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B卷(含答案)
展开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第六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 一 | 二 | 三 | 总分 |
得分 |
|
|
|
|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让水更清,让天更蓝,让花更艳,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ɡuǒ zú bù qián lán qiú hé ǎi kě qīn
qīn yǎn mù dǔ jī jīn xiān dǔ wéi kuài
三、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载:A.zǎi B.zài
记载( ) 载客( ) 一年半载( ) 怨声载道( )
2.钻:A.zuān B.zuàn
钻孔( ) 钻石( ) 钻空子( ) 电钻( )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
2.《书湖阴先生壁》是诗人王安石赠送给朋友杨骥的一首诗。( )
3.《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扎根晋西北十五年,执着种树的感人事迹。( )
4.《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
5.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大家的意见会有分歧,需要协商才能解决。( )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归宿)
B.坚强有力地挺立着。(劲挺)
C.(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波动)
D.管理,处理、整修。(治理)
2.下列对《书湖阴先生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庭院的清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B.前两句从“净无苔”和“花木成畦”,来赞美杨家庭院的洁净清幽,暗示庭院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C.后两句诗人运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水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环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D.诗人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内里还隐含着对居于此地的人的欣赏之情。
3.《青山不老》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更象征着老人的执着精神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赞颂了老人的高尚品质。
B.“不老”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种下的这片青山以及他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永远“不老”。
C.以“青山不老”为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D.“青山不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面上说青翠的高山永远不会老,实际上是暗指老人种树的精神与世永存。
4.下列对理解古诗词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读古诗词的时候, 遇到不理解的字词, 可以借助注释理解。
B.有画面感的诗句, 可以通过想象去体会。
C.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知识, 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D.通过默写古诗词来理解。
5.根据提供的站牌材料,选择恰当的乘车方案。
小林同学家住温泉镇,如果小林同学要到外婆家吃午饭,怎样乘车最合适?( )
A.先坐65路公交车,由温泉镇到青龙湾,然后坐763路公交车,由青龙湾到宋家洼。
B.直接坐763路公交车,由温泉镇到宋家洼。
C.先坐65路公交车,由温泉镇到桐荫街,然后坐86路公交车,由桐荫街到宋家洼。
D.先坐65路公交车,由温泉镇到四通桥,然后坐86路公交车,由四通桥到宋家洼。
六、填空题。(21分)
1.比一比,再组词。(5分)
睹( ) 协( ) 踢( ) 资( ) 慨( )
赌( ) 胁( ) 赐( ) 姿( ) 概( )
2.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他唯一的女儿几次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修改病句)
.
(2)难道我们可以随意破坏地球的资源吗?(改为陈述句)
.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2分)
(1)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7分)
①这句话运用了 和 说明方法。运用此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
②“至少”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
.
(2)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5分)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
②引用当地县志的记载作用是表明了风沙的 、环境的 ,突出了老人改造山林的 之大。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
七、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3分)
(1)第一自然段采用( )的说明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A.举例子、列数字 B.列数字、作比较
(2)“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
A.矿产资源形成不易。
B.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的严重后果和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迫切性。
(3)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 )
A.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B.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
2.举例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2分)
.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2分)
.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哪些威胁?(2 )
.
5.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心里话?写下来。(2分)
.
.
(二)课外阅读。(12分)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1) .
(2) .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
八、习作展示。(25分)
我们出行都离不开交通,现在有许多人出行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遵守交通规则。
【参考答案】
2022年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让水更清,让天更蓝,让花更艳,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ɡuǒ zú bù qián lán qiú hé ǎi kě qīn
裹足不前 篮球 和蔼可亲
qīn yǎn mù dǔ jī jīn xiān dǔ wéi kuài
亲眼目睹 基金 先睹为快
三、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载:A.zǎi B.zài
记载(A) 载客(B) 一年半载(A) 怨声载道(B)
2.钻:A.zuān B.zuàn
钻孔(A) 钻石(B) 钻空子(A) 电钻(B)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2.《书湖阴先生壁》是诗人王安石赠送给朋友杨骥的一首诗。(×)
3.《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扎根晋西北十五年,执着种树的感人事迹。(√)
4.《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5.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大家的意见会有分歧,需要协商才能解决。(√)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C )
A.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归宿)
B.坚强有力地挺立着。(劲挺)
C.(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波动)
D.管理,处理、整修。(治理)
2.下列对《书湖阴先生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描写了庭院的清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B.前两句从“净无苔”和“花木成畦”,来赞美杨家庭院的洁净清幽,暗示庭院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C.后两句诗人运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水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环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D.诗人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内里还隐含着对居于此地的人的欣赏之情。
3.《青山不老》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更象征着老人的执着精神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赞颂了老人的高尚品质。
B.“不老”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种下的这片青山以及他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永远“不老”。
C.以“青山不老”为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D.“青山不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面上说青翠的高山永远不会老,实际上是暗指老人种树的精神与世永存。
4.下列对理解古诗词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A.读古诗词的时候, 遇到不理解的字词, 可以借助注释理解。
B.有画面感的诗句, 可以通过想象去体会。
C.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知识, 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D.通过默写古诗词来理解。
5.根据提供的站牌材料,选择恰当的乘车方案。
小林同学家住温泉镇,如果小林同学要到外婆家吃午饭,怎样乘车最合适?( B )
A.先坐65路公交车,由温泉镇到青龙湾,然后坐763路公交车,由青龙湾到宋家洼。
B.直接坐763路公交车,由温泉镇到宋家洼。
C.先坐65路公交车,由温泉镇到桐荫街,然后坐86路公交车,由桐荫街到宋家洼。
D.先坐65路公交车,由温泉镇到四通桥,然后坐86路公交车,由四通桥到宋家洼。
六、填空题。(21分)
1.比一比,再组词。(5分)
睹(目睹) 协(协作) 踢(踢球) 资(资助) 慨(慷慨)
赌(打赌) 胁(威胁) 赐(恩赐) 姿(姿态) 概(概括)
2.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他唯一的女儿几次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修改病句)
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2)难道我们可以随意破坏地球的资源吗?(改为陈述句)
我们不可以随意破坏地球的资源。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2分)
(1)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7分)
①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 和 列数字说明方法。运用此说明方法写一句话:地球虽然半径约有6400千米,但与太阳比较起来,显得太小了。
②“至少”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能去掉。“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科学性。
(2)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5分)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风大的时候,能把牛、马等体形很大的牲畜吹得向后倒退,有时候把它们卷上七八米的高空再抛下来。
②引用当地县志的记载作用是表明了风沙的强劲、环境的恶劣,突出了老人改造山林的困难之大。
八、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3分)
(1)第一自然段采用( A )的说明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A.举例子、列数字 B.列数字、作比较
(2)“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B )。
A.矿产资源形成不易。
B.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的严重后果和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迫切性。
(3)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 B )
A.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B.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
2.举例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2分)
石油、煤炭、金属矿藏等资源不可再生,所以是有限的。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2分)
废气、废水、废物的随意排放,果皮纸屑的随意丢弃等。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哪些威胁?(2 )
比如得癌症的病人增多,土地沙漠化,地球变暖等。
5.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心里话?写下来。(2分)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课外阅读。(12分)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①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②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2分)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2分)
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2分)
对资源过度的消耗。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①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②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2分)
答出文章所涉及的两点知识即可。
八、习作展示。(25分)
我们出行都离不开交通,现在有许多人出行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遵守交通规则。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