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云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714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云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714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云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714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云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云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5的是 ▲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灌云县云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考生请注意:①本卷共有16个小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大约为50分钟。②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试题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否则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4.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 B.太阳能发电 C.提倡绿色出行 D.燃放烟花爆竹25.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2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加热液体 B. 振荡试管 C. 放回滴瓶 D. 检查气密性27.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B.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C.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 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 78%,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厚的白烟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蜡烛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9. 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装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过程中气球先鼓起后变瘪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 实验中电烙铁的作用是通电放热,使硫粉燃烧D. 将水换为细沙也能达到吸收二氧化硫的目的30.下列实验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氧化汞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汞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D.1000ml的氧气可以装到2ml的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隙31. 使用右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前需检验装置气密性B.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 白磷熄灭后立即再打开止水夹D. 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24mL刻度线处32.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A. 101 B. 157 C. 258 D. 35933.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双手捂住容器的外壁,再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C.使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把滴管伸入试剂瓶中,再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34. 对于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符号:氧化汞HgO、汞Hg、氧气O2)
原子可构成分子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可用 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35..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下图不能正确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m)与加热时间(t)关系的是 二、填空题(每处空格1分,共36分)36.(6分)(1)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将环境日的主题设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倡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①空气是 ▲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②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 ▲ (填序号)。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③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民行动,作为中学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 ▲ 。(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①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如氯化钠是由 Na+和 ▲ (填离子符号)。②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 电子(填“得到” 或“失去”)。 ③硒(Se)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 ▲ 相同。37.(10分)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四组实验。[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1)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 ▲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2)如图2所示,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 ▲ ,这一现象说明 ▲ ,B烧杯的作用是 ▲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3)如图3所示,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得出浓氨水具有____▲___性;该实验与图2的实验相比优点: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实验三](4)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 (“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 ▲ 。38.(11分)根据如图1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用代号表示)(1)仪器①的名称___▲__,常用它的___▲___(填“内焰”或“外焰”)加热。(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____▲___ ,用该药品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该装置还缺少____▲___ ;实验室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选用的的收集装置____▲___。(3)用制取的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F装置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若将装置F中的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可将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4)欲使用装置G收集一瓶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验满的方法 ____▲___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_▲___。39.(9分)化学教材“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提出问题】(1)氧化铜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2)氧化铜与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哪个好?【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分别量取5 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铜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 ,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的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 g (1)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 ▲ ,观察现象。B试管中的现象 ▲ 。(2)实验②、③证明:氧化铜的 ▲ 和 ▲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写出氧化铜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 。(4)为了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大试管中套一小试管)进行了两次实验,在小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注入小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1 图2①可以通过比较 ▲ 来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通过图2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②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是放热反应,图1中红墨水的变化是 ▲ (填 “左边高”或“右边高”)。 ③由氧化铜作催化剂的反应,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慢的原因是 ▲ 。 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4.D 25.C 26.A 27.B 28.A 29.D30.B 31.C 32.A 33.A 34.C 35.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36分)36.(6分)(1)混合物 C 少开私家车 (2)Cl- 得到 最外层的电子数37.(10分)(1)酚酞试液变红 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A中酚酞试液变红,B中酚酞试液不变红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空气不使酚酞试液变红 对照(3)滤纸条从C到A逐渐变红 碱 节约药品(合理即可)(4)低 分子间有间隙38.(11分)(1)酒精灯 外焰 (2) 略 A 一团棉花 D(3)防止高温生成物使瓶底炸裂 检验木炭燃烧生成物(4)a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导管b处,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满了 (5)AE39. (9分)(1)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无明显现象(2)质量和化学性质 (3)略(4)相同时间里产生氧气的质量 二氧化锰比氧化铜的催化效果好 右边高 过氧化氢的浓度降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九上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现有化学反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化学试卷(月考),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