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共24页。
       任教班级 :   三年级    教师姓名 :                             2022年春季学期 
     单元  多彩童年一、单元目标1.会认37个生字,会写37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背诵《溪边》。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4.学会描述人物身上的特点,进一步训练写作能力。5.感受童年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二、单元重难点1.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2.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或句子。3、学会描述人物身上的特点,进一步训练写作能力。三、知识框架  本单元围绕童年的真善美这个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题材各异,有儿童诗,散文。课文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能唤起学生对生活里的真善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课文朗读录音。五、教学时数1. 18童年的水墨画…………………2课时2. 19剃头大师  …………………  2课时3. 20肥皂泡    …………………  2课时4.21我不能失信 …………………  1课时5.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1课时6.语文园地六  ……………………  2课时  18、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1.认识染、笠等13个生字,学写染、碎等10个生字。指导写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笔顺。2.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教学重难点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学习单元导语2、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分享童年的快乐 。3.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墨”,说说这个生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从字形上猜一猜它的意思。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时借助课文中的字音,多读几遍。2、检查初读情况。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碎”平舌音;“爽”后鼻音;“蘑菇”、“葫芦”读好轻声。②齐读。 染 竿 腾 碎 拨 浪 葫 爽 蘑 菇蹦跳 戏耍 抖落 斗笠 梳妆 玉带 “葫芦 蘑菇”(轻声词)3.朗读课文。读诗歌,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给你看到的画面想一个好听的名字。二、学习《溪边》1.过渡:让我们先来走进第一幅“水墨画”,去欣赏一下在“溪边”发生的趣事。2.朗读《溪边》,想象画面,说一说溪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根据学生交流,在课件上呈现如下景物(或用图片板贴):垂柳、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鱼儿。(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诗歌中“人影给溪水染绿了”和“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应该怎么理解?(3)组织学生交流,明确“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意思是人影倒映在溪水中,被溪水染绿了,这句话进一步表明了溪水“绿”“清”的特点。“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意思是钓上鱼来了,平静的水面被打破了4有感情朗读的朗读溪边。5)总结学习方法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入情入境朗读。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2.组织交流并范写,重点指导:“爽”的笔顺是:横、撇、点、撇、点、撇、点、撇、点、撇、捺。“碎”左窄右宽,最后一笔“竖”不能写到两个“人”之间。3.将易错的和难写的生字在练字纸上书写,并组织反馈。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背诵《溪边》。板书:18、童年的水墨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嬉戏  课时 一、巩固复习,回顾内容1.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来到了“溪边”,欣赏了富有童趣的“钓鱼”图,谁能把这首富有童趣的小诗背诵一下?(指名背诵、全体背诵)2.想一想,上一堂课我们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首小诗的?(如:朗读、想象)3.导入:这一堂课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跟随作者的脚步,到“江上”、到“林中”去欣赏另外两幅“童年的水墨画”。二、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一)学习 《 江上 》、《林中》。   用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学习《江上》、《林中》。  1.学生默读两首诗后交流。(1)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A.水葫芦指的是什么?说说你怎么读懂这句。(2)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     像蘑菇一样。a、两个斗笠各指什么?生畅所欲言:第一个斗笠指“蘑菇”,第二个斗笠指“儿童” b.小蘑菇和儿童有什么相似之处呢?都戴着斗笠,很可爱。除了可爱,还能读出什么呢?儿童的欢乐。在哪里能读出来?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儿童的欢乐。(3)拓展延伸,尝试表达林中的孩子还会想什么呢?请同学们把想到的写下来一起放分享。三、推荐阅读,说说读了下面这首小诗,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街头(张继楼)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四、课堂总结: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这首儿童诗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板书设计:   18.童年的水墨画溪边钓鱼               江上溪水      快乐    联系上下文理解                林中采菇               19、剃头大师教学目标(一)会认本课“剃、执”等10个字,会写“表 胆”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三)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句子包含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听听。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板书课题:剃头大师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如:“执”“锃亮”“耿耿于怀”等。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3、思考:说说课文讲了哪些人物,围绕这些人物讲了哪些事?4、为什么说小沙胆小?快速阅读2-3自然段,画出表现小沙害怕剃头的句子。四、快乐书写吧1、出示本课生字,重点指导“鬼”字。2、根据书写要求,在田字格本上认真书写“鬼”字板书设计:19、剃头大师小沙              胆小             老师傅剃头大师         害人精 第二课时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词。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二、分段读议,体会两位“大师”剃头的不同。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读第2~6自然段,交流小沙对剃头的害怕。3.学生读第7~17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小沙情感变化的词。4.读文,交流“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我”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随意乱剪,导致头发长长短短,后来修头发时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坑坑洼洼二、再读课文,品味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四、总结拓展。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还体会到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自由。你的童年有哪些快乐、有趣的事情?请讲给大家听一听。1.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2.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板书设计:20、剃头大师 童真童趣     20肥皂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会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皂、廊、剩、碗、悠、若、透”7个生字。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吹肥皂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教学重难点1、认识重点字词。4、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吹肥皂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玩过吹泡泡吗?你是怎么玩的?指名说说。2、提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皂”。3、介绍作者。二、学习课文1、跟录音读课文,思考:肥皂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认读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1)学生装自由读。(2)同桌互读。(3)指名读,其他同学正音。(4)去掉拼音再读。(5)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3、认读词语(课件出示)(1)学生装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4)交流识记词语的好方法。(借助图画、想象画面等)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内容?完成填空。课文先写了(        ),接着写了如何(    ),然后描写了肥皂泡的(        ),最后写由肥皂泡产生了(        )。5、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自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2)从第2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6、作者是怎样写吹肥皂泡的?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相关内容。7、再次读第3自然段。(1)找出制肥皂泡都用到了什么?(2)标出“我”吹肥皂泡动作的词,说说你从这些动词上知道了什么?8、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用上“先……然后……再……最后……”这样的连接词。(1)学生在小组内说。(2)小组派代表向全班说(3)交流、评价。9、带着感受再读第3自然段。10、小结。三、快乐写字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字“廊、剩、碗、悠、若、透”。2、观察交流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3、老师示范写容易写错的字。4、学生写字,老师提示写字姿势。四、总结。五、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廊、剩、碗、悠、若、透”抄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娇、扯、仰、串、婴、希”等6个生字。2、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肥皂泡的美的。教学重点:会写“娇、扯、仰、串、婴、希”等6个生字。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描写肥皂泡美的句子。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都有些什么样的收获和感受呢?2.读词语。二、赏析课文1.冰心奶奶吹出的肥皂泡不光美,那简直就是美妙!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表现了泡泡的美和妙呢?(4、5自然段)2.现在请大家打开书,读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冰心奶奶的肥皂泡美在哪儿,妙在何处?3.文中有很多词语表现出泡泡的美,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像,去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4.咱们再读读课文4、5自然段,我相信大家会把泡泡的美表现得更妙,更神奇!找出最能表现肥皂泡美的句子,读一读,好好体会体会。5.分享你是怎样理解这些句子的。6.交流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找关键词、查字典、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7.小小肥皂泡,冰心奶奶不但吹出了跟我们一样地情趣和快乐,还吹出了自己的梦想。她满怀爱意地去描绘那些泡泡,并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小小的肥皂泡身上。在吹泡泡的过程中,冰心奶奶拥有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呢?书中有一个句子,你能标出来吗?齐读这个句子。8.为什么快乐?为什么骄傲?冰心奶奶又有什么希望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抽生说,然后教师引读。9.小结:只有心中充满爱,才会留意那毫不起眼的泡泡,才会给转瞬即逝的泡泡那么美好的祝福,才会有那么美妙的诗情画意的手笔。同学们,我们再读一读。三、总结延伸推荐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如:《繁星》、《春水》、《寄小读者》。三、快乐写字   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娇、扯、仰、串、婴、希”。   观察字形,按结构分类。   要写出好这些字,你有什么好方法?和大家说一说。   老师示范写“仰、婴”。   学生自行写其他字,老师巡视指导。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这节学写的生字抄写在作业本上,抄写本课词语。板书设计:       20.肥皂泡做肥皂泡          快乐         吹肥皂泡看肥皂泡          骄傲想肥皂泡          希望21.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 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信是什么意思?   失信是什么意思呢? “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你能把课题来读一读吗?质疑:那课文在写谁呢?说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按照朗读要求各自出声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检查。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2)简介宋庆龄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宋耀如、宋庆龄、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3、讨论疏解:(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        宋庆龄        (3)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三、自读自悟(一)从哪里看出守信?1、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宋庆龄说的句子,并好好读一读画出来的句子。2、交流。3、引读守信的句子 (二)如果是你,在爸爸妈妈的劝说下,你会怎么决定呢?说一说你的决定吧。1、和同桌说。2、指名在班上说。3、小结、评价。(三)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组间竞赛 1.交待任务:4人一组,自选伙伴,小组内练习,然后组间竞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师巡视,适时指导。3.小组展示读,评价。(四)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1、齐读句子。2、说说你对这名话的理解。3、交流小结。四、交流感受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五、拓展延伸1、读关于信守诺言的名人故事。2、积累关于信守诺言的名人名言。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板书设计我不能失信信守诺言去伯伯家    有趣      失信在家等小珍   无聊    守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目标:    理解什么是人物特点。   初步领会描写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性格、兴趣爱好、品质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加一个精彩的题目。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性格、兴趣爱好、品质等特点,准确而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文。     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看谁能根据大屏幕上的词语猜出人物形象。看谁的反应最快,猜出来的同学请举手。1.课件出示“小书虫、运动健将、昆虫迷、小问号”等,当你扑克到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想到了谁?2.游戏继续,再出示“乐天派、热心肠、智多星、故事大王、幽默王子”等。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指名说一说。3.读这些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表现民人物的某特点)4.再读一读,把这些词语按照人物特点进行分类。板书:性格、爱好、品质、寻找身边有特点的人。 1.寻找有特点的人,打开思路。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特点的人,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热心肠的同学,爱问问题的“小问号”,对昆虫颇有研究的“昆虫迷”,说话幽默的“幽默王子”,说起话来大嗓门的“高音喇叭”……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身边的同学小伙伴们又有哪些特点呢? 2.指导列习作导图,出示范例:表哥     表哥来我家作客仍然手不释卷小书虫   表哥买书慷慨3.展示学生制的习作导图,师生共评价。4.修改自己的习作导图。5.根据你的习作导图,写一个小片段。6.展示例文片段,引导学生分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7.展示学生写的习作片段,师生共评价。8.根据大家的建议再修改习作片段。、妙笔生花 1.教师提示:想一想你身边有特点的人,选取其中一个进行描写。你可以抓住他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通过一件事情来具体描述。可以用上描写神态,心理,动作的词语。 2.加上合适的题目。找出你写的人物的特点,根据特点加题目。例如:《戏迷爷爷》、《我的同学“小问号” 》四.作业1.给课上写的片段加开头和结尾,写成一篇完整泊作文。2写好读给你写的人听,根据他的意见修改你的习作  板书设计:                                  具体事例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日常表现   性格   爱好   品质        语文园地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复习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引导学生复习识字方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识记“旭、屿、瞭、巡、逻、缆、锚”等字理解词义。教学重点: 归纳运用多种理解句子的方法,并能运用表达。 教学准备: 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学习目标,复习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复习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 指名说一说,老师小结 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学生自己读一读。 回忆一下在课文中我们是怎样理解这些句子的?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 老师再出示几个句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学习句子。 小结。二、生字认读。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从海边上给你们带来几个生字朋友,相信其中有你们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你先看,你认识几个?       出示:旭、屿、瞭、巡、逻、缆、锚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提出对于不认识的生字,有什么办法能认识它? 加一加,减一减;借助拼音等办法。 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课本83页的生字。一分钟时间检测学生能认识几个生字。 (1)要求学生自己默看,自我检测,巩固生字记忆。   (2)同桌合作学习。两分钟检测同桌都认识了么? 学生自由合作巩固识记。   (3)结合图片识记和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总结:同学们自主识字的本领越来越强了。相信以后用你自己的本领,会认识更多的字!三、总结四、作业1、复习巩固学习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2、抄写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板书设计:语言园地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一词多义”的方法并会运用。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并能运用。 学习积累关于改过的名人名言。教学重点:学习“一词多义”的方法并会运用教学点: 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并能运用。 教学过程:一.词句段运用(一)一词多义 出示: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             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好。2.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都“熟”)3.试着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理解这个“熟”字呢?4.学生自由回答(查字典、上网查等)。 5.练习巩固,出示:果园里的苹果熟了。 他睡得很熟6.教师引领学生,可以挑选其中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看这两个句子中的“熟”,你怎么理解? 7.指名回答。 你通过什么办法理解的?8.教师小结(二)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1.出示: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 自由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小结: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 选语文书中第84页的一个开头,照样子写一写。 学生自选一个开头写句子。 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日积月累中的名人名言,读准字音。2. 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3.教师正音。4.学生齐读。5.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大家理解这些名人名言吗?6.学生交流汇报方法。7.教师总结:希望在今后的品读中,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发现生活中更美妙的语言魅力。8.用老师引读、填写等方法帮助学生背诵。三、总结。四、作业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人名言板书设计:语文园地联系语境地    围绕开头帮助理解词义   写得清楚明白    个性化修改                         个性化修改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