面已经介绍过的逻辑思维活动,也有想象等非逻辑思维的活动;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方法等。
eq \(■,1)知识拓展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创新思维也应立足实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发展。
3.特征
(1)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
(3)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4.表现 eq \(■,2)
(1)一是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2)二是方法新,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3)三是结果新,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新发现,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eq \(■,2)画里话外 创新有诸多表现,如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等。
5.要求: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eq \(■,3)
eq \(■,3)辨别区分 不能认为只要创新就能促进发展。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二、联想思维
1.含义: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eq \(■,4)
eq \(■,4)画里话外 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2.特点
(1)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2)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3.水平 eq \(■,5)
(1)差异:人人都有联想思维,但其水平和能力并不相同。
(2)标准: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3)途径: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是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eq \(■,5)知识拓展 人的思维能力、水平、角度等是有差异的。人与人的联想思维也是有差别的。
4.方法
(1)迁移
①含义: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②作用: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只有将过去的经验和认识运用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中,才能开辟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可能道路。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想象
①含义: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eq \(■,6)
②特点: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eq \(■,6)画里话外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③方式
④作用: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5.作用: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考点一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创新思维的本质
(1)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2)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用新的角度、新的思考方法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2.创新思维的七种模式
(1)辐射思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散性思维。
(2)多向思考,就是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效果整体优化的方法,不局限于点、线、面的限制,立体化思考,既可以从单一思维模式出发也可以从多个思维方式思考。
(3)换元思考,是根据事物的构成因素,进行拆分、变换元素,以打开新思路。
(4)转向思维,是当常用逻辑不起作用时,寻找不同的方向解决问题。我们常常说的逆向思维,就是脱离原有的逻辑以相反的方向思考,是转向思维的一种方式。
(5)原点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回到原点思考,有两种理解:一是从事物的发展脉络和普遍逻辑寻找答案,为事物设立一个原点;二是在发展和建设中不断比对和思考,纠正偏差。
(6)对立思考,从事物的反面设立可能性或提出疑惑,批判性地看待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拥有自己的主见和立场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形成自己个人风格的基础,这需要我们形成一定的对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模式。对于他人的看法和理解不能全盘接收,需要自己独立理解和消化,提出自己合理的观点,并且说出自己的理由和见解。
(7)联动思维,即不限于某一事物本身的呈现方式,而是进行由现象到本质、由表面到内里、由正到反的联想和推理。联动思维在我们画思维导图的时候运用得最多,将事物进行联想、分析和延伸,帮助我们理解以及进行下一步动作。
创新思维
1.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教育需要导师;但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可以自行上网查找所需学习的内容,网络却在“倒”师。从导师到“倒”师的这种变化,要求我们( )
①勇于寻找新思路,抛弃传统
②注意研究新情况,改变教育发展规律
③与时俱进,坚持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④敢于在实践中创新,实现教育的“自我”超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解析:形势的变化,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坚持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敢于在实践中创新,③④符合题意;①中“抛弃传统”的说法犯了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②错误,排除。
坚持创新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使“创客”这个群体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创客”热衷于创新,自己掌握生产工具,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我们能从“创客”身上学到的优良品质是( )
①敢于质疑和探索,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
②善于追问和思考,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
③勇于拼搏和奋斗,超越真理适用的范围
④勤于实践和创造,用实际行动成就梦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D 解析:“创客”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启示我们要敢于质疑和探索,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①符合题意;“创客”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这启示我们要勤于实践和创造,用实际行动成就梦想,④符合题意;②中“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的说法错误;③错误。
考点二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1.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简称联想,是一种由一事物的表象、语词、动作或特征联想到它事物的表象、语词、动作或特征的思维活动。
(2)通俗地讲, 联想一般是由于某人或者某事而引起的相关思考,人们常说的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 等就是联想思维的体现。
2.联想的情形
(1)指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都可能引起不同事物之间的联想。比如,当你遇到大学老师时,就可能联想到他过去讲课的情景。
(2)由外形、性质、意义上的相似引起的联想。例如,通过照片联想到本人等。
(3)由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其突出的特征就是背逆性、挑战性、批判性。
(4)因果联想。它是指由于两个事物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既可以由起因想到结果,也可以由结果想到起因。
3.联想思维的形式
(1)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外部构造、形状或某种状态与另一种事物的类同、近似而引发的想象延伸和连接。
(2)相关联想。相关联想指联想物和触发物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相同而又具有极为明显属性的联想。例如,看到鸟想到飞机。
(3)对比联想。对比联想指联想物和触发物之间具有相反性质的联想。例如,看到白色想到黑色。
(4)因果联想。因果联想源于人们对事物发展变化结果的经验性判断和想象,触发物和联想物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例如,看到蚕蛹就想到飞蛾,看到鸡蛋就想到小鸡。
(5)接近联想。接近联想指联想物和触发物之间存在很大关联或关系极为密切的联想。例如,看到学生想到教室、实验室及课本等相关事物。
4.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联想。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想象联想。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联想思维水平的差异
1.看到鸡蛋,女主人想到了准备午饭,而孩子们却想到了小鸡。这说明( )
A.人们都是善于联想的
B.人们总能反映事物的客观联系
C.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D.人们的联想思维具有差异性
D 解析:对同种事物,大家联想到的事物不同,这说明人们的联想思维具有差异性,D符合题意;A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C与材料无关。
联想思维的作用
2.(2021·山东泰安质检)长颈鹿之所以能将血液通过长长的颈输送到头部,是由于长颈鹿的血压很高。据测定,长颈鹿的血压比人的正常血压高出2倍。这么高的血压为什么不会导致长颈鹿患脑出血而死亡呢?原来,长颈鹿血管周围的肌肉非常发达,能压缩血管,控制血流量;同时长颈鹿腿部及全身的皮肤和筋膜绷得很紧,利于下肢的血液向上回流。科学家由此受到启示,研制了飞行服——“抗荷服”。这一过程( )
A.建立了长颈鹿和飞行活动的客观联系
B.把握了长颈鹿和飞行活动的因果联系
C.通过感知表象材料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D.发挥了联想思维在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D 解析:由长颈鹿的相应特点,思考飞行实践活动,运用了联想思维,D符合题意,排除A、B、C。
3.气象学家洛伦茨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 )
A.复杂性事物的联系是必然的
B.复杂性事物的联系是直接的、偶然的
C.复杂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
D.复杂性事物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
C 解析: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蝴蝶效应”反映了复杂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C符合题意。联系有必然联系、偶然联系、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复杂性事物的联系不一定是必然的,也不一定是直接的,A、B、D错误。故本题选C。课标要求
体系构建
核心素养
4.1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认识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科学精神: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条件、特征、表现和要求;理解联想思维的含义、特点、水平、方法、作用。
2.公共参与:自觉运用创新思维和联想思维。
方式
作用
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
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选择性必修3第四课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考点1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共6页。
这是一份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4单元第13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超前思维的含义,超前思维的特征,超前思维的方法,超前思维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2单元第4课领会科学思维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基本特征,明确内涵的方法,明确外延的方法,内涵和外延 eq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