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实验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课时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5720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实验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课时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5720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实验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课时学案
展开1.测条纹间距Δy时带来误差。
2.测量双缝到光屏间距离l时产生误差。
1.保证灯丝、单缝、双缝、测量头与遮光筒共轴。
2.保证单缝和双缝平行。
考点1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典例 (2019·全国卷Ⅱ)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________。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1条暗条纹到第n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y,则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
(3)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300 mm,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1.20 m,第1条暗条纹到第4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7.56 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自主解答】
解析:(1)相邻亮(暗)干涉条纹的间距Δy=eq \f(l,d)λ,要增加观察到的条纹个数,即减小Δy,需增大d或减小l,因此应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或使用间距较大的双缝,选项B正确。
(2)第1条暗条纹到第n条暗条纹间的距离为Δy,则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Δy′=eq \f(Δy,n-1),又Δy′=eq \f(l,d)λ,解得λ=eq \f(Δyd,n-1l)。
(3)由λ=eq \f(Δyd,n-1l),代入数据解得λ=630 nm。
答案:(1)B (2)eq \f(Δyd,n-1l) (3)630
考点2 数据分析与误差分析
典例 (2020·青岛模拟)某实验小组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器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双缝间距d=0.20 mm,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l=500 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1)某同学在测量时,转动手轮,在测量头目镜中先看到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亮条纹A的中心,如图乙所示,则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 cm;然后他继续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亮条纹B的中心,若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67 cm,此时主尺上的________ cm刻度线与游标尺上某条刻度线对齐;入射光的波长λ=________ m。
(2)若某次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可采取的改善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一条)
【自主解答】
解析:(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1 cm+0.1 mm×1=1.11 cm;若亮条纹B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67 cm,此时主尺上的(1.60+7×0.10) cm=2.30 cm 刻度线与游标尺上某条刻度线对齐;条纹间距Δy=eq \f(1.67-1.11,7) cm=0.08 cm,则根据Δy=eq \f(l,d)λ,可得 λ=eq \f(Δyd,l)=eq \f(0.08×10-2×0.2×10-3,0.5) m=3.2×10-7 m。
(2)若实险中发现条纹太密,即条纹间距太小,根据Δy=eq \f(l,d)λ知,可采取的改善办法有:减小双缝间距d或者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l。
答案:(1)1.11 2.30 3.2×10-7 (2)减小双缝间距d或者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l
考点3 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典例 (2021·武汉模拟)洛埃德在1834年提出了一种更简单的观察干涉的装置。如图所示,从单缝S发出的光,一部分入射到平面镜后反射到屏上,另一部分直接投射到屏上,在屏上两光束交叠区域里将出现干涉条纹。单缝S通过平面镜成的像是S′。
(1)通过洛埃德镜在屏上可以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和双缝干涉实验得到的干涉条纹一致。如果S被视为其中的一个缝,________________相当于另一个“缝”。
(2)实验表明,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界面发生反射,在入射角接近90°时,反射光与入射光相比,相位有π的变化,即半波损失。如果把光屏移动到和平面镜接触,接触点P处是________(选填“亮条纹”或“暗条纹”)。
(3)实验中已知单缝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h=0.15 mm,单缝到光屏的距离D=1.2 m,观测到第3个亮条纹中心到第12个亮条纹中心的间距为22.78 mm,则该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 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自主解答】
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经镜面反射的光线可认为是从S的像S′发出的,故S′相当于双缝干涉中的另一个“缝”。
(2)根据题意,如果把光屏移动到和平面镜相接触,直接射到光屏上P点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的相位差为π,故接触点P处形成暗条纹。
(3)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心的间距Δy=eq \f(22.78,9) mm=2.53 mm,根据双缝干涉相邻条纹间距公式有 Δy=eq \f(D,2h)λ,得该单色光的波长λ=eq \f(2hΔy,D)=eq \f(2×0.15×10-3×2.53×10-3,1.2) m=6.33×10-7 m。
答案:(1)S经平面镜成的像S′ (2)暗条纹 (3)6.33×10-7
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讲义 实验15+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全攻略】: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讲义 实验15+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全攻略】,文件包含实验十五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原卷版docx、实验十五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4章实验14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4章实验14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含解析),共7页。
高中物理高考 实验15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实验15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