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三 乘法1 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三 乘法1 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探究,获取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6月
教学目标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中的“类推”思想,通过“类推”学会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能用竖式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先看一段录像,边看边听,注意收集信息。
师: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生:1970年4月24日,卫星发射。
生:这是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名字是“东方红一号”。
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获取信息。在这之后,我们国家成功发射了很多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些人造地球卫星为我们提供了通信、气象、导航等服务。关于卫星的信息还有许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也可以去了解一下中国神州飞船发展史。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与卫星运行时间有关的问题。(出示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出示图片),根据这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师:我知道同学们很善于提出问题,可以提很多很多的问题,老师也有一个问题,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师:怎么列式?
生:114×21
师:这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请你结合情境说一说。
生:因为绕地球21圈所用的时间就是求21个114分是多少,所以把它们相乘。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生: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一)估算积的范围
师:现在请同学们先估一估。
师:请说说你是怎么估的?
生1:把114看作100,100×21=21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100。
师:你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估小了),为什么?
生:因为我把114估成了100,估小了,所以结果也估小了。
师:刚才这位同学是估小了,我们还可以估大吗?
生2: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0=24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400。
师:估大了,还是估小了(估大了),为什么?
生:因为把114估成120,估大了6个21,把21估成20,估小了1个114,所以结果是估大了。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估算方法,只是在估算时,我们要注意估算的原则是:第一,接近。第二,好算。
师:同学们,我们估算的目的是确定(计算结果的大概范围),这里的大概范围是(2100——2400)。(师板书:2100——2400)
(二)精确计算方法和算理探究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算式结果的大概范围,那具体的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在活动一尝试用我们之前所学的知识独立算一算,看看谁用的方法更多。
①拆分法
生:
将21拆分成20和1,分别乘114后再相加
114×20=2280,算的是绕地球20圈需要2280分
114×1=114,算的是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
2280+114=2394,是把它们相加,算出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②表格法
生:把114拆分成100、10、和4,把21拆分成20和1,然后用100×20得2000,用20×10得200,依此类推,分别算出来后,再将得数进行有序相加,把2000、200、80合起来,把100、10、4合起来,然后再把它们相加,得到最终结果2394。
③转化法
114×21
=114×7×3
=798×3
=2394
生:我是把21拆成7乘3,表示3个7圈,然后先算114×7,然后再用它们的得数乘3。因为这样拆出来,转化成我们之前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比较好算。
④竖式计算法
1 1 4
× 2 1
1 1 4
2 2 8
2 3 9 4
生:
先用个位上的1乘114,表示1个114,在这里表示绕地球1圈需要的时间。
再用十位上的2乘114,表示20个114,在这里表示绕地球20圈需要的时间。
最后用114加2280,在这里表示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三)比较,优化
同学们,请你们比较这几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哪些算法和竖式计算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
生:拆分法、表格法和竖式计算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把21拆分成20和1,然后分别和114相乘,再将它们的得数相加的。
师: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师:同学们,我们用了这四种方法算出114乘21等于2394,在我们估算的范围里。所以,114乘21等于(2394),单位(分)
师:同学们,我们算114乘21这个算式时用了这四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相比较而言,确实竖式计算法更加简便。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都会运用这几种方法了吗?
生:会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135×74。
师:同学们,请你们比较这两个竖式计算过程,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二个竖式计算时有进位。
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所以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进位。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竖式计算的过程,你们能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吗?
1.用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用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最后把乘积相加。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用谁去乘,就和谁的数位对齐,还要注意进位。
五、拓展延伸
师:列竖式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四位数乘三位数。
师:用了类比推理的思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1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揭示问题,探究发现,建立模型,理解应用,强化体验,总结归纳,提升经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1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学习主题,教材研读,新课标链接,课时核心素养,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1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