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素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渡荆门送别》课件(共23张PPT).pptx
    • 音频
      《渡荆门送别》mp3音频朗诵.mp3
    《渡荆门送别》课件(共23张PPT)第1页
    《渡荆门送别》课件(共23张PPT)第2页
    《渡荆门送别》课件(共23张PPT)第3页
    《渡荆门送别》课件(共23张PPT)第4页
    《渡荆门送别》课件(共23张PPT)第5页
    《渡荆门送别》课件(共23张PPT)第6页
    《渡荆门送别》课件(共23张PPT)第7页
    《渡荆门送别》课件(共23张PPT)第8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课文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渡荆门送别》课件共23张PPTpptx、《渡荆门送别》mp3音频朗诵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这首诗的相关背景,能正确流利地背诵默写这首诗。 2、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3、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李白 (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希望结交朋友,从而得到引荐,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东到齐、鲁各地,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徘徊,思想极度烦闷。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诗人在25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此时诗人兴致勃勃,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大意: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即荆门山,在今湖北省宜昌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战国时是出国的战略门户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大意: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李白从小生活在蜀地,故把蜀地称作故乡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写景,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3、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景,谈谈颈联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 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送”字直接点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江水以人的浓厚的感情,这水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别远去的游子,游子思乡之情不言而喻。这一描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5、品味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 “万里”与首联中的“远”字相照应。
    6、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7、题目中的“送别”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理解了全诗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既非朋友在送别诗人,也不是诗人在送别朋友,而是故乡之“水”在送别他远游的儿子——李白,所以题中“送别”二字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尤其不能缺少。
    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创作的律诗。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上云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3、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4、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________”。5、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6、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他由水路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次游历。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C.颔颈两联,把触目所及的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颈联两句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诗题中的“送别”点明送别朋友,但整首诗形象奇伟,境界高远,风格雄健,一扫送别诗常见的离情别绪。
    1、背诵默写这首诗。2、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诗句分析,天边云霞图,水中映月图,山水图,思乡之情,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初读感受音韵美,再读理解内容美,思乡之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渡荆门送别,荆门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