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导学案全册
苏教版 (2019)第三节 种间关系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第三节 种间关系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种间关系,种间的负相互作用,种间的正相互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种间关系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举例说明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科学思维——通过建构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模型,培养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养成关注生产实践的态度。一、种间关系1.概念:不同物种的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2.分类:种间关系二、种间的负相互作用1.竞争(1)概念: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争夺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关系。竞争的资源可能是食物、水分、无机盐,也可能是阳光、空间等。(2)意义:竞争对种群的生存有重要影响。2.捕食(1)概念:指一种生物取食另一种生物的种间关系。(2)意义:捕食者种群和被捕食者种群之间相互制约,调节着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3.寄生(1)概念:一种生物(寄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宿主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2)寄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都会有适应宿主环境的特征。三、种间的正相互作用1.互利共生: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得益的关系。2.偏利共生:共生的两种生物的相互作用对其中一方有利,并对另一方无害的关系。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 )2.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此属于种间竞争的实例。 ( )3.捕食关系会导致一个物种的消失。 ( )4.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 ( )提示:1.√ 2.√ 3.× 4.× 种间关系的比较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捕食图甲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羊与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种间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乙;生存能力相同,如图丙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寄生图丁A寄生生物B宿主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互利共生图戊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大豆与根瘤菌偏利共生图己两者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害。二者分开,都能独立生存攀缘植物与高大树木与种间关系有关的几组概念辨析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共同点:共同在一起时对双方都有利区别:原始合作的双方分开后均能独立生活,而互利共生的双方分开后出现两方或其中一方不能正常生活的现象种内竞争与种间竞争种内竞争: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对于空间和资源的竞争。如绵羊和绵羊、棉花与棉花种间竞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如棉花与杂草捕食与竞争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竞争是生物为了争夺食物、空间等资源而发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寄生与捕食寄生是寄生者从宿主身上获取养分,宿主的结构仍然是完整的,如蚜虫从植物的叶片上吸取汁液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发生捕食关系后,被捕食者的结构已经不完整,如羊吃草后,草已不完整寄生与腐生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寄生与互利共生寄生:对寄生者有利,对宿主有害互利共生: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1)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2)竞争关系可使处于劣势的种群趋于灭亡,以利于优势种得到更多的资源和空间。(3)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通过捕食关系在数量上相互制约。(4)一般情况下,捕食者不会将被捕食者全部捕获;寄生生物一般会给宿主造成一定伤害,但不立即导致宿主死亡。1.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1)青蛙与稻飞虱、水稻与病毒、水稻与稻飞虱分别为何种种间关系?提示:捕食、寄生、寄生。(2)稻飞虱和植物病毒V是不是寄生关系?说明理由。提示:不是。稻飞虱是植物病毒V的传播媒介,植物病毒V对稻飞虱没有危害。2.如图中的①~④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纵轴为个体数,横轴为时间)。A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是大、小草履虫;C是兔与狐;D是细菌和噬菌体。① ② ③ ④(1)判断四组生物关系对应曲线: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2)图中④与②相比,结果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③ ② ① ④ (2)不同 ④(寄生关系)不像②(竞争关系)那样,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寄生生物依赖于宿主生活1.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互利共生关系C.按蚊幼虫与藻类是捕食关系D.鱼类与按蚊幼虫是捕食关系B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人可以被疟原虫感染而患疟疾,故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A正确;疟原虫也可以感染按蚊,则疟原虫与被其感染的按蚊是寄生关系,B错误;按蚊幼虫以藻类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C正确;鱼类以按蚊幼虫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D正确。]2.(多选)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A.它们分别呈互利共生(甲)、捕食(乙)、竞争(丙)关系B.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种群数量的消长关系如图甲所示C.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D.丙实验过程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ABD [据题图可知,甲、乙、丙分别表示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捕食、竞争,A正确;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与图甲相符,B正确;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为寄生,不是捕食关系,C错误;丙实验初期,两物种都能存在,说明存在种间互助与竞争,但竞争强度较弱,后来X种群密度增大,在竞争中占优势,另一种生物逐渐被淘汰,则竞争强度又变弱,D正确。]巧辨三种种间关系曲线(1)互利共生曲线: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2)捕食关系曲线: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①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②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3)竞争关系曲线: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一种生物数量增加,另一种生物数量下降,甚至降为零。资料1 红尾鸲(qú)和鹟(wēnɡ)都捕食飞虫,也常常从树叶及树冠末梢上啄食昆虫。在两种鸟共同生活的地区,红尾鸲喜欢在疏林和缓坡处活动,而鹟更喜欢选择密林和陡坡。如果只有一种鸟存在,那么无论红尾鸲还是鹟,它们觅食生境的范围都比共存时的更大。资料2 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一个16 m2的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实验样地中占据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优势的物种。由资料分析可知,种间关系可以影响种群的特征,由此形成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1.红尾鸲和鹟的种间竞争对两个种群的分布有什么影响?(科学思维)提示: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2.资料2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科学思维)提示:海星与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四种动物存在捕食关系,后四种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腐殖质等为食,彼此存在种间竞争关系;自然状态下,这五种生物可以共存,但在人为去除捕食者——海星之后, 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之间主要是种间竞争,且占优势的物种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由此可见,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3.除了种间关系,还有哪些影响种群的因素呢?(生命观念)提示:影响种群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除种间关系外,生物因素还有种内竞争等;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无机盐等。[课堂小结]知 识 网 络 构 建核 心 语 句 背 诵1.不同物种的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分为种间的正相互作用与负相互作用。2.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等,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等。3.竞争可能使两个不同种群达到协调的平衡状态,而激烈的种间竞争也有可能使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消失。4.捕食者种群和被捕食者种群相互制约,调节着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5.生物种间关系的多样化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也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1.有一种蜱生活在牛的体表,当它用螯肢刺破牛皮肤吸食甲牛的血液(其中含血孢子虫)以后,又去吸食乙牛的血液,使乙牛也得了血孢子虫病。蜱与牛的关系和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分别是( )A.互利共生和寄生 B.寄生和寄生C.捕食和寄生 D.捕食和互利共生B [由题干可知,蜱生活在牛的体表,以牛的血液为食,蜱与牛的关系为寄生;血孢子虫生活在牛的血液中,也以牛的血液为食,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也为寄生。故选B。]2.以下各情况中,群落中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竞争最激烈的是( )A.一个种群的数量大大多于另一个种群B.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最近C.两个物种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D.两个物种的生殖方式相同C [一个种群的数量大大多于另一个种群,不代表它们对资源需求重叠的多,A错误;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最近的不同种群,对生活环境及食物需求可能也不同,B错误;不同物种对食物和空间需求相同的越多,即重叠越多竞争越激烈,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且在一个群落里,竞争非常激烈,C正确;两个物种的生殖方式相同,不符合竞争激烈的条件,D错误。故选C。]3.下图甲、图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 乙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不能用图甲表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的是捕食、种间竞争D.图乙中实验后期,曲线X代表的生物的种内竞争加剧B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图甲表示捕食关系,不能表示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A正确;图乙表示“你死我活”的种间竞争关系,噬菌体与细菌之间是寄生关系,B错误;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的是捕食、种间竞争,C正确;图乙后期因曲线Y代表的生物消失,曲线X代表的生物的种内竞争会加剧,D正确;故选B。]4.(2020·江西赣州高二下月考改编)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敌害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B.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C.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原始合作关系D.小鸟与小虫属于种间竞争关系D [当敌害来临时,鳄鱼逃走,敌害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可知,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原始合作(互惠)关系,B、C正确;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则小鸟与小虫属于捕食关系,D错误。]5.下列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寄生关系B.两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C.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D.互利共生的关系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B [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A错误;两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是指群落的物种之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正确;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但二者在生存空间上可能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如竞争空间、氧气等,C错误;互利共生属于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物种生物之间,不能发生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D错误。故选B。]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及种间关系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导学案及答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需从我做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