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5765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5765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5765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57651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57651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57651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57651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57651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教学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图片一,决定性因素,单击此处可编辑内容,法的产生和本质,私有制产生,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决定因素,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件设计思路:1.形式上三张图片贯穿整节课,具有整体设计感,化抽象的知识为生动具象的图片。图片本身又蕴含着巨大信息量,需要提取和解读。
2.创设情景:《汉谟拉比法典》事例具有典型性。设计问题:通过问题链的设计驱动知识的理解,化抽象为具体。
3.重组建材,从一般到具体,从古到今理清线索。古人的理想与今天的成就相呼应。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问1:《法典》是神授吗?为什么要说成是神授?
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建立在两个最著名的原则基础上,此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和“让买方小心提防”。 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涉及现代意义上的诉讼法、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内容,意在调解自由民之间的财产占有、继承、转让、租赁、借贷、雇佣等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婚姻关系。法典旨在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奴隶毫无权利可言,稍有过失即受到断肢的可怕惩罚。此外,法典中提到了两个法律阶层:一是“人”,显然意指贵族;另是所有其他既非“人”亦非奴隶的人,他们的法律待遇很差,但拥有某些法律权利。 问2: 结合材料分析法典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维护谁的利益?条文内容来自哪里?
材料三:汉谟拉比法典建立在两个最著名的原则基础上,此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和“让买方小心提防”。 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涉及现代意义上的诉讼法、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内容,意在调解自由民之间的财产占有、继承、转让、租赁、借贷、雇佣等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婚姻关系。法典旨在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奴隶毫无权利可言,稍有过失即受到断肢的可怕惩罚。此外,法典中提到了两个法律阶层:一是“人”,显然意指贵族;另是所有其他既非“人”亦非奴隶的人,他们的法律待遇很差,但拥有某些法律权利。《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但《汉谟拉比法典》对后来西方各国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法律原则都起源这部法典:比如要有证据才能定罪,设置公民陪审团,所有案件要立案并记录。方便以后查看与审阅。 结合材料评价汉谟拉比法典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基本观点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
国家(统治工具)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
法≠个人意志≠社会所有成员意志=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即国家意志。
a.(内容 )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b.(创制)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有政治职能,又有社会职能。
c.(实施)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5.法的基本特征与职能
我国法徽基本图案由麦穗、齿轮、华表、天平构成。小小一枚法徽传达了国家制度、历史传统及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一国的法治要与国体国情相适应,又要汲取外来优秀的法治思想。
解读图片二我国法徽的寓意。
1.中华法系---形成
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
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二、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当人们一进衙门公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幅“海水朝日”图,民间把它叫做“日出东方”图,代表时刻劝诫着官员应“清如海水,明似朝日”;大堂之上常悬有“明镜高悬”横匾,寓意清正廉洁、明察秋毫。
问1:解读图片三的寓意。
问2:古人的愿望在当时能否实现,在今天呢?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有法可依: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
良法善治: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
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有法必依
①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保证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②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
③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
3.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将人权保障贯穿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人权法治保障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3 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说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主议题,第一篇章,学习活动,知识小结,第二篇章,重点讲解,第三篇章,课后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文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议题,中华法系,罗马法,唐律疏议,美国1787年宪法,新中国宪法,法的职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示范课ppt课件,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