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9章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9章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第1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9章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第2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9章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9章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9章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1.不同社会阶段的人地关系及其认识 ❶
    2.生态文明 ❷
    (1)含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①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②典例:浙江省吉安县。
    ❶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观念
    ①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②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③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④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❷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认识的转变
    需要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1.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观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❸
    2.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具体内容
    (1)本质: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2)两个避免 eq \b\lc\{(\a\vs4\al\c1(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 全构成威胁))
    3.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
    (1)根本上: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
    (2)具体要求:❹

    ❸人类的生产活动不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人类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导致的结果,若合理的人类活动和对环境友好的态度不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❹褐色经济和绿色经济
    ①褐色经济:基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经济称为“褐色经济”。
    ②绿色经济: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考点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中,B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 000 m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11 172.53 km2,分为4、5、6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为10 793.66 km2,4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5级、6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二 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中提出要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如图1)。
    材料三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送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1)说出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据图2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意义。
    【获取信息】
    ①材料信息:B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优质牧草较少,且逐步退化。
    ②图像信息:国务院批复在青海省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③青海省经济模式的转变:过去是卖初级产品,盐湖资源丰富。
    ④图像信息:图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两大主导产业:湖盐开采和油气开采。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B地区农业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与1985年相比,1997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减小,且4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5级草地比例下降。所以该地主要的环境问题应是草场退化。第(2)题,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工业来说,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为清洁生产。
    【尝试解答】(1)环境问题:草场退化(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
    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小,优质牧草减少。
    措施:促进畜牧业科技发展,加大草原建设投入,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培育优良品种;科学轮牧(围栏封育、季节性休牧、舍饲和半舍饲);适度放牧;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基本途径:清洁生产。
    具体表现:①环境效益: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②经济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过程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
    (3)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4)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把握世界发展的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对可持续发展的拓展和创新,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1)整体部署
    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②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倡导绿色生活。
    (2)具体要求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1、2题。
    1.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有( )
    ①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②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
    ③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④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良性方向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以下措施中,利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有(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
    ③大力发展化学工业,实现产业升级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D 2.B 解析:第1题,从图中显示的信息来看,该地既注重发展经济(有养殖基地和种植基地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同时也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开发,并有水土保持林),②④正确,故选D。①③都只强调了该地的经济发展,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第2题,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该是继续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既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生态环境效益,②④正确;①的做法易导致水土流失,③的做法易造成环境污染,都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课标内容要求]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了解不同历史进程下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知道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
    人地协调观:认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分析其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知识体系导图]
    相互作用
    人地关系
    采集渔猎时代
    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
    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的平衡关系,主要为依附自然
    农业社会时期
    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逐步形成因地制宜地主动适应和保护自然环境等思想,主要为半依附自然
    工业社会时期
    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大量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物排放
    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主要表现为征服自然
    社会阶段
    生产特点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原始
    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主要靠采集植物和狩猎动物维持生命活动
    依赖自然环境
    农业
    社会
    人类懂得顺应自然的道理,主要从事种植和养殖活动
    利用自然环境
    工业
    社会
    工业发展迅速,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排放大量废弃物
    人地对抗强烈
    当代
    社会
    人类创造了空前灿烂的物质文明,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谋求人地协调
    措施
    具体做法
    思想上
    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观念
    政策上
    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措施上
    实行最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相关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如何完成美丽蜕变——怎么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9章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