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17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17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17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176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176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176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176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176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备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守拙归园田,闲适惬意,重返的喜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作者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人。被称为“田园诗人之祖”、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公元365年,魏晋时期,时局动荡,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清贫苦寒的人家。8岁那年,父亲陶逸去世,陶渊明跟着母亲种田为生。幸运的是陶渊明的父亲和外公留下了不少藏书。他外公就是那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晋名士孟嘉,曾祖父是东晋大司马陶侃。受先人鼓舞,少年陶渊明成长得像外公孟嘉那样率性本真,也有一颗像曾祖父陶侃那样济世苍生的心。从他少年时代的“猛志逸四海”,到中年的“有志不获骋”,再到晚年的“猛志固常在”,“大济于苍生”的济世热情贯穿陶渊明的一生。 他从29岁到41岁,历经五仕五隐,数次心怀抱负走入官场又走出官场,弃官守拙和出仕苟得,一直是他心底此消彼长的两个声音。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
2、诗歌体裁:古体诗3、诗歌题材:田园诗 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陶渊明是其中重要代表人物,陶渊明的田园诗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并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调,借以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陶渊明之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这一派别的诗歌总体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zhuō)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yìn)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aì)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我少年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天性原本热爱山林。误落在世俗的种种束缚中,一转眼就是三十年。被关在笼中的鸟留恋生活过的树林,养在池里的鱼思念遨游过的深潭。我在南面的田野边开垦荒地,持守愚拙的本性,回乡过田园生活。宅子四周有十几亩地,还有茅草小屋八九间。榆树柳树遮盖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前。隐隐可见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村落轻柔飘升的炊烟。狗在深巷中叫,鸡在桑树上打鸣。门户庭院里没有世俗的繁杂琐事,静室里自有余暇。长久困守在束缚本性的世俗里的我啊,又能返回自然了。
1、诗题“归园田居”是简单的四个字,但包含了重要的信息,其中有一个字是诗眼,是哪一个字?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诗人是从何而归?从诗句中寻找 答案。
诗人与时代: 41岁的陶渊明在任彭泽县令八十余天后,便辞官归隐,结束了身不由己的生活。《归园田居》一组诗共五首就是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公元406年)。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19岁, 遭遇淝水之战;21岁,司马父子擅权; 35岁,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38岁, 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40岁,刘裕杀桓玄,弑晋安帝,立恭帝;56岁,刘裕逼恭帝禅位,篡而代之。各路人马无不是打着拥主护国的旗号,干的却是打家劫舍的勾当,真是“乱看惯了,篡也看惯了”。而且身在官场之中,更需在纷乱的政局中见风使舵,相机而动,委曲求全,这对于生性洒脱崇尚自由的渊明而言,的确是一张压抑心志的大网。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与黑暗污秽的官场格格不入。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错误、失误。这个字体现了诗人对入仕的追悔之情。“三十年”应为“十三年”,用夸大的数字表明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羁鸟:笼中鸟。池鱼:池里鱼。都没有自由,是作者自比。
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还体现在哪里?
诗人真诚率直的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
“恋”和“思”都体现出诗人的思归之情。
3、对官场的厌恶直接促使了诗人归隐,除此之外,诗人归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守拙”是自谦,也是诗人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的表示,是热爱田园决意躬耕的自白。
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还体现在哪里?
4.热爱田园生活的诗人选择的归处自然就是——田园。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来构建他的田园?有何特点?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些意象都是乡村生活中极为平常的,它们组合在一起给我们以怎样的感受?
意境:指的是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白描:指用最简练的朴素的文字,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实地勾勒出事物的情态面貌。
1、田园风光如此美好,诗人归后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自然既指自然环境,也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
思想感情: 诗人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喜悦之情。
历朝历代都有两部分人。一部分主张积极入世,去实现自己经国济世的宏伟抱负。一部分主张出世,或归隐山林,寄怀山水;或退归田园,亲近自然。我们在今天应该如何看待陶渊明这种归隐遁世的选择?可结合前一篇所学课文《短歌行》来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园田居,诵读感知,学习指导二,为何而归,归向何处,狗吠鸡鸣,归去如何,返璞归真,心灵碰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诗的诗眼,试用原文回答,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陶渊明,题眼“归”,明确“守拙归园田”,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