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制取氧气(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7568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制取氧气(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7568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制取氧气(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7568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制取氧气(试题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756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制取氧气(试题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756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制取氧气(试题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756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3.2 制取氧气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3.2 制取氧气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32制取氧气试题含答案docx、32制取氧气试题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一)双氧水制取氧气1.实验药品: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2.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无明显变化;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木条复燃,说明此气体为_______。4.催化剂:催化剂也称触媒,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其_______和_______不发生改变,(“一变两不变”)。催化剂的作用称为______________。5.反应装置 装置a 装置b(1)装置a中发生装置中所用长颈漏斗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所用到的分页漏斗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a采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装置b中收集装置采用的是排水法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药品:高锰酸钾(紫黑色粉末)2.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现象:试管内固体逐渐由_____色转变为_____色4.实验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药品定:按图固定实验装置点:点燃酒精灯收:收集氧气离:将导管撤离水槽熄:熄灭酒精灯5.实验注意事项:(1)加热时先预热,再用外焰集中加热(2)试管口向下倾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管口要塞一团疏松的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待导管口冒出连续均匀的气泡后再开始收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待集气瓶口冒出大气泡时,表明已经收集满(6)要先把导管撤离水槽后才能熄灭酒精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氯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药品:氯酸钾(白色晶体)、二氧化锰2.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生成物的反应,即AB→A+B二、工业制取氧气工业上用分馏液态空气法来获得氧气,主要是利用空气内各组分________不同 题型一:催化剂1.现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同时加热制氧气。当a、b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气体与时间关系是A. B. C. D. 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B. 不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也能分解产生氧气C. 只有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D.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4.小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B.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D. 高锰酸钾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5.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B.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以使生成氧的的质量增加C. 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题型二:制取氧气的原理与实验1.工业上主要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这种方法主要利用了氮气和氧气的A. 化学性质不同 B. 溶解性不同 C. 沸点不同 D. 密度不同2.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一段时间后,试管里最多含有几种固体物质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3.实验室可通过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该实验“先”、“后”顺序描述错误的是A.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B. 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C. 加热时,应先预热再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D. 组装仪器时,应遵循“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的顺序4.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过氧化氢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用来吸收水分,对气体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II、III、IV、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B. 实验时应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C. 若用装置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a导管口处验满D. 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固定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②③⑦①④⑤⑥ B.①③②⑦⑤④⑥C.②③⑦①④⑥⑤ D.⑦③①②④⑥⑤7.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的过程中,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A. 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O2的发生装置B. 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的收集装置C. 装置④要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D. 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则下端管口必须插入液面以下8.关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作反应物制取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B. 都需要使用催化剂C. 都属于分解反应 D. 都需要加热9.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1)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的流程示意图:①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主要发生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②已知:液氮的沸点为-196℃,液氧的沸点为-183℃,液态空气在蒸发时,首先蒸发出来的是______(填化学式)。③这样制得的氧气属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10.认真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写出实验室通过甲途径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 。 (2)用图1的乙途径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图2中的 ______ 。 (3)图3为气体收集装置。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将集气瓶装满水,从导管 ______ 通入氧气。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燃烧都是化合反应B. 燃烧一定包含化学变化C. 燃烧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D.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能发生燃烧2.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B. 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砍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势C. 夜间发现家中石油液化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D. 高楼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爬行逃生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B. 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 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D. 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 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C.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D. 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5.2019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突发林火“爆燃”,导致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B. 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C. 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 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6.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然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 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C. 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7.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用牛皮纸折叠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A. 水能分解 B. 牛皮纸不是可燃物C. 牛皮纸没有和氧气接触 D. 温度未达到牛皮纸的着火点8.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B. 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C. 室内起火应迅速开所有门窗通风D. 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9.为了探究“烧不坏的手帕”原理,将滤纸着火点浸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并收集实验过程滤纸中心温度,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1在20s时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是滤纸燃烧B. 曲线2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C. 曲线3所示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是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D. “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10.如图所示,红磷用酒精灯加热后才能燃烧,由此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约停在刻度 ____________填数字处。
11.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蜡烛熄灭。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 ____________的接触面积。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11.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和煤矿的坑道里悬浮着较多的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如图一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试问:(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2)筒内放置着燃着的蜡烛,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4)如图二为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喷射出的药剂可在可燃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水膜,起______、______双重作用,从而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
12.某同学做了如图1、2实验装置气不漏气,白磷达燃烧整个实验如下:(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_;(2)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在水中取下胶塞,试管中液面上升如图B所示请用理化知识解释试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______;(3)完成图1实验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4)用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5)写出用图1比图2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一个优点______. 1.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小 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 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2.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3.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B.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C.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D.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比较和CuO对分解速率的影响4.下列“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加热前,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B. 加热前,集气瓶内装满水后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C. 加热时,导管口有气泡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D. 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5.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 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B.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 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B. 加入二氧化锰能使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增加C. 要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不能发生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该项操作是A. 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擦干B.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C. 加热高锰酸钾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药品部位加热D. 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后再用冷水洗涤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不可能是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⑤ D. ②③9.实验室提供如图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的实验时选用(可重复选用)。(1)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下同)______,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2)过氧化氢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土豆块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过氧化氢溶液,上述仪器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若直接使用图⑥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由______口进入。1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间是_____________。(3)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11.如图是小明在做“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装配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时,需用到图甲中仪器的有______(填数字序号)。(2)若高锰酸钾里有杂质(杂质加热不分解),为了测定高锰酸钾的纯度,小明用图乙所示的量筒来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为了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他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点应该是______。A.检验产生的气体纯度之后 导管口有气泡刚冒出时 冒出气泡连续且均匀时12.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上有一个重要环节是“高流氧呼吸”,其本质和“富氧空气”差不多。化学兴趣小组欲混制“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实验一:混制“富氧空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图1中选择组装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 ______ (填字母)。仪器E的名称为______。(2)混制“富氧空气”。如图2,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富氧空气”,气体应从______ (填“a”或““b”)通入。实验二: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用如图3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集气瓶容积为250mL,底部已加入20mL水)。烧杯中盛有V1mL的水,红磷充分燃烧后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待右侧烧杯内液面不再变化,两边液面恰好相平,测出烧杯内水的体积为V2mL。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用含V1、V2的式子表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3.2 制取氧气精品第2课时习题,文件包含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2制取氧气第2课时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2制取氧气第2课时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3.2 制取氧气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3.2 制取氧气精品课后复习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