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一课《植物写生》说课
展开《植物写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一课《植物写生》。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内容,即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从内容看,本课属于小学美术中线条系列,其编写意图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的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线条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基础之一,学生对线条的已有初步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但是运用线条进行实物写生是初步接触。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对小学中段“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目标的规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知识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用线表现植物的特征及前后关系。方法过程目标: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在绘画的过程中提高线造型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观察植物的生长特点,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预定本课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引导观察、交流探究、传统示范及学生的动手实践”。写生的前提是正确的观察,近距离的观察、触摸可以清楚了解植物特点,也与课标提出的“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目标相吻合,师生之间的交流探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绘画的技法,而老师的示范可以更直接从视觉让学生了解画法,学生的实践活动则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内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从视觉去观察,从触觉嗅觉去感受,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认识,最后在绘画实践中运用线条写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按以下四个步骤完成。一、 谈话引入新课。首先学生谈谈日常所见的植物名称、植物作用,再引出摄影师镜头下充满美感的植物写真,从而激发学生植物自然美的欲望,并揭示课题,提出本课学习任务。二、 探究新知这一部分我分三步完成,1、观察植物: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图片)观察植物的外在特征并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现象、有大小之分,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叶子形状也是不一样的···(学生演示环节) 2、引导学生理解处理植物前后关系的方法与技巧 如何引导呢?首先出示我的植物写生作品,这两幅作品是写同一株植物,但构图方式不同,并且可以从上面可以看出写生时的线条的粗细、疏密等变化,重点是通过枝叶的互相遮挡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前后关系可以用线条的虚实、大小、粗细、穿插变化来反映)。然后我再示范具体的构图及绘画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把自己观察的结果描绘在刮画纸上。3、欣赏和感受画家笔下的植物 欣赏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条,(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三、作品展示与评价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堂中的评价有明确建议“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基于此目的,本课首先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评价,然后我再根据实际情况对优秀作品进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委婉提出,既不打消他的积极性,又能使他发现问题所在。四、知识拓展本环节我安排学生自学了解关于室内盆栽植物的一些常识,那些植物不适合在室内栽种,哪些适合?以丰富学生对植物的了解。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又三部分构成:课题、绘画时要注意的重点问题及示例作品。以上是我对《植物写生》这节课初步的设计,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