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60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60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60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607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607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607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607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7607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1 念奴娇·赤壁怀古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1 念奴娇·赤壁怀古背景图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全才苏轼,合作探究,赤壁美景的特点是,“雄奇”,渲染磅礴宏伟的气势,对偶比喻,仰慕英雄怀古伤己,文章主旨,课文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课前熟读词作,借助工具书正音。查阅作者苏轼的生平经历,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词作运用“以古人之事浇自己块垒”的抒情方法,在此基础上掌握“借古咏怀诗”的鉴赏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在理解词作大意的基础上,反复吟咏词作,领悟词作的意境,体察作者情思。文化传承与理解:领悟词作优美意境,提升文学审美情操。
提起赤壁,历史学家会想起曹操、周瑜、诸葛亮等人;文学家会想起苏轼。苏轼以自己的才情提升并定格了赤壁山水的审美等级,赤壁清秀、雄奇的自然山水也丰富并沉淀了苏轼的精神世界。在苏轼被押解黄州的途中,一道神秘而耀眼的天光早已射向赤壁,引导千古杰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诞生了。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苏轼,来品读他的精神炼狱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文——“唐宋八大家”(唐)韩愈 柳宗元 (宋)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诗——“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词——“苏辛”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疾 书、画——“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才华横溢的苏轼
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一生坎坷苏东坡①1037-1069,变法前,初入仕途.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②1069-1085,变法中,忤王安石.调离中央,先后知杭,密,徐,湖州。“乌台诗案”、黄州。
③1085-1093,元佑更化期,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旧党入朝任要职.召还,遭两党攻击,出知杭,颍,扬,定州。④1093-1101,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打击旧党.被惩处,五十九岁贬惠州.六十二岁 贬儋州。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不能签署公文,还受人监视,生活上也陷入极大地困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赤壁赋》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 黄州与苏轼有着不解之缘。黄州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驿站。在这里,他开始对生命的真谛、价值做认真地思考,完成了思想上的飞跃,不断走向睿智和成熟。黄州带给苏轼的是生活上的苦难,更是精神人格上的升华。人生有时就这么奇妙,黄州本是苏轼被贬之地,却又成全了苏轼。这其中的奥妙值得我们深思啊。
三国时期,各路英雄层出不穷、深入人心,例如下面这几位:
“念奴娇”,词牌名,又叫词调名。相传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一个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悦耳,于是取为调名。 “赤壁怀古”是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游览赤壁这个地方的时候,触景生情,缅怀古人。所以根据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这首词应该是一首“咏史怀古词”。
初嫁了(liă ) 羽扇纶(guān)巾 樯橹(lŭ) 华(huā)发 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千古风流人物2、人道是3、卷起千堆雪4、樯橹灰飞烟灭5、故国神游6、一樽还酹江月
1、优秀、杰出2、人们说,那里是3、浪花 4、战船 5、在想象游历6、祭奠时把酒浇在地上或水上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咏史怀古诗:观眼前之景物,写历史之人事,抒一己之胸怀。
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词牌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①这首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情感基调?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觉得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整体感知 上阙 写景
①这首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情感基调?
开篇就把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流去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昂扬豪迈的感情基调。“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觉得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诗意: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这句词正面描写赤壁江山景色,勾勒了一幅雄奇壮丽的“长江胜景图”。 “乱”“穿”“惊”“拍”“卷”五个词用得形象,把景物写活了,使读者感到赤壁就迫近眼前,长江的浪花就在脚下,涛声就在身边。
③怎样理解“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中的“人道是”?这句中交代了什么内容?“人道是”道出了作者对于所游的黄州赤鼻矶是否是三国周瑜破曹操的赤壁是持怀疑态度的。这句话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了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
面对大江奇景,词人触景生情,发出深沉的感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④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画”承上,对前面所写的景物的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刻画。
2、作者如何写赤壁之景?
3、为什么要写周瑜、小乔?
以美人衬英雄,更突出周瑜的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春风得意。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雄姿英发 风流儒雅才华横溢 指挥若定
借怀古来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
4、“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什么意思?
有人认为:“人生如梦”两句,“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的感叹,思想是消极的,同前面的追慕古人的逸气豪情放在一起,说明作者思想上是矛盾的。”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3、三国时代人物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
周瑜:年龄:34生活:幸福美满外表:英俊儒雅职位:东吴都督际遇:功成名就对比当中
苏轼:年龄:47生活:屡遭不幸外表:早生华发职位:团练副使际遇:功业未就哀叹自我
5、这首词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借助赤壁之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波澜壮阔、雄奇壮美;通过塑造功成名就的周瑜,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表达出作者走出心灵困境的豪放阔达之情。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首词通过写眼前赤壁雄奇的景象,联想到历史上“英姿雄发”的周瑜形象,与现中的自己形成对比,怀古伤今,一方面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另一方面,也表达出自己对待现世的达观态度。
苏轼面对滚滚大江,看到赤壁形胜,怀想豪杰周瑜,感叹长江依旧,英雄已逝。自己虽壮志犹在,而今却“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两句,是这种怀才不遇的悲愤,也是一种人生短暂的悲凉,更是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苏轼与英雄对比,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可见,他并不甘于消沉,故以酒祭月,豪情尽显。
1、背诵全词 (要求:有感情地) 2、这首词里的写景,用词洗练生动,着墨不多,却能表现出“江山如画”的雄伟气势,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示范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背景,壮美宏阔雄浑,周郎与我,江与月,人生如梦,旷达乐观释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9.1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物专栏,人生经历,代表作,人生态度,《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黄州,朗诵诗词,雄奇壮丽磅礴宏伟,重点字词赏析,见古迹思古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1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简介苏轼,开创性贡献豪放派,儒道佛,苏轼的达观,念奴娇·赤壁怀古,观眼前之景,千古风流人物,思历史人事,风流儒将英雄周瑜,怀古伤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