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练习生物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练习生物试题(含答案)第1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练习生物试题(含答案)第2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练习生物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练习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练习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考试时间:60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弹钢琴的机器人 B.光彩夺目的珍珠
    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木桩上长出的木耳
    2.太岁,又称肉灵芝。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太岁是一种大型粘菌复合体。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判断太岁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它会不断生长 B.它能排出二氧化碳
    C.它会从外界吸收营养 D.它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3. 水母早在六亿五千万年前就存在于地球上,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科学家把灯塔水母切割成两半,放入培养皿中观察。72小时后,发展成为了两个新的水母。这体现出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
    A.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5.公园里,鸭妈妈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鸭妈妈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 生物能繁殖后代 B. 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
    C. 生物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 每年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小明想要了解本校学生的近视情况应该选用( )
    A. 观察法 B. 测量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
    7.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观察法的是( )
    A. 用放大镜研究蝉的取食
    B. 用望远镜研究鸟类的飞行
    C. 用给金鱼喂食前鼓掌的方法研究金鱼的听觉
    D. 用摄像机拍摄狮群的生活方式
    8.农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所描述的影响五谷结果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空气 B. 水分 C. 阳光 D. 温度
    9.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 )
    A.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0.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属于受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①葵花朵朵向太阳 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③荒漠中的植被稀少
    ④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⑤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⑥北燕南飞 ⑦草尽狐兔愁
    A. ②④⑤⑦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④⑤⑥⑦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
    12. 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的小龙虾,在我国很多地方已泛滥成灾,甚至威胁到了其他原有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13.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
    C.除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D.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14.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 B. 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
    C. 只有光影响鼠妇的生活 D. 在1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15.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
    A.分组实验 B.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
    16.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率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分别种了同样的豌豆100粒,并设计如下表实验,针对其中的不足,你认为应作出的修正是 ( )
    A.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B.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
    C.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
    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1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 一片草原 B.一条河流
    C.一块农田 D.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18.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19. 如图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该食物链为④→③→②→①
    B. ①是生产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C. ②③④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
    D. 能量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④最多
    20.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是消费者
    B. 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C. 树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有机物和氧气
    D. 该图同时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
    21. 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22. 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23. 生态系统的种类多样,各有不同的特点。下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C. 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24.生物圈的范围为(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5. 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
    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C. 作出假设 D. 分析实验现象
    26. 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则在透明纸上写的是( )
    A. p B. d C. b D. q
    27.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5x,物镜是8x,第二次使用的目镜是20x,物镜是45x,那么第二次看到的结果是 ( )
    A. 细胞变小,数目增多 B. 细胞变小,数目减少
    C. 细胞变大,数目增多 D. 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28.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而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点都未动,据此可判断污点存在于(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 反光镜上 D.装片上
    29. 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A. ④和⑤ B. ③和⑥ C. ①和③ D. ②和⑥
    30.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 )
    A.大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下图是某稻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水稻属于______者,蝗虫、青蛙等动物属于_______者。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者和非生物部分。
    (2)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一条: 。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后,水稻的产量将会_______。
    (3)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4)将鱼放养在稻田中形成稻鱼种养生态系统,可获得稻鱼互利双增效益。稻鱼种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稻田生态系统_______(填“强”或“弱”),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广东省茂名市,地处中国南海之滨,是一座拥有全地形特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以及北山南海的地理条件。北有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南有浩瀚大海、百里沙滩、千年渔港。山海之间,丘陵起伏,森林覆盖率为55.81%。茂名市物种资源丰富,高等植物有1400余种。昆虫种类超过1500种,野生脊椎动物467种。
    资料二:美丽的露天矿生态公园位于茂名市区西北角。曾经是个因采油页岩而形成的巨大矿坑,经过多年雨水积聚形成了矿坑湖,周边滑坡、坍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工业垃圾、生活垃圾、洗矿废水都被排倒到这里。周围寸草不生、恶臭连连,当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2013年,茂名市关停矿区所有污染企业,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按照“引水、种树、建馆、修路”的治理修复思路,建设生态公园。现在公园里绿草如茵,绿树成荫,白鹭齐飞、鱼翔浅底的景象已成为常态。矿坑湖由城市的一道伤疤,变成了城市边的“马尔代夫”。
    (1)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不同,生物种类也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性的生态系统。比如在茂名市内就存在有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等(答出一个即可)。其中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_________生态系统。各种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_。
    (2)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______的,这是因为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______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公园里的白鹭和小鱼之间存在______关系(填“捕食”或“竞争”)。
    (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条即可,2分)。
    33. 黄豆芽生长期间要提供阴暗的环境,不可见光,在市场销售时,也要注意避光。有一次小聪把买回来的一袋黄豆芽暴露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提示:植物的叶片呈绿色是因为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小聪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提出的问题是: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你作出假设是: 。(2分)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500克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每份 克。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分成两组目的是形成 。
    B.甲放在阳光下培养,把乙放在 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 绿,乙中的黄豆芽 绿。(填“变”或“不变”)
    (5)该实验证明了: 。(2分)
    34.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____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______的特征,是生物______环境的表现。
    (2)植物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的生活需要 ______。植物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的特征
    (3)猫的后代依然是猫,这体现了生物有____的特性,同一母猫生下的几只小猫毛色各不相同,这体现了生物有____的特性。
    (4)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没有____结构的生物,它侵入人体后,与人形成了____关系。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 等方法,防止感染上新冠病毒。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7周学情练习题
    七年级生物 参考答案
    1-5:DDBDB 6-10:DCDCA
    11-15:CCDAD 16-20:ADCCC
    21-25:ACBDC 26-30:BDBCA
    31、(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生产 消费 分解
    (2)4 水稻→稻螟虫→食虫鸟→蛇/水稻→稻螟虫→青蛙→蛇/水稻→蝗虫→食虫鸟→蛇/水稻→蝗虫→青蛙→蛇 减少/下降
    (3)蛇
    (4)强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2分)
    32、(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森林/湿地/河流等 森林 湿地 太阳/光
    (2)稳定 自动调节 有限 捕食
    (3)植树造林/低碳出行/不乱扔垃圾等(合理即可,答出两条,共 2分)
    33、(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光
    (2)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2分)
    (3)A.250 对照 B.暗/遮光
    (4)变 不变
    (5)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叶绿素的产生需要光
    34、(每空1分,共10分)
    (1)阳光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适应
    (2)营养 能繁殖
    (3)遗传 变异
    (4)细胞 寄生 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等
    花盆
    阳光
    温度
    空气

    A
    向阳
    20℃
    充足
    充足
    B
    暗室
    30℃
    充足
    充足

    相关试卷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情练习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情练习生物试题(含答案),共9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7周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7周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